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历史上那些曾掌握国家的女性,很多人会想到吕雉、武则天以及慈禧太后,而在北宋时期的刘娥却很少有人知道。
然而,刘娥的威望和权势基本与皇帝无二,只是没有像武则天称帝而已,她的地位远不是慈禧能比的。但是就是有着如此地位的刘娥,为何没有成为第二个女皇帝?
公元1022年,宋真宗赵恒离开人世,而即将继承大统的赵祯此时不过13岁,国家的权力自然落到了当时的宰相以及皇太后刘娥手中。
一般来说,后宫不得干政,然而刘娥能够干涉政权是得到许可的。根据《宋史》记载:
“真宗崩,遗诏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权处分军国事。”
因此,皇太后刘娥能够干涉朝政。
而那个时期,北宋的边境是难得的和平时期,无论是北边的辽还是西边的西夏,国家之间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冲突。而这给了刘娥夺权的外部因素。
于是,刘娥在丁谓的帮助下,成功将宰相寇准和李迪赶出朝堂。不过此时的朝政大权在丁谓手中。不久后,丁谓因为修造皇陵一事给出了破绽,刘娥抓住机会废黜了对方。
经过一番周折,朝中上下已经没有能对自己有威胁的重臣。这个手段还是比武则天要高的,武则天当时为了掌权可是屠戮了无数李家宗室以及大臣,可以说踩着无数人尸体上位。而刘娥算是比较平和的。
天圣二年,刘娥穿起了龙袍,但是并没有如武则天那样即皇帝位。但是她并没有那样做?难道是她不想?这当然不是,只是阻力前所未有的大。
宋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它的特殊在于士大夫的地位特别高,从宋太宗开始,一直奉行的就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哪怕是刘娥对此也毫无办法。
刘娥曾多次暗示想要当皇帝,但是就会有一堆官员表示反对,更是引经据典,指出唐朝因为武则天称帝造成国家差点灭亡的事情。
而刘娥也不敢如同武则天那个时候大开杀戒,一旦如此,不说史书会如何写,自己当前的统治能不能维持都是一个问题。最终她明白自己没办法称帝。
虽然群臣不同意是其中一个原因,同样的刘娥自己称帝的意愿也不算强烈。
刘娥年轻时体会过民间疾苦,她对百姓有着怜悯之情。在进入宋真宗的后宫中,她也不与那些妃嫔争宠,但正是如此,才更得宋真宗的喜爱。因此在郭皇后驾崩后,不顾群臣反对立刘娥为皇后。不过刘娥天生对政治有着足够的才华,曾多次帮助宋真宗处理国事。也正是如此,到后来能够掌握朝政。
刘娥虽然也想如武则天那样称帝,不过见到群臣反对也就打消了念头。因为她也不希望自己称帝而让国家动荡,百姓流离失所。如果是武则天,不杀个人头滚滚,那就不是武则天了。
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掌握国家大权的女子不少,但是成为皇帝的就只有武则天一个。一个原因是当时人们思想接受不了,另一个是当权女性不是每一个都有武则天这样的魄力和狠劲,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