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中华文明上下几千的历史,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人物,古代的有例如岳飞、戚继光等人,而近代则有邓世昌、孙中山等人,这些人都在中国史书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
(戚继光)
但有优秀的人物,也有奸臣这一类的存在,例如董卓、秦桧、严嵩等人,今天小编就来揭秘一位明末清初的奸臣,他最有名的事迹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在1649年的时候,他也做出来一件残忍的事情:屠城!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为什么要做出屠城的决定呢?
一、吴三桂屠城的原因
看到上面的描述,相信很多人也已经知道这个人是谁,小编也就不在此卖关子了,这个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吴三桂!
(吴三桂)
知道他的人大都是因为“怒为红颜”典故,而深入了解他的人则会知道吴三桂这个人其实也很有本事,别的不说,带兵打仗还是很可以的。
在1649年的时候,这个时期已经是顺治帝六年,而吴三桂早就投降了清兵,并且带领清军入关,为了表示对清朝统治者的忠心,吴三桂奉命对陕西地区平定匪乱。
此时虽然已经是步入清朝年间,但在神州大地上还有很多反清复明的斗争,明朝的王永强以及高有才便是其中的两个反清将领,本来两人已经投降了清朝。
但不知是满人对他们的待遇不好,亦或是没有达到他们所想要的目的,在这一年,他们两人于陕西蒲城北乡正式起义,高举反清复明的斗争。
(吴三桂)
由于清王朝是满人统治,从一开始,他们入关的时候就要求汉族人“剃发”,留下后世所熟知的“猪辫子”,但是古人早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自然是不愿意的,为此,满人还整出了“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等暴行。
在蒲城北乡自然也不乐意接受满人的统治,见到自己汉人起义纷纷起来拥护,并且投入到王永强两人的队伍之中,这股势力开始逐渐壮大。
(嘉定三屠)
本来,依靠着这源源不断的兵力来源和群众的支持,王永强两人还是能打一阵子的,一开始,吴三桂领军和王永强的军队激战与流曲川一地,还打了一场大胜仗,将吴三桂的军队赶跑了!
但等到第二天,聪明的吴三桂便假装失败,来一波军队弃战慌乱逃窜,还丢下了很多的辎重,王永强两人本来实战的能力就不强,而且军队里面很多都是新兵蛋子,甚至还有的刚刚参军不久,见到这种情况,直接就乱了阵脚,对吴三桂的军队展开追击!
然而,这一举动正中吴三桂的下怀,当王永强的军队完全放松警惕的时候,吴军突然调转兵马,趁机反扑,这个过程非常迅速,等到王永强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最终,王永强被击杀于撤退的过程中!
(攻城战)
按理说,直到这个环节,蒲城县基本是毫无悬念可以拿下来的了,但吴三桂没有料到,正当他率领大军准备一举攻入城内的时候,城墙上的火炮大作,突然就打在了吴三桂附近,险些将他直接击杀!(注:火药应用于军事是在宋朝时期,明朝已有大规模使用火炮)
这下子将吴三桂惹恼了!没有了将帅了蒲城县很快便被吴三桂所攻破,在进入城内后,吴三桂下令:屠城!
(明朝大炮)
吴军屠杀了几天几夜的时间,城内的上万居民惨死,美丽的蒲城县也化为了废墟!
很多人有疑惑,吴三桂不是没被炸中吗,为什么还要下令屠城呢?
二、吴三桂的暴行
当然,吴三桂险些被击杀肯定是他屠城的直接原因,换谁都受不了,在这种战乱年代,人命如草芥,吴三桂就算将当地给夷为平地,清朝统治者都得装作看不见。
但其实,吴三桂屠城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为了向清朝的统治者表明自己的忠心!
(清军入关)
当时,随着明朝覆灭,闯王李自成等人兴起,吴三桂手里把握了超强大军,其实还是可以自己当土皇帝的,但他却偏偏投靠了满人!
这在当时甚至是后世人看来都非常不可思议,虽然陈圆圆被霸占是很重要的原因,但陈圆圆其实也只是吴三桂所买来的娇妾,在古人眼里,娇妾其实也就是属于自己的私人财产,根本决定不了吴三桂最终投靠满人的行为。
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吴三桂在投靠满人之后,就一路南下,追击歼灭闯王和一些南明的军队,而且他往往是下最狠的手!
(屠城)
在进攻西安的时候,他就成功攻破城池,而且没有收编当地的军队,直接将这万余人的俘虏直接斩首!
如果他将这些部队收归为己用,那清朝统治者会想什么,如果吴三桂将军队驻扎下来,并开始休养生息,那在清朝统治者的眼中无疑的占山为王了!
所以吴三桂就算不想屠杀这些士兵和平民,在满人的注视之下,他为了活命也必须做!
而且,在闯王统治的时期,前者就曾抛给吴三桂大量的橄榄枝,许诺他地位和财富、粮食等,明朝覆灭后也有一个南明政权,也曾试图收买吴三桂,对于满人来说,吴三桂这是一把好用的双面刃罢了。
(李自成)
所以吴三桂不止是血洗了蒲城县,他在进入四川的时候也曾经展开大规模的屠杀,在清朝统治稳定之后,他还是继续听命于清帝的要求,一直在云南追杀南明政权,直到永历帝和他的儿子被抓到,吴三桂也将这两个明朝最后的皇子皇孙也处死了!
当然,其实吴三桂最终选择血洗蒲城县也有他自己性格的原因所在,这个人是一个极其自大、自傲的人,自己带领的正规军队不仅没能迅速拿下蒲城县,反而差点死在了那里,这对于他来说是绝对不可容忍的!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吴三桂选择了当一名屠夫,只为求得自己痛快与苟活。
结语
古往今来,历史上兴衰更替,英雄豪杰、奸臣恶霸,皆留下鲜活的篇章。吴三桂屠城残暴行径,既是为了自身生存和向统治者表忠,也映射了乱世百姓的磨难与苦痛。在战火纷飞中,平民百姓备受摧残,家破人亡,生计艰难。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历史留下的血泪教训,唤醒我们珍爱和平,追求和谐,让苍生不再经历战乱之苦,愿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愿人类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