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光绪死后百年其死因真相被公布:竟是死于砒霜中毒,背后真凶是谁
创始人
2025-07-02 15:05:08
0

慈禧一生干过的最荒唐的事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回到“荒唐”一词的定义上来讲。

定义一件事情是否“荒唐”的两个标准,第一是:这件事情违背伦常的程度;第二则是:这件事情让人诧异的程度。

从这点来看,相比慈禧“70岁高龄时扮观音”、让世人称她为“老佛爷”和“铁路修好后下令用马拉火车”等,她临死前做过的这件事才是真正能被称作“荒唐至极”的事。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慈禧临死前做的这件荒唐事,直到百年后才被证实。

2008年,清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逝世100周年之际,“光绪死因”随着光绪皇帝的死因得以被确证:死于毒杀。

现代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相关人员,在提取了光绪帝坟墓清西陵崇陵墓留下的若干光绪头发、遗骨和衣服等后证实:

“光绪帝突然“驾崩”系急性胃肠性砒霜中毒所致。”

经科学测算,光绪的头发截段和衣物上含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而其腐败尸体仅沾染在部分衣物和头发上的砒霜总量就已高达约二百零一毫克。

身为皇帝的光绪,深居深宫内院,自然,能对他下手且有动机的便只有慈禧太后本人了。

于是乎,伴随着光绪死因的被公布,慈禧是毒杀光绪真凶的事实便呼之欲出了。

从当时的历史资料来看,所有证据也均将光绪被毒杀的真相指向了慈禧。

首先,慈禧与光绪两人的死亡时间就非常蹊跷:慈禧死于1908年11月15日,而光绪则驾崩于前一天,即1908年11月14日。这一年,慈禧73岁,光绪年仅38岁。

两人去世时间仅仅相隔10个时辰,且光绪还是死于壮年,这能不让人将光绪的死因与慈禧相联系吗?实际上,慈禧、光绪先后去世后,朝廷大臣和外界就开始猜测:光绪是被慈禧毒杀身亡。

只是,因为找不到证据,这件事情最终成为了悬案。

但从当时历史的蛛丝马迹中,真相依旧开始浮出水面了。

光绪是大清的真龙,可这真龙却一直被一只“大凤”压着,不用说这只大凤就是光绪的“皇爸爸”慈禧。

一直笼罩在强势慈禧太后阴影下的光绪,一直蒙受慈禧的严厉管束。但这期间,光绪的身体虽并不佳,但也并没有太大问题。

根据当时的记载,1898年,戊戌变法启动之初,光绪帝还意气风发、精神极好。毕竟,也只有这样的光绪才能搞新政,发布上谕,推动变法。

熟悉的人都知道,当时,这场变法最终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随后,谭嗣同等6人,即戊戌六君子被杀害。

也是这场百日维新后不久,光绪帝的身体就突然开始“每况愈下”了。而发布光绪身体状况不好消息的人,正是慈禧太后。

在此之前,光绪的身体并未出现大的问题,这点从醇亲王载沣的日记里便可看出,从载沣当时的这些日记中可以看出,慈禧和光绪几乎每日召见载沣两次,载沣并未在日记中记载光绪身体状况的相关,实际,光绪既能如此频繁召见大臣,其身体自然差不到哪里去。

可慈禧太后的却专门在此时发布了这样一则诏书,以下是诏书大意:

光绪皇帝自4月以来,身体就一直不好,现在还越来越重了,所以要各省的督抚找当地的名医进京来看病。

这个说法显然与载沣的日记记载不相符合。

另一层面上而言:什么样的“当地名医”能比宫中的御医还强,还专程劳慈禧写诏书去请,莫非慈禧真想找出个神医喜来乐?

答案是:慈禧这醉翁意,不在此。

通常,帝王身体抱恙,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公布于众,这是为了政局稳定考虑,可慈禧却偏偏以寻医名义将光绪“身体不好”的事件宣扬出去,其本意根本不是为了寻找名医医治他,而是单纯地想散播这一消息。

而慈禧不惜冒着政局不稳的危险,借诏书散布这一消息的背后原因已经非常清楚了:她在为毒杀光绪制造舆论准备。

毕竟,这样一来,光绪便能“名正言顺”地“正常”病死了。

当然,病死背后的真相是慈禧在光绪的食物里下毒,让他慢慢因砒霜中毒而死。

“慈禧毒杀光绪”这桩事情之所以极其荒唐的原因之一乃是因为:它严重违背了伦理道德。

光绪虽只是慈禧的侄子,但在名义上他始终是她的儿子。这也就是说,慈禧和光绪实际上是一对母子。

“虎毒不食子”是中国的古谚,可慈禧却最终下狠手毒杀了自己的儿子,这在伦理上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但相比这严重违背伦常,这件事情的“荒唐”还体现在:这个事件的发生太过让人诧异。

而慈禧毒杀光绪之所以让人诧异乃是因为:慈禧完全没必要杀光绪。费尽心机去杀一个完全没必要杀的人,这若不是慈禧的“荒唐”便只能是慈禧的“极其荒唐”了。

慈禧与光绪相差了35岁,光绪却在慈禧前一天走了,显然这不是“神巧合”,而是刻意安排。

慈禧如此安排的唯一可能原因也极其荒谬:她怕自己死在光绪前头,光绪会剥夺她死后的荣光。

实际上,这一考虑也纯属慈禧的“多虑”。若光绪真有如此魄力,生前他又怎会一直受制于慈禧?

附注:本篇与本篇作者的其他文章、问答相比,更偏个人观点,欢迎吐槽补充!原因是:今晚想任性,超级想任性!钦此!晚安!

相关参考资料:《清史稿·后妃传》、《慈禧外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儿... 在浙江台州,有一位郑先生,他手中持有一枚独特的丙午户部大清铜币皖字版当制钱十文。这枚铜元不仅承载着历...
回顾隐居非洲丛林的“袖珍”部落... 在非洲丛林深处,隐藏着一个神秘而独特的部落——俾格米族。 这个“袖珍”部落的成员们,身材矮小却敏捷无...
原创 每... 爱新觉罗·溥仪,中国末代皇帝,除了本名,他就只有一个叫法:宣统帝。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历史上有许...
周公馆修旧如故,本月23日重新... 周公馆已进入布展阶段。 又是一年夏天,周公馆藤萝掩映。经过一年多的建筑修缮,思南路上的周公馆进入布展...
原创 五... 单就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来说,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蜀国五虎将可以说是书中的主角团了,加上他...
原创 直... 康熙四十七年,在废太子这场风波里,可谓是伤了康熙父子之情,又揭露了胤禛兄弟间的赤裸斗争。在这样重要的...
原创 笠... 笠子的防御性能非常差,为何宋朝的士兵都要戴一顶? 笠子的防御性能非常差,为何宋朝的士兵都要戴一顶?我...
原创 此... 我们知道,在战乱时期,每个人都活得非常艰难,有句话叫宁为治世犬,不为乱世人,说的就是宁愿在和平年代做...
原创 曹... 众所周知,三国的曹操是位好色之主,为了“享乐”,他还专门修建了“铜雀台”,然后把收集到的天下美女都汇...
原创 他... 前两天我们介绍了“中国第一女巨人”后,笔者又查阅了资料,发现人类有记载以来最高的人,足足有2.7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