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此人是明末抗清大将,宁死不降,清兵见了下跪痛哭,连乾隆赐谥号
创始人
2025-07-02 10:02:24
0

在明末清初的历史潮流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国将领,如袁崇焕、戚继光等,他们都为明朝浴血奋战,谱写了一首首可悲可泣的壮丽诗篇。在这一时期,也有一个人一直坚持在抗清的前线,但死后却得到了乾隆的敬重,并且一些清朝的士兵在见到他的遗体之后,竟然主动下跪,此人就是张国维。既然不是降将,那为何会有如此的优待?

张国维跟大多数的读书人一样,理想都是能够踏入仕途,为国出力,所以在天启元年的时候,张国维参加了乡试,结果成绩还不错,于是第二年便去京城会试,得了二甲进士。中了进士,张国维便去拜访闲赋在家的前兵部尚书,结果从早上一直等到中午,兵部尚书就是不出来接见。张国维于是便一直等到了晚上,兵部尚书这才出来对张国维说,通过观察,发现张国维遇事能够不急不躁,还有坚持,所以将来必成大器。

到了崇祯七年的时候,张国维被任命为包括南京、苏州在内的十府巡抚,这时候的大明朝已经风雨飘摇,危在旦夕,为了稳定后方的漕运物资供应,张国维一到苏州就开始不知疲倦的巡视各个河道,知道田地都要靠便捷的水利才能有所收成,所以苏州的百姓时常能见到张国维一个人在河流的两侧比比画画。

张国维在苏州的六年时间,也是苏州农业大丰收的六年时间,而当时的山东各地却遭受了大面积的旱灾,许多百姓都流离失所,大米的价格更是疯涨个不停。张国维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迅速在苏州收集起粮食通过漕运运往山东,然后组建了大量的粥长,运来救济灾民。张国维的这一措施,拯救了上百万的山东百姓。

正是由于张国维的出色表现,所以很快受到了崇祯皇帝的关注,在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张国维官升兵部尚书一职,但是不久之后,远在苏州的张国维就听到了京城被破,崇祯皇帝自尽的消息。面对如此危难,张国维没有率兵投降,而是继续选择奋战,并请鲁王监国,自己则带兵坚守钱塘江一带。

本来张国维还想效仿骆宾王写《讨武氏檄》那样,发动全国的力量去抵抗清兵的入侵,但是由于前线作战不利,张国维只能退守到东阳一带,在陷坑岭拼死顽抗。在1646年5月的时候,张国维知道此时顽抗已经毫无希望可言,所以便准备以身殉国,于是便请东阳的县令来交代后事,并告诉县令自己死后,一定要把自己的尸体放在内堂,让清兵见到,这样一来东阳的百姓或许能够免于屠戮,说完便从容赴死。

县令忍住悲痛将张国维的尸体放在了内堂,等清军攻进了东阳,见到张国维的尸体之后,很多人都叩头下跪。原来这些清军的人中有很多都是山东的百姓,之前山东遭受大难,正是靠着张国维的救济这才躲过了一劫,所以清军此刻见到恩人,纷纷忍不住参拜跪谢。而东阳城也像张国维说的那样,没有被屠城。而到了乾隆在位的时候,乾隆在听说了张国维的事迹之后,对其更是敬重不已,还特意亲自赐张国维“忠敏”的谥号。“忠”是鞠躬尽瘁、至死不渝,“敏”是见义勇为、杀身成仁。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清史稿》、《明史》等记载,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史... 古埃及文明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会附着在尸体或是雕像上,所以法老王死后往往会被做成木乃伊,以利保存。古...
"双耳瓶韵:乾隆盛世... 乾隆双耳瓶的魅力!谁不爱双耳瓷器,拍卖场上的萌宠! 乾隆双耳瓶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具...
原创 他... 2009年电视剧《潜伏》一经放映,广受好评。剧中“为国行大义,不辱声望”的余则成是观众重点讨论的对象...
李华林油画作品欣赏 艺术简介 李华林,1948年5月生,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人。1968年入伍,援越抗美老兵。 中国军人书...
原创 宋... 说起民国时期的宋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宋家三姐妹,这三个人分别嫁给了孔祥熙、孙中山和蒋介石,可以说...
原创 六... 血脉相连根同在,中国人对血缘关系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中国古代家族观念十分强烈,沿传至今,尽管随着生活...
原创 朱... 之前的文章中写过五代第一名将天团“十三太保”的故事,当年出身沙坨的李克用(以及李克用的继任者李存勖)...
原创 道... 道光皇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六位皇帝,素有“小康熙”的美称。但是这位皇帝确不像他的爷爷乾隆那样,生活的...
原创 张... 窦宪 简介 窦宪(?—92年),字伯度,扶风郡平陵县人,即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名将,汉章帝册立其妹为...
原创 这... 封建王朝里,皇帝乃是至高无上之人,但是再有权力和地位的人都终逃不了一死,皇帝也自然也逃不过,但是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