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0年,22岁硕贵妃突然生病,浑身发颤不停打滚。顺治听说立马去看望,可太医却说硕贵妃没病。谁料,2天后不仅硕贵妃自杀,一19岁小太监也暴亡了。
那天,宫女见硕贵妃痛苦不堪,慌慌张张跑去禀告顺治。
顺治一听爱妃病成那样,急匆匆赶到仁和宫,见硕贵妃头发散乱,满头是汗,蜷缩在榻上,心疼不已。
可太医把完脉竟吞吞吐吐说不清楚。
顺治见状立马觉察出不对劲,于是悄悄将太医传到东暖阁,同时示意周围太监宫女都退下。
怎料,太监宫女们刚退下,太医跪在地上“咣!咣!”磕头。
顺治命他别磕了,赶紧说。
太医抹去一头汗,颤巍巍说硕贵妃没病。
顺治直接火了,没病怎么会痛苦成那样。
太医又抹了一把汗,索性心一横冒了句,硕贵妃是服了滑胎药所致。
顺治满脸痛苦,羞愤不已。
2天后,硕贵妃自杀,仁和宫里19岁的小太监王仁也暴亡了。
而令硕贵妃怀孕的便是王仁。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那天硕贵妃浑身酸痛,就想找宫女给自己捶捶背捏捏腿,可碰巧那天宫女全出去了,只剩下19岁的小太监王仁。
硕贵妃没办法,只得让王仁给自己捶背捏腿。
而这王仁不仅浓眉大眼,生得白净,还有一头靓丽的卷发,可谓见谁动心,硕贵妃也动心了。
之后,硕贵妃便时常召见王仁,一来二去,两人日久生情。
3个月后,硕贵妃突然怀孕,这可把她吓坏了,要知道顺治已经小半年没宠幸过她了。
没办法,硕贵妃只好让王仁到皇宫外偷偷买药回来,她服完药便浑身颤抖,俨然病重。
宫女不知情,急匆匆跑去禀报顺治,于是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顺治从太医口中得知真相,顿觉受了奇耻大辱,决心让两人都死。
说到这里,也许读者会问九仙月,堂堂贵妃为何要红杏出墙低贱的太监?
这就不得不说起董鄂妃。
顺治对她的宠爱,不仅让孝庄恼火,还令后宫所有妃嫔羡慕嫉妒恨。
1656年董鄂氏进宫,8月封为娴妃,12月封为皇贵妃大赦天下,晋升速度堪比坐火箭。
《清史稿》中记载:
董鄂氏,内大臣额硕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三宫,十三年八月立为娴妃,十二月进为皇贵妃,行册立礼,颁赦。
要知道顺治此前立了两个博尔济吉特氏皇后,都没有大赦天下,足见董鄂氏在他心里的地位。
但董鄂氏也因为顺治的宠爱,在后宫活得太累,没几年就香消玉殒了。
董鄂氏一死,顺治再次越制,因为董鄂妃生的儿子(刚过100天就夭折)没有继承皇位,不能封为皇后。
顺治寻死觅活要封她为皇后,孝庄为了儿子也就认了。
但没想到的是,顺治不仅命30名太监宫女殉葬,还令整个大清同时服丧,官员1个月,百姓3天。
然而,这还不算完,葬礼结束刚结束他又开始闹着出家。
因为红颜知己董鄂妃的去世,顺治从此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几乎不再临幸任何一个妃子。
这才有了,硕贵妃的红杏出墙。
【九仙月】
不得不说,封建社会害死人。
想想清宫里那些花样年华的女子,十几岁进宫,运气好的话嫁是年轻的皇帝丈夫,运气不好嫁的就是大自己40岁,甚至50岁的老皇帝。
不管皇帝是生是死,一辈子都得在深宫里生活、煎熬。
若皇帝活着,她们便是要和三千佳丽争宠,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见不上皇帝丈夫一面。
若皇帝死了,也许还得殉葬。
当然,也可能因为一次小小的宫斗就早早丧了命。
可以说,是真的可怜。
试想一下,她们若知道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有这样一个太平盛世,女子可以自由选择婚姻、工作,有另一番生活,那么她会不会都想穿越而来。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