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国藩修身律己,以德为先,却为什么放任湘军屠城
创始人
2025-07-04 00:32:07
0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他一生奉行勤俭清廉,修身律己,以德为先,以忠谋政。无论是在为人处事上,还是在官场政治上,均取得了极高的赞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千古名句,在曾国藩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有人甚至将曾国藩推崇为千古第一完人。

可就是这样一位如同圣贤般的人,却在指挥湘军攻破天京(今南京)后,放任湘军烧杀抢掠,大肆屠城。究竟是何原因呢?这还要从湘军的编制说起。

湘军在名义上虽然也算是清朝的军队,但实际上和朝廷的绿营兵还是有很大区别。绿营兵军饷由户部拨给,兵权归兵部。而湘军则是兵必自招,将必亲选,军饷由统帅筹集发放。所以,实际上湘军完全是一只属于曾国藩的私人地方武装。

在战争年代,当兵是件风险极高的工作,安分守己的老百姓有几个愿意从军的?因此,湘军中人员鱼龙混杂,小偷、强盗、土匪、流寇可谓是应有尽有,这些人本身就是亡命之徒,打起仗来敢拿命去拼,但打完后不给足好处也是无法蒙混过关的。而清廷又养不起湘军,没有钱粮,又要士兵玩命砍人,曾国藩筹集的那一点军饷只是杯水车薪,除了任由湘军一边打仗,一边打劫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当时相传天京城内金银如海,这给湘军将士带来了极大的动力。为了能吃独食,湘军还拒绝了淮军前来助战,并不惜代价,全力猛攻。

但打劫就打劫好了,为什么湘军在攻破天京城后还要屠城砍人呢?这其实是有报复成分在内的。天京保卫战前后共打了三年,最后当湘军攻入城后,城内守军仍拒不投降,与湘军展开惨烈的巷战。结果是太平军绝大部分战死,而湘军也损失惨重。此时杀红眼的湘军,已经不分对方到底是太平军还是老百姓了,全都砍了再说。除了报复外,天京城之所以久攻不下,城内军民一心是个重要因素,百姓中很可能会藏有敌人。湘军为了能够放心高效的打劫,务必先把人给杀光,以解决后顾之忧。

因此,湘军在攻破天京后打劫屠城算是一种战后福利。曾国藩虽然严于律己,也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教版PEP五年级英语上册单词... 今天给大家分享:家人们,有没有正在陪娃学英语的呀!今天来唠唠五年级英语上册(PEP)里超重要的这些单...
原创 在...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推翻之后,那时候的人们本以为会过上更加自由,令人向往的生活,没想到是进入到了另一个...
原创 大... 武昌起义以后,全国各省掀起了一波独立的热潮。这些独立的省份中,既有革命党人策划起义独立,也有立宪派组...
原创 大... 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原创 太... 中华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夏商周的奴隶制社会到秦皇汉武的封建社会,中国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始终走...
原创 吴... 朝廷的更迭期间总是名不聊生、天下大乱,多方面的势力水火不容,争得你死我活。很多势力在这时起义造反,或...
原创 吴... 刘玄初:清初战略大师,险颠覆清康熙,因吴三桂救子心切功亏一篑 关于刘玄初的生卒年份和早年的事迹,其...
原创 她... 在民国丽人王映霞的一生中一共经历过两个男人,郁达夫可以算得上是最富有激情的那一个。在还没有追到王映霞...
原创 恭... 恭亲王是晚清时期,一个被后人赋予巨大希望的人。很多人觉得,如果当初道光皇帝不是选择咸丰,而是选择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