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在发动陈桥兵变后建立了北宋王朝,但这一举动引发了藩镇割据现象。他大力倡导文治,重视士大夫治国,北宋因此出现了民富国强的局面。但这也导致了军备松懈,军事实力下降。他夺取了开国功臣的兵权,设立禁军加强中央军力,却造成地方无力调遣,让周边游牧部落更易入侵中原。
北宋在军队制度上出现了问题,不断轮换地点和军事主将,导致新任将领不熟悉部下,士兵也无法信任新领导,战斗力大幅下降。更甚的是,文官被用来统帅军队,使得军队指挥层出现混乱。文官的地位凌驾于武将之上,导致士人纷纷弃武从文,参加科举考试,使得名将稀缺。 在这样的格局下,狄青成为北宋唯一千古名将。尽管屡立战功,但他被文官群起而攻,包括文学巨擘欧阳修在内。欧阳修甚至将太祖赵匡胤举出,呼吁重视文人,狄青最终遭到罢免和监视,导致精神崩溃,不幸过早离世,年仅49岁。北宋的政策在强调文治抑武的同时,导致军事能力薄弱,使得国家不堪外患。历史告诉我们,强将带来疆土扩张,文治则常见国泰民安,但也易受外族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