原创 1978年,钱三强妻子买菜摸了冬笋,遭售货员鄙视:买不起,不要碰
创始人
2025-07-04 23:02:16
0

1978年的一天,在北京某菜市场,一位穿着朴素的老太太,来到了卖蔬菜的摊位前,她伸手摸了摸冬笋。

售货员非但没有热情接待,反而以貌取人,一把夺过冬笋,冷漠地说道:“老太太,看清楚价格,冬笋很贵的,买不起,可不能随便摸的!”

老太太闻言,并没有生气,随后温和地说:“看清楚了!”就在这时,有人提醒售货员:“这位可是钱三强夫人!”

售货员一听,立即羞红了脸,可钱夫人却只是笑笑,买完冬笋后还客气地说了一声:“谢谢,麻烦了!”

钱三强夫人名叫何泽慧,和丈夫一样,她也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因在科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她也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可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却极其朴素,甚至让售货员误以为她只是一位普通的老太太。

其实,何泽慧简朴的生活作风和高贵的品质,和她的家庭背景有着巨大的关系.....

1914年,何泽慧出生于江苏苏州的书香世家,其外公是被誉为“苏州三大才子”之一的王松慰,外婆是创办了振华女校的谢长达,其母亲王季山则是赫赫有名的物理学翻译。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何泽慧从小就展现出了聪慧过人的一面,读书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她的理科极为突出。

1932年,18岁的何泽慧从振华女校高中毕业,并成功考入了清华大学物理系,之所以选择理科,是因为何泽慧深知科技救国的道理。

不过,初到清华时,系里的老师们都觉得,女生过于感情不适合学物理,还建议何泽慧转到别的系。

何泽慧不服,拒绝了老师们的提议,让老师们惊讶的是,何泽慧不但有强大的逻辑思维,成绩还排在了班级第一名,第二名则是她未来的丈夫前三强。

1936年,拿到清华毕业证书的何泽慧,奔赴德国柏林工业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为了将来更好地报效中国,何泽慧选择了难度系数极高的实验导弹学。

整个求学期间,何泽慧做到了心无旁骛,她要么在教室、要么在实验室,争分夺秒地努力着,尤其是想到国内的战火,她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1940年,何泽慧成功拿到了博士学位,此时她只有一个念想,回国国内,为抗战贡献一份力量。

奈何因二战爆发,边境封锁,不得已之下,何泽慧只能留在德国,为了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何泽慧开始在德国参加科学研究工作。

战争不但阻断了何泽慧的回国路,她也为此和家人失去联系,那是何泽慧深感煎熬的时期,她迫切地想告诉家人自己的状况并向知道家人生活如何。

一直到1943年,何泽慧才找到联系家人的门路,因为德法恢复通信,她想到了在巴黎的老同学钱三强。

当时规定一封信的字数不得超过25个法文单词,何泽慧这样写道“你是否还在巴黎?如可能,请代我向家中的父母写信报平安!”

这封信不但让何泽慧和家里取得了联系,还成了她和钱三强恢复联系的桥梁,此后二人经常通信。

一来一往中,爱情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最先表白是钱三强,他的告白信很简单也很直接:“我希望同你结婚,如果同意,我将等你一起回国!”

身为大家闺秀和物理界顶尖人才的何泽慧也没有扭捏,回信答应了钱三强的求婚,两位注定在未来科学领域大放异彩的科学家,就这样定下了婚事。

确定关系后不久,何泽慧奔赴巴黎和钱三强团聚,二人在居里夫人女儿和女婿的见证下,结为夫妻并共同开始了新的科学生涯。

婚后的他们,留在约里奥·居里夫妇领导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和居里实验室工作,并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打开了一扇新的科技大门。

因为铀核“三分裂”现象,是由何泽慧首先发现的,为此,她也被西方物理机界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如果一直留在海外,钱三强夫妇不但会拿到丰厚的酬劳,他们还会住别墅、开豪车,,过着极其富有的生活。

但和那个年代的多数知识分子一样,物质从来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漂洋过海去学习,初心就是利用所学,强大自己的祖国,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再饱受外来列强的侵犯和攻打。

所以,在1948年的夏天,大女儿刚六个月时,怀着爱国热忱的他们,历经艰辛踏上了回国的游轮。

回国后的夫妻二人,住的是普通老房子,穿的是简朴的衣服,但他们压根不在乎,而是积极投身到国家的科研建设中并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1964年起,成绩卓越的何泽慧担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到了1973年,何泽慧被任命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头衔的背后,是何泽慧夜以继日的努力和不辞劳苦的攻克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不管大环境如何,她报国之决心从未改变过。

然而,尽管在科研领域贡献巨大,但生活中的何泽慧和钱三强却十分的简朴,他们居住的五十年代的老楼,家里的陈设十分简陋,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

因为空间有限,他们的书都摆放到了楼道里,国家几次提出给他们更换住所,却都被夫妻二人拒绝了,如果是贪图享受,他们当年就不会回国了。

除了住房外,他们平时穿着打扮也和普通百姓无差别,何泽慧的衣服袖口磨破了,她卷起来继续传,实在坏到没办法,就跟大女儿要几件,她的背包也是粗布的,拉链换了一次又一次。

上班时,何泽慧也拒绝车接车送,只要身体允许,她坚持自己坐公交车。

到了1980年,已进入耄耋之年的何泽慧依然坚持全天上班,哪怕是刮风下雨也一如既往地坚持着,她时刻关系国家物理学的发展。

家人和同事们多次劝说让她休息,她都果断拒绝,儿女们既心疼又无奈,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何老92岁,而她退出工作岗位并不是想安享晚年,而是身体实在不允许。

这年,92岁的何老因为摔倒导致骨折,后来记忆力也受损,她这才不得已离开了贡献一生的实验室、办公室。

此后的何老,终于让自己放松下来,在家里读读书、养养花,奔波一生的她,总算过上几天清闲日子了。

2011年,已经97岁何老,突然想去研究所,儿女们知道,她心里从未放下过工作,后在儿子的陪伴下,何老迈进了工作一辈子的地方。

望着那些物件和那些设备,何老眼眶湿润了,她并非是感慨自己年已高,而是痛心于不能继续为国家效力了。

不久后,何老因病辞世,生命定格在了97岁这年,这位出生于民国时代的科学家,完成了属于她的使命,可以歇歇了。

在何老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的科学家们的风骨和高贵的人格,终其一生,他们心里只有国,而没有小我。

正是因为有了那代人的无私和贡献,才有了今日的和平盛世,他们才是民族脊梁,才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才是当地人的榜样和力量,致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民...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民国飞行员》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女飞...
原创 火... 火烧圆明园之后,十二铜首身在何处?结果让人惭愧 文/戏说 圆明园是清朝时期最大的皇家园林,八国联军侵...
原创 朱... “启奏皇上,王保保没有被抓住,他的妹妹被俘了。” “是吗?把她带来,朕要亲自审问。”朱元璋一听,神经...
原创 朱... 《明史成祖一》: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皇太孙即位,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师。王自北平入奔丧,闻诏...
原创 朱...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明朝显然是其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尽管该朝代有着丰富的矛盾色彩,但它却以...
原创 朱... 引言 古代皇室的权力斗争、辉煌与沦落,总是让人啧啧称奇。数百位皇帝曾统治这片土地,但真正能留下深刻印...
原创 一... 在明史上,有三个机构令人闻风丧胆,不少耿直忠臣都饱受其折磨,甚至惨死其中,这些机构便是锦衣卫、东厂和...
原创 胡... 朱元璋向来对臣子冷血狠心,朝中无论是位极人臣者,还是一般的功臣,只要是不合他的心意,威胁到了他,都逃...
原创 朱... 朱元璋有许多儿子,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有两人——四子朱棣和长子朱标。 朱棣后来继位,就是明成祖,而朱标则...
原创 改... 明朝到了中后期,不仅要面对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和倭寇的威胁,同时内部还有这巨大的社会矛盾,因此不少忠君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