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70岁参加抗日战争,81岁加入共产党,连陈毅都亲自给他祝寿
创始人
2025-07-03 08:32:07
0

1940年,74岁的老先生穿着土布军装跟着部队参加抗日游击战。

炮火声不绝于耳,机关枪哒哒响,有人劝他:

“老先生,您还是回去吧,战场上太危险了。”

“不回去,我要观战,看着胜利的到来。”

这位“执拗”而又可爱的老先生,名字叫范明枢。

他70岁参加抗日,8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连陈毅都亲自给他祝寿,被誉为抗日老寿星。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范明枢先生的人生故事。

(信息来源:沂蒙党史史志《【名人素描】战斗在沂蒙山区的抗战老英雄——范明枢传奇》)

最“红”校长

范明枢于1866年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县。

小时候家境贫寒,上过几年私塾。

青年时期考上了秀才,之后一边当老师,一边继续学习。

30岁时,他考上了著名学府泰山书院。

40岁那年,被政府保送至日本留学。

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加入了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立志从今往后教育救国。

回国后,他担任了山东省教育厅干事、教司,后来又在省立第六中学、省立第一师范担任学监兼教员。

后来在省立曲阜二师校长,一做就是8年。

曲阜二师

在二师他制定了“真、善、美”三字校训,并且把他们刻在了精致的木牌上,高高的悬挂在大门口的校名匾额之下。

他要求全校师生用真、善、美的准则来治学、生活和做人。

首先,在治学方面严谨而又不失温柔。

范老每天晚上都会查晚自习,经常一查就会查到很晚很晚。

“已经这么晚了,校长应该不会来了吧?”

结果学生刚要出去小便,就看到校长迎面走来。

遇到不听话的学生他也不批评,就坐在你的位置上看着你,让你惭愧不已。

而且他查晚自习,查了第1遍,还会打个回马枪,查第2遍,让学生防不胜防。

范明枢年青时的照片

其次,他办学要求很高。

他觉得教师的业务水平必须要高,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才实学的学生。

当时的教职员都是由校长聘请的,半年一聘。

新老师上课他每周至少要听一次课,听完就马上给出建议和意见,只要教的不好,随时辞退。

而且他聘用老师都是用其所长。

比如说当时的体育教员,文化不高,但是在武术方面却十分擅长。

范老就要他专门教习武术,后面还真的教出了像陈盛甫这样的体育人才。

再次,他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时他招聘的小学老师都是农村出来的,在美术、手工、体育等课程方面十分缺乏。

范老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这些本领。

当时,二师的学生每一个人都会拉手风琴。

《大众日报》

在体育课上,老师们还会带学生们玩体育游戏,学习军事操、徒手操、器械运动等等。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之外,范老还非常注重图书馆的工作。

五四运动之后,他不顾反动政府的禁止,千方百计买进了很多进步书刊。

比如说当时的《向导》、《新青年》、《小说月报》《东方杂志》和鲁迅等人的著作,都在二师学生当中广泛流传。

因此,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之下,学生们思想非常活跃,学校里面革命气氛浓厚,被人们称为“红二师”,他也成为了当时的最“红”校长

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年二师兴建礼堂,完工后范老发现其中有猫腻。

正好他的一位当土木工程师的学生过来看他,于是范老就让他拿着建筑图纸一一核实,证明了确实存有大量的贪污,范老愤怒极了,就向教育局举报了他。

哪曾想对方有军阀撑腰,不仅不认账,还到处给他小鞋穿。

无奈之下,范老于1927年底告别了辛辛苦苦工作了8年的二师,回家种田去了。

范明枢与众教育家合影

在狱中的83天

1929年8月,范老应老朋友鞠思敏的邀请,担任了山东省第一乡村师范学校的图书馆主任。

按道理,一个月40块钱的图书馆主任,以范老的身份和地位,是有点低就了的,但他接了,而且还干得有滋有味。

因为当时的学校底子薄,图书少,范老就想方设法给图书馆充实馆藏。

他亲自给图书登记造册,编写标签,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因为当时学校的位置很偏,敌特很难发现,再加上学校有很多的进步教师,学生也都是出身贫寒的青年,因此一些地下党的活动比较活跃。

比如说他们组织了读书会,后来他们还办起了《前锋》、《炬轮》、《柔锋》等进步刊物。

这样的工作氛围,无疑是范老最喜欢的,谁知,好景不长。

九一八事变之后,在学校的双十庆祝会上,范老登台演讲了:

当天的他眉毛扣得紧紧的,眼睛先是扫向了每一个座位,接着喊出了一个慷慨激昂的口号:

辛亥革命20年,中华民国的招牌还是空的。我虽老,却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亡国,我们不能做亡国奴。

一时之间,全场震动,所有人都被老先生的爱国热情感动了。

但就是因为这一番反日爱国的讲话,触怒了国民党反动当局,范老先生等人于1932年3月20号被捕了。

敌人问他:你为何看反动书籍?

他说:这些书里面全部都是真理,为何不看?

敌人又问:你不知道这是犯罪吗?

他反问:看好书,做好事,是我身为教职人员的职责,何罪之有?

敌人怒了:你不知道看共产党的书是违法的,是要杀头的吗?

他说:怎么不知道?反正我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死,死了也是光荣的。

在监狱里面,他和他的学生还有同事互相鼓励,虽然做了整整83天的牢,但始终坚持践行着做一个“贫贱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表现了非常崇高的革命精神。

后来通过蔡元培先生和冯玉祥将军的疏通和周旋,范老等人才得以释放。

出狱后,他担任了冯玉祥将军的私人教师,后来又应冯将军的邀请,在泰山普照一带开始筹建大众小学。

在办学期间,他认识了很多的有识之士和爱国青年,为他之后参加抗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冯玉祥

抗日老英雄

1936年,范老作为泰安的代表,出席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代表大会。

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国民党政府在山东省的主席不战而逃,山东全境人心惶惶。

国难当头之际,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争。

范老也结束了大众小学的工作,全力以赴搞抗日。尤其是,当时的他已经有着70岁的高龄了。

他和马馥塘一起成立了“泰安县抗战后援会”,他任主任,马任秘书。

两人到处演说,日夜书写宣传材料,编印小册子,宣传群众,鼓动抗日。

为革命到处奔走的范老

在两人的努力下,泰安县又成立了“人民抗战自卫团”。几个月的时间就发展到了300多人,成为了一支很有力的武装力量。

1938年7月7号,范老冒着生命危险,在泰安县召开抗日一周年纪念大会。

在会上,他痛心疾首地给大家讲解抗日的重大意义,让大家团结抗日,保家卫国。

最后,他带头跪在鹅卵石地上,高声宣读誓言,表示抗日救亡的决心。

1949年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为拉拢范老,亲自给了他200块钱做零用。

谁曾想,范老竟然接了。

原来他早就得知《大众日报》经费困难,这笔钱正好可以捐赠给报社。

事后,他还高兴地说:

沈鸿烈的钱来历不明,不过没事,刚好把这两百块用在正途上。

黎玉和范明枢(右一)

81岁的新党员

1945年,山东省临时参议会改为山东省参议会,范老成为参议长。

同年,他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中共山东分局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

不久就获得了中共中央的批准。

6月17号,81岁高龄的范明枢先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

德高望重的他,被誉为“抗日老寿星”、“抗日老英雄”

《解放日报》还专门为此事,写了一篇文章。

在文章中写道:范老的入党,不仅是范老个人的光荣,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光荣

范老的入党以为和72岁的法国科学家郎之万入法共,还有74岁的美国作家德莱赛入美共相媲美,可谓是中外大事先后交辉。

范明枢的《入党申请书》

1946年1月27日,在范老82岁寿辰上,新四军军长、山东军区司令陈毅等首长,在战事繁忙之际,仍派专人持贺礼、贺信给他祝寿。

在寿宴上,范老拄着陈毅同志赠送的手杖,站起致答词,他说: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这既表达了他的谢意,也表达了他对前线的关注和胜利的期望。

1946年秋,蒋介石发动全国规模的内战,大肆进攻解放区。

病中的范老闻知后悲愤异常,他拖着病体奋力撰写并发表了《为内战告全省同胞书》,又以省参议会的名义发表了《致司徒雷登的一封公开信》

1947年9月21日,范老新病未愈,旧疾复发,从此一病不起。于10月2日在乐陵县与世长辞,享年83岁。

范老先生仙逝之后,被葬入了泰山南路普照寺下的苍松翠柏之中。

在他墓碑的两旁,镌刻着谢绝哉和林伯渠两位同志的挽辞:

左边是永远的人民教师

右边是革命老人永垂不朽

老年只能坐独轮车宣传抗日的范明枢

写在最后

回顾范明枢先生的一生,54岁成为最“红”校长,70岁参加抗日战争,8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为国为民。

从一个教育学家到一个抗日老英雄,他虽老骥伏枥,却志在千里,永远把自己当成一个青年看待,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他值得所有人永远尊敬他,学习他,纪念他。

让我们一起为人民教育家、抗日老英雄范明书枢点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九... 1971年9月13日,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爆发,林彪元帅驾乘的三叉戟飞机,最终诡异坠毁在了蒙古温都尔...
原创 “... 古代起义的领导者,大都不是农民,为何我们还叫“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名字由何而来?三个理由为农民正...
原创 诸... 刘备临终前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因为刘备认为刘婵是扶不起的阿斗。然而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却连杀3位重臣。...
原创 1... 1981年,随蒋介石叛逃台湾的首位女叛徒高调回国,中央安排其故友接待。没想到,故友的一句话让她无地自...
原创 对... 在东汉末年的时候,三国的时期也快要过去,这时候曹操已经死了,代替曹操是文帝曹丕,生前的时候,曹操就时...
李自成临终前痛哭流涕:如果当年... 李自成,曾经威震天下的农民起义领袖,而在他临终前竟痛哭流涕,发出悔恨的哀叹:“如果当年听吴三桂的话,...
嵇康故里:琴音悠扬的历史回响 嵇康,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以其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成为中国文化...
梁启超与未完成的《中国通史》 在梁启超一生庞大的著述计划中,撰写一部规制宏大的《中国通史》是其最为在意之事。他在致女儿令娴的信中,...
原创 川... 我死了之后,请把我和猴子埋在一起。 川岛芳子被判处死刑之后,曾经被军统关押了3年之久,这句话是她为数...
原创 病... 病关索杨雄只不过是蓟州押狱兼行刑刽子手,官不大,管的人也不多,为什么一个月有二十多天呆在单位不回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