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民间自古就流传着许多神话传奇故事,更是有一本奇书《山海经》里面记载的许多事物都是令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在这些口口相传的故事中,有一种神兽可以说得上是家喻户晓,自古以来便被视作祥瑞那就是麒麟。
然而,关于麒麟的传说有很多,可是却几乎没有人亲眼见过传说中所描绘的麒麟。可是在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回朝的时候就带回了两只麒麟,朱棣见到后十分开心,可是现代人看到流传下来的朱棣见到的“麒麟”时,却不由得发笑。
一、传说中的麒麟神兽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国人都把麒麟视作神兽带有吉祥的寓意。尽管关于麒麟的记载不少,可是由于各种记载中对于麒麟的描述实在是过于奇幻,其真实样貌仿佛只能够凭想象,对于古人而言麒麟不仅仅是一种神兽,更像是一种象征。
在《瑞应图》中记载的麒麟有羊一样的头,狼一样的蹄子,身上五彩斑斓,且身体高达两米。在南梁《宋书》中更是直接说明麒麟是吉祥神宠,主太平、长寿,这些都说明了麒麟在古代的地位。然而,这样原本只存在于古籍传说中的神兽,却在明朝永乐年间被郑和从海外“带回”。
二、郑和下西洋
众所周知,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随后经历了靖难之变朱棣成为了明朝的第三任皇帝。不得不说明朝的前几任皇帝都十分优秀,颇有才干将明朝治理得越发富强百姓安居乐业。
有了前任皇帝打下的基础,和朱棣即位后的治理,明朝国力强盛,再加上制造船舶的技术提高,朱棣决定派自己的亲信郑和前往海外。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说是朱棣宣扬明朝国威,也有人说朱棣怀疑在靖难之变消失的朱允炆逃到了海外,想要派郑和借机寻找朱允炆等等。
然而,不论出发点如何郑和下西洋都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让当时的明朝了解到海外世界增长了见识,同时也体现了当时明朝的国力和我国当时高明的造船技术,更为重要的是郑和此次下西洋还带回了一些种子丰富了当时农业种植种类。
根据历史记载,在郑和第四次前往海外时,途经非洲东部当地部落赠送给郑和两只动物,郑和一看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麒麟”带回了明朝,那么此次郑和带回的真的就是麒麟吗?
三、海外遇“麒麟”
虽然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具体范围现在还不能准确指出,但是在历史中确确实实地记载了郑和曾经七次乘船前往海外。郑和下西洋途中也遇到过海盗,经历过海上风浪,但是郑和始终牢记朱棣的吩咐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使命。
在郑和多次下西洋之后,也有许多海外的国家知晓郑和等人的事迹,愿意热情地迎接他们。在第四次下西洋时,郑和到达了非洲东部的一个国家当时被称为古麻林国,这里的国君和人们都热情地款待郑和一行人,国王更是奉上两只外形奇特的动物以示友好,郑和一见便以为是麒麟。
四、郑和带回的麒麟究竟是何物
原来当郑和见到被人拉上前的动物之后,顿时一惊,只见此动物拥有着出乎意料的身高,模样或许也是像极了郑和想象中麒麟的模样,当即郑和就认为这就是传闻中的麒麟神兽。
郑和连忙将“神兽”带上了船准备返回国土向皇帝奉上。看到此物的朱棣惊奇不已,连忙夸赞郑和为大明朝带回了犹如神迹的事物。被带回明朝的“麒麟”自然是受到了十足的重视,不仅有皇帝时常探看还有人为其作画。正是有人为这两只神兽作画,现代人才得以知晓这个人出自非洲,脑袋和羊头相似,还可以身高达到数米且食草的“麒麟”原来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
结语:也难怪现代人去到博物馆见到画像了解到故事之后,会不禁发笑之前说的悬之又悬还以为真的是麒麟,万万没有想到就是长颈鹿。可是在许多地方比如日韩等地都有不少人将长颈鹿喊作麒麟鹿,这也怕是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虽然或许并不是真正的麒麟,但是麒麟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永远都有着特殊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