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精忠在清朝时,是跟吴三桂齐名的藩王,有“靖南王”的封号。康熙继位后,下令撤藩,耿精忠和吴三桂等人不愿意交出手中的兵权,因此发动了兵变。在藩王之中最先起兵的就是平西王吴三桂,他打的是反清复明的旗号,起兵之后竟然意外地获得了很多百姓的支持。耿精忠原本犹犹豫豫,见吴三桂的形势一片大好,于是他也下定决心,起兵造反。
耿精忠也效仿吴三桂,说自己要光复大明。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他还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剪掉了自己的辫子。满清入关之后,逼着汉人蓄长辫、剃额发,如若不从,就地杀之。耿精忠当众剪掉辫子,这就等于是狠狠地打了清廷一记耳光。耿精忠一人不足为惧,但是当时效仿吴三桂起兵造反的不止耿精忠一人。
他起兵之后,就立刻跟吴三桂达成了战略同盟,一同反清。身处台湾的郑经也出兵支持吴三桂和耿精忠等人,这股反清势力越来越大,令清廷焦头烂额。康熙帝很聪明,他没有选择跟耿精忠这股联军硬碰硬,而是选择迂回的逐个击破。联军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却并不一条心。尤其是耿精忠跟郑经,两人并不对付,互相看不顺眼。
于是康熙帝就使出了攻心计,令耿精忠最终跟郑经反目。在郑经撤军之后,康熙帝趁机派大军攻打耿精忠,率先将他的军队打散。康熙帝下旨,只要耿精忠投降,就饶他一命。耿精忠立刻跪地求饶,最终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耿精忠是个很贪心的人,他知道即便保住了性命,在康熙手底下,自己也不能再享有以前的风光了。
所以他就主动找到康熙帝,提出要戴罪立功,希望靠军功保住自己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康熙帝答应了,耿精忠就领兵攻打郑经,等于是光明正大的报复了回去。而郑经兵力本就不多,再加上清军助力,耿精忠轻而易举的就把他给击溃了。耿精忠击败郑经,等于是立下了战功。康熙帝当时为了收买人心,竟然真的没有处置耿精忠,反而对他大加赞赏。
耿精忠保住了荣华,但是最终却惨淡收场,还是因为太贪心了。康熙帝事后没有收走他的爵位,这已经是格外开恩了。但是耿精忠却对康熙帝不满,暗地里招兵买马,想要组建一支私军。这件事被人捅到了康熙帝面前,耿精忠辩解说自己招兵买马,只是为了有自保的能力,不是有二心。
但是耿精忠有过造反的先例,如今又犯到了康熙帝手上,康熙帝怎么可能容他。于是康熙就下旨,将耿精忠凌迟处死。康熙帝很是大度,没有因为耿精忠祸及他的家人。耿精忠死后,他的兄弟们均没有受他牵连,而是继续在清军中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