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光用了20多年是怎么编完《资治通鉴》的?
创始人
2025-07-03 01:31:57
0

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并不是如人们一般所说的是退居洛阳的15年,实际用时应该是20多年。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9年),司马光将编成的《通志》(以《史记》为主,编成《周记》5卷,《秦记》3卷,计8卷),进呈英宗,英宗阅后大为赞赏,要求司马光接续编纂,决定设立书局,由司马光自择官属,作为助手。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司马光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不合,自请罢相(枢密副使,副宰相),以“不通财务”、“不习军旅”为由,连上5道札子,自请离京,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现西安),自己退居洛阳,绝口不论政事,以书局自随,全力编撰《通鉴》,又历时15年,至元丰七年(1084年),66岁了,才全部修完《通鉴》,以后虽出任宰相之职,但仍负责最后校订,直至元祐元年(1086年),68岁故去。从发凡起例到删削定稿,司马光都亲自动笔,绝不假他人之手。

《资治通鉴》耗费了司马光的全部才智和毕生精力。司马光拒绝的不是一般繁华,而是权势极大的相位,退居自己修造的独乐园,编修史书,冷板凳坐了15年,直至修纂成功。宋神宗赵顼感慨地说:“未论别者,即辞抠密一节,自朕即位以来,唯见此人。”司马光如此潜心向学,殚精积虑,矢志不渝,是一般人所难以做到的,所以他能攀登上一般人难以攀登的史学高峰,创造出一般人无法企及的传世绝品。

像司马光那样,二十多年磨一剑,集中全部精力从事经世伟业,一般人可能难以做到;但是像司马光那种“大国工匠”精神,则是我们干任何工作都应该努力做到的。拒绝诱惑,聚精会神,矢志创新,追求极致,始终不渝,这是司马光带给人们最为深刻的启示。

本文为“史趣”自媒体合作者韩立坚老师撰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花9999就能买到“圆明园马首... “直播间套路”层出不穷,但这次看到这个真有点离谱...... 有网友爆料,自己的父亲在某直播间花了...
原创 希... 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作为其主要的战争头目,可以说不仅给世界带来了灾难,更是令无数的家庭、...
原创 二... 文/寂寞的红酒 南非,位于非洲南部,是非洲最南端的国家。在近代,南非曾长期被英国人统治。除了黄金,人...
原创 毛... 比起祖父毛利元就,毛利辉元实在是不值一提。尽管毛利辉元是当时日本西国最大的大名,同时开创了毛利氏极盛...
17年,一个学生第一次带兵,仅... 1917年,一个24岁的湖南学生带领着200多个学生军,靠着100条木枪和20条破枪,兵不血刃地缴获...
原创 妲... 妲己虽然被称作狐狸精,可她发明了一样东西,我们每天都在用妲己是中国有名的古代美女之一,商朝灭亡有部分...
原创 清... 前言 清朝末期,鸦片泛滥成灾,国家危在旦夕,民生困苦不堪。然而,就在这危机时刻,一位大臣用最为震撼的...
原创 宋... 宋朝人均GDP历代最高,有三大发明六大名家,为何还以灭亡收场呢 在宋朝三百一十九年的历史里面,出现很...
原创 她... 公元617年,隋朝本就动荡不堪江湖中,又掀起滔天巨浪,李渊在太原起兵了!得到消息后,隋炀帝几乎要疯了...
原创 修... 在隋朝,杨坚、杨广父子,同有一个“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 为实现“基建强国”的宏伟蓝图,这两个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