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孙中山先生,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革命家,他对中华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打开了历史的新闸门,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并且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孙中山先生的功绩是值得被后人传唱赞颂的。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除了需要有优秀的人才之外,领导核心还需要富有远见。在首都的选择这种事情上应该格外慎重,要考虑到方方面面,要能够惠及民生,给百姓带来更多的福祉。都城选择得好,有助于一个国家的繁荣稳定,选择不好的话,很可能置江山和人民于不友好的位置,一旦都城被攻陷了,那么这个国家也就面临没落。回看中国历史,领袖人物在选择都城的时候,一般都会考虑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前者则是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
一般能够被选为都城的地方,都会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环境宜人,这些都是被纳入考量的指标。古时候,受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在选择都城的时候也非常讲究风水,如果都城能够被设立在有山有水且风水好的地方,仿佛得到了神明的庇护,会保佑国家繁荣昌盛,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希冀。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古时候的选都城思想已经不受用了。
溥仪退位之后,孙中山开始掌管大局,选择一个新的核心区域成为了当务之急。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孙中山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段表述,大致意思是,如果想要维持自身的实力,最好是留在武昌地区;如果想要争取周边势力的话,可以选择西安地区;如果雄心是整个亚洲的话,新疆的伊犁则是最佳选择。不过最后这几个地方都没能成为国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孙中山先生的话并非空穴来风,这三个地区确实有自己独有的优势。先拿武昌来说吧!武昌是古时候的荆州一带,关于荆州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闻过不少,武昌身居中国腹地,将南北相连,是重要的战略中枢。而且离南京也比较近,南京算得上是全国的中心了,将国都设立在这里,可以便于管辖其他区域。而且交通比较发达,水陆运输皆可,有很多方式可供进行选择。
再说西安这个地方,曾经作为古都的圣地,地理优势无需多言。但是也正是因为西安地区的这一特征,导致本地的资源开发过度,虽然西安是个风水宝地,但是就长远来看,并不是定都的最佳选择。
说起新疆伊犁地区,大家的第一想法就是,太过偏远,而且处于中国的边疆地区,怎么可能会是定都的好选择呢?但孙中山先生必然是经过一番现实考量,才会抒发出这样的言论的。
孙中山先生非常看重新疆地区的发展,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孙中山的很多书本中,均谈及过新疆之事,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而且关于新疆地区的开拓和发展,孙中山也是有自己规划的,如果按照预期发展,新疆肯定会摆脱落后的现状,称霸亚洲地区也指日可待。
1882年之后,因为帝国的施压和不公平的对待,海外华人受尽欺凌。孙中山先生也看在眼里,希望有志青年能够回归祖国的汇报,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放眼全中国,新疆无疑是一个让他们施展身手的最佳地区,孙中山萌生了开发新疆的念头。
新疆地区物产丰富,而且有很多资源等待着开发利用,如果能引用归国人才,在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的话,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且当时受到沙俄分裂的影响,如果能够有效控制新疆地区,那么就能稳定整个西部的局势,从这些方面综合考量来说,新疆确实是很好的选择。
但考虑到现实条件,因为新疆的地理位置不佳,如果贸然将都城设立在这里的话,不仅交通会出现不便,甚至连粮草的获取都会成为难题。因此,将伊犁设为都城的计划也落空了。但是孙中山先生确实是极富远见的,很早就看到了新疆地区的发展优势,为后面的西部开发、资源利用提供了新灵感。现在我们正在落实新疆发展的路上,秉持着初心,继承着孙中山先生未完成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