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策死后,弟弟孙权是如何对待嫂子的?
创始人
2025-07-03 19:32:42
0

公元200年,孙策被刺身亡,年仅26。孙策的妻妾有记载的仅有大乔一人,但大乔在199年12月才嫁给孙策,而孙策死时有一子三女,由此可见他的妻妾肯定不止1人。

她们的年龄还很年轻,特别是大乔成婚仅仅数月就要守寡。而现在,这群娇妻美眷的命运,更多的并不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上,而是继承了政治权力的孙权手中。

她们的去向并无记载,但在历史的缝隙里,孙权其实也没有什么选择。

一、寡妇再嫁很正常

事实上,在三国时期,再嫁并不怎么受礼法指责,而我们所熟知的寡妇再嫁的也很多。

比如甄宓。甄宓先是袁熙之妻,袁绍败亡后,被曹丕所纳。顺便说一句,虽然甄宓因为生了儿子曹睿而成为皇后,但在曹丕生前,甄宓从未当过皇后,而一个“纳”字也说明,甄宓并不是曹丕的正妻,而是侧室。

再比如何晏之母、秦朗之母。何晏是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秦朗是秦宜禄之子,但他们同时也是曹操的养子,可知他们的母亲也是被曹操纳为了妾。

道德仁义的刘备,也有娶寡妇的例子。刘备占据成都之后,在法正等人的劝说下,娶了刘璋之兄刘瑁之妻吴氏。

但这些寡妇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他们所依附的夫家是政治斗争失败的一方,并且已经身死。而曹操、曹丕、刘备纳他们为妻妾,除了他们貌美的缘故(甄宓、秦氏),更多的还有曹操刘备意图继承他们身上所附带的夫家的政治利益(吴氏、何氏)。

而除了失败被迫嫁娶,三国时代遗孀的出路还有两条,其一,被放归娘家,任凭再娶,一般适用于没有生育的妾;其二,奉老母遗孤,为亡夫守寡,一般有生育的正妻和妾只能选择这条路。

那么,孙权将为嫂子们,特别是年轻貌美又没有生育的大乔,选择哪条路呢?

二、孙权的无奈

孙策死后,孙权年仅18岁,因此治下的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反对孙权,其弟孙翊甚至被刺杀身亡,而孙氏内部,其堂兄孙贲、孙辅等人也欲率兵归曹操。

由此可见,孙氏家族在江东的统治并不稳固,而孙权在孙氏家族内部的合法性也饱受质疑。

孙权的能力手腕还是一流的,这些问题三下五除二都被解决了。那么,孙权是如何处理自己与孙策的关系的呢?

首先,孙权继承的权力来自于孙策,孙权是承认的;其次,孙权称帝后以孙策为长沙桓王、以其子孙绍为上虞侯,由此可见。孙权并不想放大孙策一支的影响力,而是想尽力将孙策的影响力消弭于无形。

有人说,这与大乔等人的命运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

因为这说明孙策并不是权力斗争失败的一方,而是成功的一方,而如果大乔再嫁可能会分走一些孙策的政治遗产,这是孙权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这一点决定了孙策的妻妾不可能像上面的吴氏、甄宓等人一样,被夫家再嫁。

因此,为孙策生育一子三女的夫人们,命运只能是奉养孙策老母幼子,一辈子锁在孙家,由孙权养起来守寡。

三、没有生育的大乔

有生育的好安排,那么没有生育的呢?比如大乔,难道真的铜雀春深锁二乔吗?

当然不是,刚刚说了,没有生育的还有一种处理方式是放其归家,任凭嫁娶。有人说,这不也是再嫁吗?

完全不一样。由夫家奉其再嫁,这个人多多少少还沾着夫家的名义,如果是大家族还有些政治遗产在里面。但放其归家则不一样,等于先在夫家除名,从此不再是夫家的人,而是回归娘家,这样就算再嫁也跟原来的夫家没有关系。

那么,孙权有没有可能选择这种处理方式呢?答案是,非常渺茫。

这种处理方式大多限于丈夫死后,家族衰落,无力供养那么多妻妾的情况。而如果家族势力庞大,一般是不愿意选择这种处理方式的。孙权后来成为吴国的皇帝,地位崇高,自然很不愿意让大乔归家再嫁的。

当然了,还有人说,内部处理不好吗,比如孙权纳了。

为防止遗产外流,家族内部消化似乎也是有的,但在三国时代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而且刚刚提到,孙权是不想放大孙策的政治遗产,而是想消弭于无形的,如果孙权纳了大乔等人,那多多少少得偏向孙策遗孤。孙权放着那么多美女不娶,为啥要去接这个烫手的山芋呢?

所以,大乔们基本上只有老老实实锁在孙家守寡,奉养老母,抚养遗孤,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文/子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黑暗三朝——明代正统、景泰、天... 明代制瓷业的发展,可谓是有目共睹,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很多新品种、新器型都出自这一时期。尤...
原创 清... 盘点清朝历史中,有一对婆媳都出自蒙古族,她们的名字叫“哲哲”,两人不仅仅名字相同,而且都是大清“第一...
阳泉: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韵与历史...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一段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也是诸多城市开始崭露头角的重要阶段。...
原创 王... 老覃在昨天写了《1948年,毛主席严肃批评杨尚昆等人:你们读的马列主义到哪里去了》一文,文中提到:1...
中青报:打着历史名人旗号,岂能... 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一定非要蹭历史名人和“超级大IP”才能有市场。 最近,一些打着...
南宋官窑:百年临安府,千年瓷文... 文博时空/文 文博失控 作者 匡悦 文物摄影 | 杜广磊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越窑、德清窑、...
原创 韩... 韩国发现20多枚文物,专家建议写进教材,网友:我国有十几吨! 中国的历史文化渊源远流长,并且古人为我...
周公还政周成王 周公还政周成王 “田里不鬻”,土地不许买卖,恐怕也出自周公。周公能授给姜太公以专征专伐的特权,那么...
原创 汉... 作者:赵心放 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河南郡洛阳人。他十八岁时就以博览群书,擅长撰文受到...
原创 此... 此人太厉害了,一枚炸弹就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其实特工也是分成很多种类的,他们分别负责不同的领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