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故宫的地板坏了,专家进行修复时,才发现朱棣的心到底有多狠
创始人
2025-07-04 01:32:26
0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样的思想让很多人以为古人的思想是成就大事就不注重细节,其实这句话的本意并非如此,而是指成就大事就不能拘泥于小的处事原则,应当学会适当变通。所以真正成就大事的人,不仅不会忽视细节,反而对细节极为在意,比如明成祖朱棣就是一个出名的细节怪。

朱棣对细节非常苛求,就连自己居住地方的地板都不放过,若不是故宫地板损坏,后人对其进行修复,恐怕还不会发现朱棣对细节的追求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也正是朱棣对细节的这种追求,才让故宫屹立600年未倒,至今还是非常著名的名胜古迹。

故宫也被称为紫禁城,这个名字取自风水学。据说位于中天的紫微垣是天帝的住所,古人讲求天人相对,既然天帝住在紫微垣,那么人皇的住所也应当选取差不多的名字,紫禁城由此诞生。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这在历史上属于特例。

按照正常的历史规律,改朝换代后的新朝通常会选择另立都城,或者毁掉前朝的皇宫自己新建。即便是延用了前朝皇宫,也必然进行大范围的修缮整理工作,清朝会选择继续使用故宫,且并没有进行非常彻底的重新装修,都要归功于朱棣。

他将故宫修建得极好,使其成为最适合帝王的居所,而且毁掉故宫需要付出极大的人力物力,是个劳民伤财又没有任何收益的任务。如此一来,清朝统治者自然会选择延用明朝的宫殿。

破坏故宫之所以需要付出很大代价,主要就是因为故宫的整体防御能力非常强,就连地砖都异常牢固。现代专家进行修复时发现,故宫所有的地砖都按照“横七竖八”的规律排列,也就是横排7层,竖排8层,共15层地砖。

故宫的每一寸土地,都严格按照这一要求铺设地砖,据说这也是古代最坚固的地砖铺设方式。在朱棣如此严格的要求下,故宫的质量非常好,几乎不可能被人从外攻破。而朱棣如此装修故宫,自然是因为他本人非常担心历史重演。

众所周知,朱棣的上位史并不光彩,根据野史,他当初能够攻破皇城,主要依靠两个助力:其一,朱棣有自己的细作在城内配合行事;其二,朱棣同时打通了城墙和暗道。自己就是靠这些内容取得胜利,朱棣自然担心日后有人效仿自己,对自己的安全产生威胁。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朱棣做了很多努力,他在位期间是历史上对细作管制最为严格的时期之一,同时故宫的地砖结构也最为牢固,以古人的水平几乎不可能挖地道成功。即使能够成功,也必然要发出非常大的响动,以皇宫内的安保力量,足以提前发现并预警。

让朱棣有如此自信的地砖,自然也是非常特殊的存在,这些地砖从制造到铺设的每一步,都需要耗费许多心力和巨大的成本才能完成。地砖的原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泥土,据说只能从特定的地方取材运输,同时还加入了其他辅料。

原材料的配比也是一个秘方,按照这个比例调配出的地砖,能够达到一个非常可怕的硬度,轻易无法被破坏。锻造地砖的过程,需要特殊的工艺,制作的流程十分复杂,一块地砖的制作周期高达720多天。地砖的成本高昂,现代曾经出现过故宫地砖的拍卖,一块普通的地砖就卖出了80多万的天价。

如此精巧坚固的地砖,以明朝的生产力其实并不能做到大量生产,一年也不过能产出7000块左右。若不是朱棣坚持且有耐心等待,或许故宫就不会修建得如此牢固。

选材要求严格的地砖,在铺设时同样极为麻烦,粘合地砖采用的材料是鸡蛋清和糯米的混合物,这种粘合方式可以在保证牢固的同时让地砖之间非常契合,几乎不留任何缝隙。这样的铺设对工匠的要求也很高,只有技艺纯熟的优秀工匠才能参与到地砖的铺设中。

即使是优秀工匠,仍然无法实现快速铺设,3个优秀工匠一天只能铺设5块地砖,可见铺设过程的复杂繁琐。地砖的要求都如此高,更何况其他方面,在朱棣吹毛求疵的要求下,20多万工匠和200万普通工人花费了14年的时间才完成这项工程。

即便是花费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朱棣心中依然有一定的顾虑,他担心会有人在建造过程中偷工减料或者藏匿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朱棣实行了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

在朱棣的管理制度中,体现出了鲜明的追责思想,而且追责几乎落实到了每一个经手的人身上,没有任何遗漏。在朱棣的要求下,每块地砖上都必须刻上所有经手人的名字,一旦出现问题,这其中所有人都要受到牵连。

若发生意外,经手的人们轻则被充军流放,重则被抄家灭门,可以说是祸及九族。因此,其实当时的很多优秀工匠并不想接手这个任务,只不过碍于朱棣的威势,不得不做。

朱棣如此行事作风,足见其心狠手辣,虽然他不是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但不得不说,朱棣是心性同朱元璋最为相似的皇子。不过朱棣上位后的这些狠辣作风,并不完全源于心性,这同他得位不正有很大关系。

由于朱棣的皇位是抢来的,他本人非常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厌恶旁人觉得自己不是正统。为此,朱棣必然会非常追求名声,力求做到极致完美,不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出现任何一点瑕疵,只不过这些思想反映在具体的行事中,难免过于狠辣。正因如此,朱棣在历史上的评价才褒贬不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教版PEP五年级英语上册单词... 今天给大家分享:家人们,有没有正在陪娃学英语的呀!今天来唠唠五年级英语上册(PEP)里超重要的这些单...
原创 在...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推翻之后,那时候的人们本以为会过上更加自由,令人向往的生活,没想到是进入到了另一个...
原创 大... 武昌起义以后,全国各省掀起了一波独立的热潮。这些独立的省份中,既有革命党人策划起义独立,也有立宪派组...
原创 大... 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原创 太... 中华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夏商周的奴隶制社会到秦皇汉武的封建社会,中国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始终走...
原创 吴... 朝廷的更迭期间总是名不聊生、天下大乱,多方面的势力水火不容,争得你死我活。很多势力在这时起义造反,或...
原创 吴... 刘玄初:清初战略大师,险颠覆清康熙,因吴三桂救子心切功亏一篑 关于刘玄初的生卒年份和早年的事迹,其...
原创 她... 在民国丽人王映霞的一生中一共经历过两个男人,郁达夫可以算得上是最富有激情的那一个。在还没有追到王映霞...
原创 恭... 恭亲王是晚清时期,一个被后人赋予巨大希望的人。很多人觉得,如果当初道光皇帝不是选择咸丰,而是选择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