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身上背负的骂名数不胜数,历史对于他的在外形上进行了抹黑,在影视剧当中塑造的他也总是被捉弄,这一点也是不符合史实的。和珅本身聪敏异于常人,是个名副其实的“聪明人”。
但是在罪责上确实是他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可他却又不是什么好事都没干过,对于文化保护,和珅曾经也是有所作为的。
贪官之所以能“贪”在于招数多。比如清朝的火锅虽不是从清代才开始有的,但这时的火锅相较于从前来说,在口味和做法上都有了很大的变更,人们目前所品尝过的火锅,也许就是和珅当年做的味道。保护火锅如若只是顺手的事,对于另外一物的保护,可真的算鞠躬尽瘁。也就是他,不然谁敢动那物的主意。
一、千叟宴造火锅
和珅守住的第一物便是吃货们为之疯狂的火锅。地方美食众多,和珅守住火锅的理由当然也不仅仅是因为火锅的美味。“清代火锅”也就是我们认为的“现代火锅”的诞生,主要是由于它的“保温性能”。我们都知道,普通的饭要是一上桌,热度就开始了倒计时,吃的不及时,不是味道变了,就是凉掉了,可火锅不一样,它从上桌起才加热。
“叟”即为老叟,是邀请老人们参加的宴会。最初起源于清朝的康熙皇帝60岁大寿,由清朝宫廷筹备,在正月举行。邀请的即是全国上下65岁以上的老人,当日参加“千叟宴”的人数可达上千,不过准备上千人的饭菜,还是给65以上的老人们吃。除了美味的问题,健康、吃好显得更为关键。
经过千叟宴几次的举办,一个最大的弊病显现了出来。因为众人需要等待皇帝落座,也有一些相应的仪式,千叟宴上的饭菜很容易就凉了下来。千叟宴所举办的场所一般还是露天场所,放久了卫生状况自然也堪忧,对于“急皇帝之所急”这一点,和珅是十分在行的。
二、对火锅改造
因为历朝历代有过做“火锅”的传统,和珅自是也想在这上面动了脑筋。因为旧式火锅没有一次招待过这么多的人,所以在设计上偏向于我们呢如今所吃的小火锅,而众人一起吃,便需要不一样的”加热方法。
和珅本身刚刚在自己所办的第一次千叟宴上吃了亏,这一次他就格外用心了。对于锅的改造方面,和珅花了不少心思,终于试验出了一种有别于常规“锅”的方法,“在中间加个大烟囱”这一点是不是就可以联想到现在的“北京铜锅”了。没错,和珅这次所改造的火锅,就是后来大家所见到的“北京铜锅”的前身,不同的是锅要更大。
大锅可以满足数人同食,锅的下部,和珅开了个洞,放进去一些木炭加热。这样一来,搬上桌的饭菜便不容易凉了,通过火锅长久地加热,室外所造成的一些食品不卫生的问题也一起解决了。乾隆对此大加赞赏,这也促进了火锅在清朝时期的进一步改良。
据传闻,乾隆在吃完和珅的火锅以后,便爱上了这种新式火锅,几乎每顿饭都要吃。因为在明朝时期大航海时期的到来,火锅已经加入了各种外来作物和调料,在味道上得到了大大提升,而那时的明朝遵循的是“能吃的都能丢下去涮”的原则,一定程度上对于食材的处理稍显随意了些。
而在清朝,作为皇帝的日常美食,食材本身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御膳房的厨师们开始仔细钻研做法,各种涮肉火锅已经有了各自详细的做法,也成为了“宫廷菜”。清朝食谱上就有“野味火锅”这道菜,用的则是山鸡等食材,营养和美味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了提升。
三、巧计救《红楼梦》
而和珅保护的另外一物便是大家所熟知的《红楼梦》。不少人批判红楼梦后40回是“狗尾续貂”写得不伦不类,可就是这出自他人之手的40回救了《红楼梦》。
原来,《红楼梦》这本书在面世时的压力就不小,当时明清两朝盛行“文字狱”,《红楼梦》在乾隆年间也一度被认做是“反书”。还是和珅一边跟老佛爷周旋,才将此书保住的。
相传,和珅对于《红楼梦》的喜爱程度非常深。在《红楼梦》被批为“反书”以后,就只流传于几位皇亲贵族之手,随便把玩抄写。和珅不忍心看到《红楼梦》这样沦为贵族们的玩物,私下里开始找文人程伟元和高鹗前来编写。之前,《红楼梦》还叫《石头记》,这个名字也是和珅定下来的。
对于整部书,除了续写之外对于整部书当中的敏感字眼都进行了处理。要说到这《红楼梦》被乾隆皇帝给禁了,这一点冤不冤枉,其实还真的是不冤枉。曹雪芹本是康熙朝名臣江宁织造曹寅的后人,后家族在雍正当朝时被抄,所著的文字中不免有对清朝的污蔑。
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便有“小骚达子”“腥膻”“雄奴”“犬戎”等词,隐喻自不必说。在满清王朝公然这样说话,和指着和尚骂贼秃没什么不同。这等文字如果不修改,此书绝无出头之日。
在修改的同时,和珅还跟老佛爷日日渗透着其中的剧情。老佛爷自当是听故事,也没多想。听了数日,老佛爷开始对这部小说产生了兴趣,便问和珅拿来要。和珅便把修订好的《红楼梦》拿出来,在乾隆皇帝面前,硬说书是他人所著,乾隆看了也未见端倪,还钦定了此书是写康熙朝权臣明珠之家事。其中的主角贾宝玉,便是明珠之子纳兰容若。
总结
真实的和珅,并不是后世丑化的那个不学无术,只会偷奸耍滑,欺上瞒下的人。他博学多闻,才智过人,在八旗子弟堪称最为优秀的政务财政人才。和珅年少就跻身国家重臣之列,对皇帝的影响力也十分巨大。虽做下了不少贪污受贿之事,但对于一些文化的保护上,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现代火锅和《红楼梦》,一个是妙手偶得,一个是倾力所护,都是和珅对于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我们应采用“二分法”看待一个人,合理地判定一个人的功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