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出任总理,二人开始勾心斗角,对于参不参加世界大战一事双方发生严重争执,段祺瑞主张对德宣战,黎元洪和国会则坚决反对。张勋和德国交好所以反对对德宣战,但他对黎菩萨又很鄙视,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他就此机会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与6月进京,到了北京他联络大清的忠臣开始为复辟做准备,
1917年7月1日北京城突然热闹起来,大清的遗老遗少们穿梭而出,龙旗重新挂起,人们跑去剃头匠那里疯狂的抢购辫子,长江巡阅使张勋将大总统黎元洪赶走,拥立清废帝宣统复辟,通电全国改挂龙旗,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加封忠勇亲王,共和六年之后,张勋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复辟帝制呢,
因为张勋被骗了,被北洋系当成过河的小卒,1917年五月段祺瑞被罢免远走天津,联络徐世昌,冯国璋,三人秘密商议,黎黄陂是湖北人,他当政绝对不会以北洋派马首是瞻,还会损坏北洋利益,但要他下台却也不是那么容易,这时三人想到了张勋,他们觉得张勋莽夫也,可以利用,如果让他领兵进京闹复辟,黎元洪的总统肯定做不下去了,到时他们共推冯国璋担任总统,大局仍为北洋掌控,
商议妥当后三人开始运作,徐世昌找张勋表示支持清帝复位,希望张勋挑头出山,张勋虽然莽撞,但不傻,不肯答应,说没有各省督府支持,万万不敢起事,徐世昌答应亲自运动北洋军界,不久段祺瑞也写信表示支持清帝复位,这让张勋信以为真,信心大涨,只有冯国璋心里忐忑,怕被段祺瑞徐世昌利用,他给张勋写了封模棱两可的信,但有了段祺瑞和徐世昌的支持,张勋在徐州召开密会,段祺瑞的心腹徐树铮、冯国璋的代表胡嗣瑗、段祺瑞的代表曾毓隽、曹锟的代表、张作霖的代表再加上康有为,王士珍,张镇芳,朱家宝等大清孤忠,会上一致推举张勋出兵入京、推翻黎元洪、拥戴冯国璋当大总统,并恢复段祺瑞总理之职,张勋看得到支持,仍然推说时机还不成熟,这时安徽省长倪嗣冲站起来大声斥责张勋推诿,众人一致认同你还怕个球,张勋至此坚定决心,入京准备复辟,并委派真心参加复辟的直隶省长朱家宝去联络德国公使,这时肃亲王善耆的代表也联系蒙匪巴布扎布要他们从蒙古起事响应复辟,所以进了北京的张勋才敢肆无忌惮的大搞复辟,
哪知道他复辟刚一开始,段祺瑞就变了脸,在马场誓师,张勋这才明白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查钱呢,他一怒之下将参与复辟的众人名单,往来电报都公诸于众,并通电表示;变更国体,兹事体大,非张勋一人所能定夺,去岁以来在徐州,段冯徐及各省督军代表多次密议,徐世昌极力鼓动,段祺瑞几次来电赞成复辟,各省督军未发一言反对,到京后勋又再次发电征求各督军意见,徐世昌段祺瑞都说只要推倒总统,其他皆可,各督军也都说同意,昨日电文俱在,今日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张勋为群小所卖,此心誓死不懈,
但是此时任张勋怎么骂也无用了,讨逆军直逼北京,7月12日,张勋的“辫子兵”被打败,张勋逃入东交民巷荷兰使馆,段祺瑞再次进了北京担任总理,副总统冯国璋则进京担任总统,但冯国璋在复辟闹剧中观望不前,一直按兵不动,他担心段祺瑞在耍他,他以为段祺瑞是真心想复辟,让他当出头鸟,所以一直骑墙观望,段祺瑞则认为和冯国璋早已在天津密议过,他起兵后冯国璋肯定会马上响应,哪知道他却坐山观虎斗,双方结了梁子,冯国璋怕重蹈黎元洪的覆辙,所以在安排好江苏老家事宜之后方才进京,这二人各取所需,只有智商不足的张勋,弄丢了地盘,身败名裂,还背上了千古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