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朋友们,对于康熙怒斥群臣这段戏应该有着比较深刻的印象。康熙看着乾清宫站着的冠冕堂皇的一帮大臣,捶胸顿足,痛心疾首。让康熙帝如此震怒的原因是什么?还不是腐败。
贪官污吏,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皆具的产物,而且是各有各的贪。到了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同时,贪污腐败之风更是到了顶点。这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大贪官和珅。
众所周知,和珅非常会讨乾隆帝的欢心,是乾隆身边最得脸的宠臣。除去皇帝的赏赐,和珅身居高位,贪污的金银财宝自然不在少数。乾隆去世后,嘉庆帝掌权,第一个惩办的就是大贪官和珅。
旨意虽下,钱竟是一分也没找到,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缘由?嘉庆帝又是怎样做的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富可敌国和中堂
能惹得嘉庆皇帝大怒的贪官和珅,他的人生不一般,我们先来简单谈一谈和珅这个人物。和珅出身名门,但因父母早逝生活贫困,早年的仕途经历也很坎坷。
后来,和珅以“门荫入仕”,不过他却也称得上精明能干,精通四书五经,经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一案获得了乾隆帝的宠信,从此平步青云。
和珅一生先后担任过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内务府总管、步军统领等众多重要职务,还受封了一等忠襄公,位高权重无人可以撼动。
俗话说“人有钱就会变坏”,和珅自然也不例外,他利欲熏心,开始凭借自己的权势结党营私,打压其他官员。和珅借职务之便控制科举,私自收受考生贿赂,随着权势的增大,贿赂他的人越来越多,中饱私囊之事更是数不胜数。
况且,和珅很懂得讨好乾隆,常常是欺上瞒下把乾隆哄得晕晕乎乎,位及权臣后更是手握权柄,挟百官于朝廷,他的赏赐和好处自然少不了。
根据野史记载,和珅所抄家产至少得有八亿两白银,不仅是黄金和白银,还有各种奇珍异宝,总计超过了清政府十五年的收入。负责查办此案的官员声称,和珅所藏财宝一定不止这些,要求严刑审讯其使女,以求彻底查清。
和珅爱好奢靡,权力滔天后更是肆无忌惮,他的府邸富丽堂皇,华贵至极。和珅被抄家后民间流传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说他富可敌国也不为过了。
和珅和嘉庆的恩怨
乾隆在世时是和珅最得意的时候,他自然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这其中也包括当时被立为皇储的嘉庆帝。也许有人会疑惑,和珅再得意也不过是一介臣子,怎么敢得罪皇储,未来的主子呢?
谈起嘉庆帝的前半生,可以说是极其憋屈了。嘉庆帝是乾隆帝的十五皇子,他的天资不算特别高,也不是乾隆最中意的皇储人选,但是他运气好啊。
乾隆帝长寿,到了晚年竟有好几个儿子已经走在了自己前面,最后剩下的儿子们也都还年幼,只有皇十五子资质尚可,于是便立为皇储。
乾隆帝为了向祖父康熙表示尊敬,在位时间不能超过康熙爷,决定禅位于儿子嘉庆帝,自己做太上皇。可是,登基之后的嘉庆帝并没有掌握实权,朝政大事仍然听命于太上皇。
与此同时,太上皇(乾隆)年事已高,脑子不甚清楚,喜怒无常。据说,嘉庆帝时常被太上皇召到宫里问话,还得随叫随到,嘉庆帝不得不时刻待命,可谓是苦不堪言。
没有实权的皇帝自然不被放在眼里,和珅很清楚自己的靠山始终是乾隆,对于嘉庆帝或多或少有些薄待。乾隆宠信和珅,嘉庆的权势就受到了限制,再加上和珅贪污徇私的丑闻嘉庆并非不晓得,因此嘉庆对于和珅实在谈不上有好感。
和珅当然也没有傻到不去讨好未来的主子嘉庆帝。和珅知道嘉庆被秘密立为储君的消息后,立刻派人送给嘉庆一柄如意,暗示自己拥立新帝有功。
如此谄媚邀宠,嘉庆自当厌恶至极,奈何自己没有实权,且和珅与各官员的关系盘根错节,不好动手。终于熬到太上皇驾崩,嘉庆帝才等到了惩处和珅的机会。
嘉庆皇帝的决心
嘉庆帝统揽皇权后,立马下旨抄和珅的家,可谓是雷厉风行。可是反响却不甚好,并没有查获什么值钱的东西,这究竟是为何呢?很显然,和珅知道自己大势已去,被抄家是必然的。
在得到嘉庆帝要动手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会想办法转移自己的财产,即便是查案的官员恐怕也无法立刻得知和珅藏匿财宝的下落。其次,和珅在官场数十年,老奸巨猾,深谙为官不正之道。
他是皇亲国戚,平日里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官官相护,有人愿意帮他也不是没有可能。或许,真的有官员摸不清这位新主子的脾性,办事不力,才有了什么也没查到的结果。
嘉庆与和珅积怨已久,面对此结果,他面色铁青,只两个字“彻查”,表明了要严惩和珅不留余地的决心。官员们一下子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和态度,不得不秉公办理,不再包庇和珅。
这下终于无人敢阳奉阴违违背皇帝的圣旨,都尽心尽力查办和珅,很快就查出了和珅数量庞大的私财。嘉庆皇帝对和珅的惩治可以称得上是动作迅速、干净利索,抄家、革职,滴水不漏。
究其根本,还是和珅贪心不足、自作聪明,得罪了嘉庆帝不说,贪婪专权为自己敛财,最终于狱中绝望自尽也是罪有应得。贪污腐败自古以来都是国家治理的一大阻碍,既有贪污,就有反腐。
《官经》有云:“若心地先未光明,则治术总归涂饰。”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之中,心术不正之人多了,国家制度就成了形同虚设。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望所有的官员都能不忘自己为官的初衷,贪官以此为戒,莫要作茧自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