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1947年5月间爆发的孟良崮战役中,我华东野战军成功歼灭敌人精锐整编七十四师,虽然基本上粉碎了敌人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美梦,但敌人在山东境内仍有不少兵力。此后,随着战场局势的发展,到了1947年8月间我华东野战军将兵力分为了两大部分,分别来执行不同的军事任务。
当时,华东野战军分为的两大部分,一部分被称作外线兵团,由陈毅和粟裕率领,主要由叶飞第1纵队、孙继先第3纵队、陶勇第4纵队、王必成第6纵队、张仁初第8纵队、宋时轮第10纵队以及陈锐霆特种兵纵队组成;另一部分被称作内线兵团,由许世友和谭震林率领,主要由滕海清第2纵队、成钧第7纵队、聂凤智第9纵队和周志坚第13纵队组成。
那么,我华东野战军为何要将兵力分成内线兵团和外线兵团呢?其实,这是从战略角度出发而决定的,是基于我军兵力增长的实际,目的就是打破常规,将战事引向敌人统治区,打乱敌人主动进攻的军事部署,使其收尾不能相顾,从而对敌人实施逐个击破。这一点,从后来的战事经过就可以看得出来。
1947年9月,敌人集中兵力向胶东解放区发起了攻势,此时许世友和谭震林率领内线兵团,经过连续作战,连战连捷,迫使敌人残兵败将退出胶东腹地,彻底粉碎了敌人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计划,继而内线兵团发起济南战役,一举解放山东全境。与此同时,陈毅和粟裕率领外线兵团走出山东,进军豫皖苏,联合中原野战军发起了陇海路破击战、平汉路破击战,粉碎了敌人在中原战场的防御体系和铁路交通运输体系,扩大了中原解放区的面积。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陈毅和粟裕率领外线兵团驰骋中原,牵制了敌人大部分兵力,减轻了我军在其他战场上的压力,实现了将战事引向敌人统治区的战略任务。我军通过内线兵团和外线兵团两线作战,使的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相当于将敌人拦腰截断成华北和徐州两大部分,为日后相继发起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