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当年郑和下西洋曾带回两只麒麟,朱棣看后欣喜不已,如今画像公开逗笑众人
创始人
2025-07-04 13:03:12
0

在郑和第四次下西洋的时候,他的一个属下从国外带回来了一只“麒麟”。

麒麟在古代的地位可是堪比能在天上飞的龙啊,所以当时明朝上下都很高兴,尤其是朱棣,嘴角笑得都快开花了。

等后世画像一公开,众人却捧腹大笑,这哪儿是麒麟啊,明明是……

这只“麒麟”究竟长什么样?它到底是何种动物?

特殊的太监

要说明朝最幸福的一位,必然有郑和一席之地,为何这么说?

就算那些皇帝们高高在上,他再高,他出过国吗?

或许这时就会有人说了:“人家皇帝都热爱自己的天下,出国干什么?”

其实有时候想一想,能出国见一见外面的世界,也是挺好的,尤其是那些皇帝们。

毕竟外面的世界照样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美,所以说,有时候走出去看看,对于我们人本身来说是很好的。

只可惜,我国古代皇帝们都没有这个命。

为什么说郑和幸福?原因就在这儿,人家不仅出去过,而且还出去过好几次,郑和七次下西洋就是很好的证明。

7次出国,如今世界上估计有一半人做不到这一点。

即便我们现代比之前富裕了不少,但没出过国的人还是占大部分。

当然,就我们目前的世界形势来说,外面实在是太危险了,还是安心待在自己国家安全得多。

我们如果能游历完祖国境内的全部知名景点,此生也算是没有白活了。要说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国家。

游玩和安全相比,当然安全是第一位的。

不过明朝那时候出国也是存在着各种危险,郑和他们外出游历的时候,还打过不少仗呢,所以安全在国内,危险在国外。

不过人家郑和也是命大,出去这么多次都能平安归来。

郑和他们老家是云南的,当年明朝大军打到这里后,郑和就被抓走了,最后他被发配到了朱棣身边。

郑和这个人非常聪明,他在朱棣身边待了一段时间后便开始深受重用。

让朱棣没想到的是,自己可是捡了一个大宝贝啊。

郑和虽然是一个太监,但人家打起仗来非常勇猛,从外表来看,根本就不知道这是太监。

尤其是在靖难之役中,郑和可是帮朱棣立下了大功。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年在挑选下西洋的人选时,朱棣选择了郑和。

下西洋不仅是和别的国家交流,还要懂得保护自己,毕竟那时候的海盗跟现在一样猖狂,见到好东西就要往上扑,想要全都据为己有。

就这样,郑和带着明朝大军出征了。对于这次出行,他们也是有很多目的,首先就是炫耀一下自己的国威。

“麒麟”的真实身份

当时郑和他们仗势很大啊,各种巨大的帆船好几艘,这可让当时的外国人都羡慕坏了,因为他们不仅造不出这么大的船,连见都没见过。

单单只是一艘巨大的帆船,就让那些外国人已经很佩服明朝了。

至于朱棣为何这么做,他应该是想着多多寻求一些支持自己的力量,万一哪一天建文打回来了,他要是逃到国外还有个地方住。

不过朱棣更多的是得到了满足,他作为皇帝,就是明朝的象征,所以他觉得那些外国人应该很崇拜自己,一想到这里朱棣就很满意。

至于别的原因,就是寻找建文帝了。因为朱棣觉得,建文可能是逃到了外国,于是借着下西洋,趁机探查一下究竟有没有这回事。

按照如今大部分专家们的说法,其实建文帝已经被朱棣杀了。之所以会有如今这些谜团,完全是他们自导自演的,为何会有这种说法?

再怎么说,建文帝也是朱棣的亲侄子,就算再不亲,也是血浓于水。

所以朱棣起兵夺位,这就导致他的名声很不好。要是再让别人知道他弑君了,估计大家对他的讨伐声会很激烈,所以真相绝对不能说出去。

其实朱棣让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就是想通过那些外国人对自己臣服,以此来为自己正名。

毕竟他皇帝干得好了,慢慢地,大家自然也就不会再说他什么了

没有谁会一直把之前的丑事挂在嘴边,除非他不想活了。

由此不难看出,这皇位是真难坐啊,没有800个心眼子,都很难稳住。

好在当时明朝各方面条件都很好,比如有钱,国内也不打仗了,正是和谐稳定的好时候,所以郑和才能安心出海。

借着这次出海,明朝可是给外国人送了不少钱。

一些有良知或者懂得报恩的国家,他们收到明朝的礼物后,也会赠送一点自己国家的珍贵物品,比如开头提到的“麒麟”就是其中之一。

那个地区是如今的孟加拉国,当时的国王送给了郑和他们一只“麒麟”。

郑和他们为何认定这是一只“麒麟”呢?当然是因为跟古籍中描述得太像了,比如它们头上都长着角,而且还有鳞片什么的。

郑和一看对方送了自己这么一个好东西,于是他赶紧让自己的属下给朱棣送回去了,然后自己继续游历其他国家。

等“麒麟”被送回去后,当时见到的人无不鼓掌欢呼。

朱棣听说自己的手下在国外淘了一只瑞兽回来,他见到后,也跟着一起笑了,因为真的很像啊。

当然了,麒麟和带回来的这种动物还是有区别的,就是脖子长短不一样。

说到这里,想必有朋友已经猜出带回来的这种动物是什么了。没错,就是如今动物园中能看到的长颈鹿。

其实仔细一想,长颈鹿的确跟古籍中描述的麒麟有点相似,估计古人把长颈鹿身上的豹纹当成了麒麟鳞片。即便长颈鹿脖子那么长,却依旧被当成了瑞兽“麒麟”。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人都太迷信了,而且又没有见过这种原产自非洲的动物。

载入史册的新动物

等郑和结束第四次西洋之旅时,他又从麻林国带回来了长颈鹿。

虽然品种不一样导致外表看起来有些不同,但总体来说大差不差。

当时朱棣和大臣们见状更加开心了,大概就是有一种双喜临门的感觉。

许多非常激动的人当场还作起了诗,比如有人即兴说道:“仁哉瑞兽旷古难遇,愿其神灵登于天府!”

再比如今天著名的一句话同样合适:“麒麟踏祥云,人间百难消!”这些都表达了古人对麒麟的敬重。

只作诗怎么行啊,必须得记录下这美好祥瑞的一刻啊,当时没有相机什么的,所以只能让大师们画几张画来纪念一下。

就这样,有了许多关于长颈鹿的画像。

画中的长颈鹿,有黄白的和黑白的,有一说一,这种主要是黑色的长颈鹿已经很罕见了。

也不知道是画的问题,还是基因的问题,总感觉画中的长颈鹿怪怪的,它们头上的角不如现代长颈鹿那么长,或许长颈鹿头上的角在缓慢进化吧。

而且画中的长颈鹿,长得给人一种威严霸气的感觉,表情很严肃。

再看看我们如今的长颈鹿,表情很平淡,并没有什么波澜。

当然,有一说一,那时候画的长颈鹿已经够真实了,大部分特征都和我们现代的相差无几,就这样,长颈鹿正式进入了我们华夏的历史。

之后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时候,他们再次来到了麻林国,这次他们同样送出了长颈鹿以表达自己的敬意。就这样,关于长颈鹿的记载越来越多了。

比如有些著作中说,“麒麟”实在是太高大了,我们都没办法骑上去。

其实就算他们骑上去也没用,长颈鹿虽然腿长个子大,但它的心脏很小,这就导致它们无法长时间奔跑,所以我们看长颈鹿的时候,它们一般都是慢慢悠悠地在散步。

虽然我们的先人把长颈鹿的名字命名为了麒麟,不过今天的我们已经改了这个名字。

不过直到今天,有些国家依旧说长颈鹿是麒麟,哪些落后国家呢?韩国和日本。

这有时候也是没法说,我们都已经进化了,但跟着我们学习的国家却还在落后。

比如之前我们的先人是坐着双腿,现在我们是坐板凳。

但是到了今天,有些国家的人依旧坐着双腿,据说是祖上流传下来的,不能荒废。

随便他们怎么叫吧,反正麒麟最早的记载来源于我们国家,就算有祥瑞之兆也是我们的,跟别的国家没关系。

不过话又说回来,长颈鹿自从来到了明朝,没过几天便很少有人再提这种动物了,包括朱棣也是。

于是史学家们纷纷猜测,长颈鹿应该是遭遇不测了,毕竟那时候第一次接触,不知该如何养它们,所以都死了也算正常。

瑞兽死了,朱棣自然不敢将这件事说出来,要不然会引起恐慌。

将长颈鹿当成瑞兽麒麟,在我们如今看来虽然挺搞笑的,甚至有些国家依旧这么说,但这也算是古人赋予长颈鹿美好的想法吧。

在他们那个年代这么说不足为奇,但要是现代还这么说,才是真正的搞笑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石翼 —著名画家石翼 艺术简历 石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中央美术美院国际学院高研班导师,人民大学画院高研班...
房产经纪板块7月4日跌0.95... 证券之星消息,7月4日房产经纪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95%,明牌珠宝领跌。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47...
《迈向外部:柄谷行人的思想历程... 哲学新书联合书单 2025年6月 哲学新书联合书单,由国内各出版单位联合发布,推荐每月最值得关注的哲...
获奖感言感动网友,青年作家刘楚... 新华社南宁7月4日电4日下午,以“将生活淬炼成传奇”为主题的 新书发布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作家刘楚...
办公室书房字画傅继英书法“马到... 文/澜清 画作/傅继英   “马”一直是勇毅、速度与成功的象征。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所展现的豪迈...
原创 西...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天下大势,不会分的特别久,也不会一直合着。东汉末年分三国,东汉末年和...
原创 为... 王莽是王姓的第一个改革家,比王安石的改革早了整整1000年。他出自妫姓王氏,是田姓改姓的一支,与姬姓...
原创 出... 是战是和? 少年天子不受欺,这句话放在汉武帝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一雪和亲之耻,...
原创 西... 谢邀~如果纵观西王母图像的发展史,你可能会发现和西王母构成真爱cp的,东王公只是其第三任!而在汉代强...
原创 西... 圣经上有句话是:上帝要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 这句话用在尼禄和商纣王身上,显得无比贴切,在他们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