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左宗棠看到树上栓着一头驴,瞬间勃然大怒:驴杀了,主人也有罪
创始人
2025-07-02 10:02:20
0

1878年,左宗棠看到一头拴在树上的驴勃然大怒,不但杀驴还严惩驴主人。堂堂左大帅为啥偏要跟一头驴过不去呢?

当初,西北少数民族连连叛乱,左宗棠临危受命,担任陕甘总督之职。为了大西北的长治久安,他一边重拳出击叛乱分子,一边加强生产建设。

大西北处处黄沙,满目荒凉,左宗棠下令:部队每到一处沿途修路,并在路边种上柳树,以巩固路基,防风固沙。

这里气候干躁,缺水少雨,土质疏松,栽下树要浇3次水才能成活,而且还不能浇苦水,当地有“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都难”的说法。

为了让每一棵树都能成活,左宗棠给士兵们每人分配10棵树的任务,还号召百姓一起种树护树。

在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几年后,从关中大地到河西走廊的驿道之上,百万株柳树已经郁郁葱葱。这些驿道不但方便了来往商人,而且保证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粮草运输。

1878年,左宗棠剿灭阿古柏的侵略军胜利归来,老英雄刚回肃州就迫不及待的微服出巡。

大街上的树木怎么死了一大半?而且都光秃秃的没了树皮?大胆!这是谁干的?

左宗棠越看越生气,没了树皮,养分输送不到树干,大树必死无疑!

突然,他停下脚步,不远处一头毛驴正拴在树下,悠哉悠哉地甩着尾巴啃树皮呢!

原来,当地百姓骑驴来办事,顺手将驴拴在路边的树下,驴可逮着机会了,围着大树啃了起来,更可恨的是,来往之人个个熟视无睹。

左宗棠怒发冲冠,三步两步来到毛驴跟前,侍卫赶紧解开缰绳,老英雄下令:“鼓楼前审驴!”

片刻,咚咚的鼓声震耳欲聋,百姓们知道这是官府在通知有要事,赶紧蜂拥而至,肃州的大小官员们也赶来了。

左宗棠义愤填膺:“大伙儿都知道种活一棵树有多难,保护好这些树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当年的小树苗好不容易长成参天大树,树皮却被这头毛驴给啃了。谁祸害我的树,我就砍谁的头!马上处死这头毛驴,念在驴主人不知后果的份上,饶过死罪,下不为例,罚驴主人种活百棵树苗。”

话音刚落,小毛驴的脑袋搬了家。

左宗棠斩驴护树,百姓们口口相传,这事掀起的热浪还没过去,又出大事了!

左宗棠的侄子也在军中,小伙子作战勇猛,很受将士们的喜爱,职务也一路高升,可这小子渐渐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行事十分张狂。

一日,小伙子喝多了酒,歪歪斜斜对着路边的柳树练起了醉剑,手下人好不容易夺下他手里的剑,他还不服气,一个劲儿地跳脚大骂。几个手下本想不了了之,可是,大树被砍倒好几棵,这可是大事,没法交代呀!于是报告了左宗棠。

左大帅一听,当时就坐不住了,急匆匆赶到现场,只见地上横七竖八躺着一片柳树。“兔崽子!”大帅一声怒吼,小伙子吓得酒也醒了,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左宗棠握紧拳头,牙齿咬得咯嘣响,混账东西!知法犯法!他知道,此时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自己呀!这事若是处理不好,日后植树造林必然成为一大难题,将士们这些年的心血也都白费了!

他一咬牙,下令:“兔崽子!故意破坏树木,拉出去,斩首示众!”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望着侄儿远去的背影,老英雄转过身去已是泪流满面。

左宗棠铁腕护树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从此人人都把植树护树当成头等大事,再也没人敢毁坏树木了。

陕、甘、新三省的驿道两旁,碧柳遮天,浓荫一片,绵延数千里,成为一道傲人的塞外奇观。当地百姓为了感谢左宗棠,尊称这些柳树为左公柳。

左宗棠在大西北任职期间,不但战功赫赫,筑路植树亦堪称典范。他心系百姓安危,情系民生疾苦,为大西北的繁荣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民...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民国飞行员》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女飞...
原创 火... 火烧圆明园之后,十二铜首身在何处?结果让人惭愧 文/戏说 圆明园是清朝时期最大的皇家园林,八国联军侵...
原创 朱... “启奏皇上,王保保没有被抓住,他的妹妹被俘了。” “是吗?把她带来,朕要亲自审问。”朱元璋一听,神经...
原创 朱... 《明史成祖一》: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皇太孙即位,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师。王自北平入奔丧,闻诏...
原创 朱...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明朝显然是其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尽管该朝代有着丰富的矛盾色彩,但它却以...
原创 朱... 引言 古代皇室的权力斗争、辉煌与沦落,总是让人啧啧称奇。数百位皇帝曾统治这片土地,但真正能留下深刻印...
原创 一... 在明史上,有三个机构令人闻风丧胆,不少耿直忠臣都饱受其折磨,甚至惨死其中,这些机构便是锦衣卫、东厂和...
原创 胡... 朱元璋向来对臣子冷血狠心,朝中无论是位极人臣者,还是一般的功臣,只要是不合他的心意,威胁到了他,都逃...
原创 朱... 朱元璋有许多儿子,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有两人——四子朱棣和长子朱标。 朱棣后来继位,就是明成祖,而朱标则...
原创 改... 明朝到了中后期,不仅要面对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和倭寇的威胁,同时内部还有这巨大的社会矛盾,因此不少忠君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