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要让自己少点孤独和郁闷,就必须适应环境
创始人
2024-11-01 05:39:14
0

原标题:曾国藩:要让自己少点孤独和郁闷,就必须适应环境

《采访曾国藩》之三十五

因父亲去世,在家守孝的曾国藩每日除了关注战局的变化外,也对自己带领的湘军屡屡受到朝廷怀疑和同僚排挤进行了仔细思考。正是因为他能经常自省总结,才使他在后面的官宦生涯中,顺风顺水,封侯拜相。

01

曾国藩一个大文人,很多时候比较固执和古板,但经过此段时间的思考后,他发现,很多问题还是因为自己不够圆滑导致。

在当时的官场生态中,阿谀奉承、行贿受贿成风,曾国藩虽然十分痛恨这种行为,可实在是无可奈何,即使他这样的清官,要去找同僚办事,如果没有礼物或者银子,也很难办成。

曾国藩越来越明白,如果一个人要想成功,办成一件大事,单纯依靠自己的能力,将十分困难。

可整个大清王朝,已经开始没落,尤其是腐败越来越严重,朝中的官员和地方官员千丝万缕,完全变成了一团乱麻,无论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还是一省的巡抚,都因为某种关系而连为共同利益联盟。因此,曾国藩以自己的自律精神要求别人,不仅不能实现,还经常给自己惹了一肚子闷气。

曾国藩决定以包容之心,容纳这些他曾经十分看不惯的人。

02

在家守孝三年,这对一个湘军统帅来说,实在太久了。随着太平军的进攻更加猛烈,在家守孝一年半的曾国藩接到了咸丰皇帝的圣旨。

这次,曾国藩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大权力,那就是自己不仅是湘军统帅,还成了两江总督,这就意味着曾国藩不仅手中有了兵权,而且还是地方一把手的行政长官。

他再也不会因为粮饷问题而低声下气了,同时,也能为自己的手下谋到更多的官位了。

其实,咸丰皇帝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他认为,曾国藩只是为了争权夺利,而太平军可是要夺取大清的江山。与江山社稷相比,曾国藩的要求并不过分。

另外,湘军在曾国藩的带领下,已经身经百战,而且能征善战,曾国藩要想掌握地方实权,无非是为了湘军的后勤着想,也在情理之中。

就这样,曾国藩因为自己请假回家,给咸丰皇帝上了一道折子,痛陈湘军遇到的各种困难,虽然最开始时惹怒了皇帝,但随着太平军不断扩大疆土,使皇帝不得不答应了曾国藩的所有要求。

曾国藩成为两江总督后,一改往日强硬独断的作风,对同僚们的阿谀奉承和行贿受贿既不参与,也不深究,使得手下大力帮扶,终于消灭了太平军。

曾国藩的这种态度,让他的弟弟曾国荃十分诧异,问其原因,曾国藩才道出其中的想法:人应以能立能达为体。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曾国藩认为,在一个大环境中,既然自己无法改变当前的政治生态,就应该适应当前的环境。适应而不去参与,就能和同僚相处融合,也使自己少了孤独和郁闷。(未完待续。图片为配图,来源网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夏... 夏朝在历史上是个有很多争议的朝代,至今一些国内外学者认为夏朝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他们认为司马迁为了写《...
原创 能... 僧王僧格林沁,他是道光皇帝的外甥,也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在晚清的时候,流传着一种说法,南有曾帅(曾...
原创 军... 字数:2039字建议阅读时间:7分钟 文案/史忆铭心 插画/史忆铭心 不断扩张后,拜占庭成功复兴罗马...
原创 基... #头号有新人# 约瑟夫·拉辛格,教皇本笃十六世,于2022年12月31日(周六)去世,享年95岁。他...
原创 他... 从唐末就渐渐独立于中华的越南,后来只在明初曾经回归过中国二十年。 提到这段历史,我们不得不提到这么一...
离经叛道:胶莱运河与元明两朝的... 通常印象中,古代吏制国家的漕运网络,完全是与海洋贸易完全相抵触的反面系统。前者依托内陆运河工程,建立...
原创 晋... 姬重耳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从苦难中磨练出来的领导人。晋国是周王室北疆的重要护卫者,封疆在今山西...
原创 庞... 提起哲学,可能大家会脱口而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而在中国古代,老子、孔子、鬼谷子等先哲同样是世界著...
原创 张... 公元前314年,张仪出使楚国回来后,神采飞扬地向秦惠王汇报:楚国同意结盟。没想到刚一说完,秦王就勃然...
原创 元... 文|南破青丝蛊 编辑|南破青丝蛊 前言 唐代至宋、元、明三朝,上至京都,下至州郡县,皆有供奉孔子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