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地位十分重要而安史之乱时期投降叛军的伪官由于具有既在唐廷内部做过官也在安禄山所建政权当中任职的特殊身份。
因此便对唐和安史政权都产生过一定影响。
那么伪官究竟是什么,在安史之乱中有着何种重要的作用?
伪官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无论古今中外,处于战争状态下的社会环境中,始终有一批官员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原政权对他们的背叛感到气愤,而新政权则对他们归顺后的行为十分不放心。这类官员是否就是我们常说的伪官?
对于伪官恶定义有多种,少数民族政权任命的官员是其中的一种,这里的少数民族政权指与汉族政权相对立的边疆少数民族政权。
这样的政权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如突厥建立的政权,这类政权长期与唐廷保持着对峙的局势。
国内分裂时期对立政权任命的官员这种伪官是指在王朝中期因为发生叛乱,正统政权称呼叛乱攻权授予的官员为伪官。
异族政权建立的傀儡政权任命的官员这类傀僵政权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两宋之际金国建立的“伪楚”与“伪齐”政权当中的官员均为伪官,且认为安史伪官应该属于分裂时期对立政权任命的官员。
在主动叛节的官员当中,一部分属于安史旧部,也就是安禄山曾经的僚屈,而唐廷官员的僚属都有唐廷授予的官名以表示自己的级别,所以他们从名义上也是唐延的官员。
另一部分则是来自于唐廷的官员,他们在安禄山叛乱后被安禄山俘获后主动投降,并被授予伪官。
安史伪官政策
安史伪官是安史之乱时期的特殊样体,他们或受胁迫陷于叛军,或主动向频个示好表示归顺。
而这批人的身份有高有低,所以对于如何处置这一批人成了唐廷在平叛过程中急需要解决的一件事情。
这些政策制定的合理的会对伪官群体归顺有很大帮助,而政策制定不合理则会对伪官归顺起到反作用,并影响唐廷声誉。
所以这一问题是安史之乱时期十分重要的,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学界成果不是很多,只有豆兴法的《唐廷处理伪官吏的政策及其转变》。
而安史之乱时期的政治模式也是一直为史家津津乐道的问题,任士英提出了“二元政治结构””的观点是对此阶段政治特征较为准确的表述。
从“二元政治结构”的角度来看,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延的两位皇帝及代宗时期颁布的各种救文以及考察唐廷对伪官的政策变化和原因以及政策所带来的影响十分庞大。
其实对伪官员的政策总体比较宽松,但因为二元政治结构造成了权力的争夺,所以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时可能会出现混乱。
根据对这些政策的梳理,可以看到唐廷针对不同类型的伪官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只是在执行时,因为伪官数量众多,不太可能按照政策制定时那样细致的进行分类处理。这也就影响了一些伪官归顺的意愿。
具体来看,从长安陷落到肃宗收复长安,此时的政策主要是肃宗从自身实力发展角度来制定。实力处于弱势时,便使用宽松政策,借机发展自身势力。
之后,从唐军收复长安到肃宗去年号,肃宗为了显示自身实力与玄宗进行权力的直接对抗,对伪官使用了较为严厉的措施。
但实施过程当中,因为玄肃二帝的权力争夺导致后来唐廷声誉的丧失。
而随若玄宗实力逐渐缩小政策也就一直处于稳定,以招揽为主,并且政策越来越宽松,这主要是因为肃宗在掌握绝对权力后,便一心想要结束安史之乱,所以通过宽大的处理方式,可以使得叛军内部出现分裂。
到了玄宗去世,肃宗去年号,“二元政治结构”宣告解体。叛军影响力变小,肃宗对其关注程度已然不如之前,其主要关注点转向如何树立自身正统身份上。
最后是代宗即位,此期间,代宗通过有针对性的分裂叛军势力的制文,最终取得平定安史之乱的胜利。
安史之乱后,唐廷对陷贼者的处理采取了赦免的方式,这既是吸取了此前不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是唐廷需要稳定的无奈之举。
成因为何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代国力由盛而衰,这也促使康代的文人士大夫对安史之乱进行了各方面的思考,同时把这一事件作为处理其他事务的借鉴。
唐代的文士大夫还多用诗歌来反恩安史之乱。“而后世史家也同样从各种角度反思安史之乱同时为当朝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
后人对安史之乱的反思多集中于爆发顾因上,这也与历史学的借鉴功能有关。对于当时叛乱中的人物也多是进行道德评价,或者从文学角度来考察,可对于安史伪官为何投降的反思还不是很充分。
政治环境尤其是君臣关系可能对于那些唐廷中的官员来说是很重要的,好的关系可以使大臣们工作舒心,而关系恶化则可能使官员们变得消极。
监督皇权和国家运作职能则是影响君臣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影响唐廷官员行为的各种因案中,社会思想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素。
这种影响因素对塑造人格具有一定帮助,从而促使人做出一种自认为十分合理的选择。有了这些思想的影响,如何使得整个国家有大批士人选择投降呢?这就要考虑教育的因素了。
可以说科举取士不当是造成伪官投降的前提,而各种社会思想则对他们选择投降产生了一种促进作用。
安禄山的个人因素是个不可缺少的原因。因为官员陷贼后可以选择不事叛军,这样的人在唐代也大有人在。
结语
唐朝虽然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但仍旧没有逃离覆灭的命运,安史之乱作为整个国家由盛而衰的转折点,长期以来便为历代史家重视。
而作为安史之乱主体的安史政权的伪官们,对整个事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