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年间最有名的战将之一便是常胜将军薛仁贵,他历经众多战役,仅有一场败绩。纵观薛仁贵的一生,曾身居高位,也曾因败被贬,十分传奇。那么,出身贫寒的他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名垂千古的大将军的?后来又为何战败被贬,在仕途之路上起起伏伏?
穷小子应征入伍
薛仁贵自幼家境贫困,但他生得一个大胃口,一身大力气。普通财主虽看好他的力气,却又觉得负担不起他的饭量,便不雇佣他。因而,薛仁贵时常挨饿。
直到后来,终于有一家柳姓财主愿意将他雇为长工,他才有了饭吃。可是谁知,柳家小姐看上了薛仁贵,还与他有了私情,事发后,两人被赶出家门,住在白虎岗的一处窑洞里。
有一年,薛仁贵穷得实在没办法了,便想帮父母迁坟,以期改换风水。
柳氏得知后,便激励他道:“能干的人应该懂得把握时机,如今皇上御驾亲征,恰是用人的时候。你何不从军为朝廷立功呢?”
受了妻子的激励,薛仁贵便只身前往新绛城投靠张士贵将军,应征入伍。
薛仁贵本来就有一身好武艺,加之又心急想要建功立业,因而从军后便异常骁勇。他随军来到辽东安地,恰巧碰上刘君邛将军受敌人围困。他单枪匹马直接取了敌将首级,解了刘君邛的围困之急。
在进攻安市城时,高丽大将高延寿带了二十万兵马,抢先占了有利位置驻扎下来,与唐军分庭抗衡。
李世民随即领众将兵分几路抗敌,薛仁贵心知此时正是他建功立业的机会,便披上耀眼的白袍,挥舞长戟,怒吼着上阵杀敌。
战场上,薛仁贵英勇出色,很快便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李世民问:“那位白袍小将是何人?”旁边的人说:“这人是薛仁贵。”
战斗结束后,李世民召薛仁贵觐见,并对他赞不绝口,赏了他不少财宝、俘虏与战马,并封薛仁贵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
班师回朝后,李世民更是将薛仁贵视为神兵勇将,并有意要将征伐大事交付于他。
据传,有一日唐太宗做噩梦,梦见自己被追杀。一位身穿白袍的小将将他救下。军师徐茂公为唐太宗解梦道:“这梦中的白袍小将是国之栋梁。”
后来在辽东征战时,突然出现的白袍小将薛仁贵的表现与唐太宗之梦相吻合。唐太宗喜得虎将后,便将薛仁贵奉为自己的应梦贤臣。不过此事只是一个传说,正史中并未记载。
三箭定天山
公元661年,一贯与唐交好的回纥因新君继位,对唐发起进攻,薛仁贵授命与郑仁泰带兵前去天山征讨。
薛仁贵与郑仁泰带兵来到天山后,见九姓回纥带了十多万兵马前来抵抗,并遣了几十个骁勇善战的骑士来到阵前应战。
双方终于在天山脚下相遇。待阵脚立定,铁勒部立即派十几元大将出阵前来挑战。只见薛仁贵拍马而出,单见枪花飞舞,冲至敌将面前,敌将纷纷落马,有的还没反应过来就挂了。
见薛仁贵如此神勇,敌军一时胆怯,薛仁贵又有三员大将落马而死。这下,敌军人人都有畏惧之色,阵脚也混乱起来。
有些骑士见此情况,吓得纷纷下马求饶。薛仁贵乘胜追击,把九姓回纥杀得人仰马翻。敌军早已心胆俱裂,哪里有什么心思应战,所以一触即溃。
薛仁贵从碛北追击败兵,将首领三兄弟全部擒拿。这场战役中,薛仁贵折戟沉沙,军中也留下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英勇事迹。从此之后,九姓回纥已然不成气候。
公元666年,唐赴高句丽的使臣庞同善被高句丽军突袭。薛仁贵闻讯赶来,击杀了数百敌军,救了庞同善一命。
谁知没多久,庞同善与高品来到金山时又被高句丽军突袭。薛仁贵再次相救,斩了五千多敌军,并乘胜攻克高句丽南苏、木底、苍岩等地。
接着,薛仁贵又带两千兵马进军扶余城。薛仁贵趁势率领士兵攻入城中,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巷战。在这场战斗中,薛仁贵不仅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还发挥了他勇猛无比的个性。他挥舞刀枪,身先士卒,带领士兵一路向前,杀敌无数。最终,唐军在扶余城内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歼灭了大批敌军,成功攻下了扶余城。
一时间,扶余川四十多城纷纷闻风而降。此后,薛仁贵与李勣大举调集军队,一起平定了高句丽。
由于战功显赫,薛仁贵受封为右威卫大将军,赐号平阳郡公兼安东都护。
起起落落的仕途
公元670年,唐朝任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道真与郭待封为副手,护送吐谷浑王回青海。薛仁贵领兵先行大破吐蕃数万守军,收获颇丰。
于是,他又回军到乌海,想等待郭待封的援军到来。不想那郭待封生性狂傲,不肯听命于薛仁贵,竟故意拖慢行军进程。
等他们来到乌海时,竟反被吐蕃击溃,辎重与军粮皆被吐蕃军掠夺得一干二净。失去了辎重与军粮接济,薛仁贵只能退军。
就在此时,吐蕃又调遣了四十万军马前来,将唐军杀得大败。吐谷浑就此沦陷薛仁贵被削职为民。
不久之后,薛仁贵再次受朝廷起用,因为高句丽又有叛军作乱,不过,后来又因事被贬至象州,直到朝廷大赦天下,薛仁贵才得以回归。
公元681年,唐高宗李治念及薛仁贵之功,便召见薛仁贵,在此之后,薛仁贵被封为左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成为朝廷中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军事将领。
公元682年,薛仁贵领命率兵征讨突厥,并折戟沉沙,俘获三万人以及驼马牛羊三万匹,这也展现了他的统帅才能和战斗力。
此外,薛仁贵还曾在征讨高句丽的战争中立下大功,他的战功和威望在当时都非常高。
然而,薛仁贵也遭遇了许多挫折和磨难。他曾经因为与同事不和而被贬为庶人,后来又因为与李勣合作而被指控谋反。尽管如此,薛仁贵最终还是得以重新回到朝廷,并继续发挥他的才能和贡献。总的来说,薛仁贵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的事迹和成就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和智慧。
公元683年,年已古稀的薛仁贵离世。薛仁贵死后,被追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等,此外,朝廷还特地制造一灵舆,护送其尸骨回归故里。
写到最后
薛仁贵的战败被贬和仕途之路的起伏,与当时官场斗争风波等复杂因素有关。薛仁贵能够名垂千古,主要是因为他在唐朝时期的卓越军功成就。薛仁贵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但他从小就有着卓越的武艺和军事才能。他曾经在对抗突厥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得到了唐太宗的赏识。此后,他开始在唐朝的军队中崭露头角,并逐渐升至高级将领的职位。
薛仁贵最著名的战役是征东战役,他在战争中以少胜多,击败了高句丽大军,成功地保卫了唐朝的领土。此外,他还参与了其他多次重要的战役,为唐朝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薛仁贵在官场中也经历了起伏和挫折。在唐高宗时期,他因为反对武则天而被贬官,一度失去了权势。但后来他又得到了唐玄宗的信任,重新回到官场,并再次展现出他的政治才能。然而,在唐玄宗晚年,他又因为与宰相张九龄等人不和而被贬官,最终在贫困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