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国时期韩信代替姜维镇守剑阁,邓艾、钟会还能灭了蜀国吗?
创始人
2024-11-09 07:06:40
0

原标题:如果三国时期韩信代替姜维镇守剑阁,邓艾、钟会还能灭了蜀国吗?

三国时期,如果韩信代替姜维守剑阁,蜀国还是一样的灭亡。因为韩信同姜维一样,有个致命的缺陷,善兵,而不善治国,特别是不善于政治斗争。

要想蜀国不灭,应该找一个类似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之类的人,也就是萧何、张良去代替姜维,是可以确保蜀国不灭的。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就要依据历史来还原了,先要了解一下魏灭蜀之战的过程。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姜维离开成都,领兵到沓中屯田,是因为被宦官黄皓排挤。同时朝中的一些大臣也认为北伐无益,想要夺了姜维的兵权,其中就包括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在姜维最后一次北伐的第二年,即263年8月份,钟会、邓艾领大军十余万,兵分三路伐蜀。

姜维从沓中率兵退守剑阁。钟会虽然在前期,由于蜀将的投降,顺利攻下了蜀川门户阳平关,却被姜维仅以魏军三分之一不到的兵力,牢牢地阻挡在了剑阁险关之外。只要时间拖得够久,魏军自然会粮尽而退。

这时候,邓艾提出了类似当年魏延的奇袭计策,从阴平出发,走小道攻击涪城(今天绵阳附近),直取成都。

邓艾率军走了700多里的无人小道,在粮食将近吃完,士兵及其疲敝的情况下,来到了阴平小道的尽头,江油城下。江油和剑阁一样,同样是易守难攻的险城,三面悬崖,一面临江。结果蜀国守将马邈见到突如其来的魏军吓得直接投降了。

江油城在被魏军占领之后,魏军乘胜进击涪城。成都方面早已得知消息,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军迎击魏军。诸葛瞻不听黄权之子黄崇的劝告,没有快速进守涪城险关,却在关外逗留不进。

诸葛瞻在听闻自己的前锋被邓艾击破后,甚至直接放弃了涪城险关退守绵竹。绵竹一战,诸葛瞻以超过魏军一倍的优势兵力败给了邓艾,自己也战死杀场,全军覆灭。

邓艾取得绵竹之战的胜利后,长驱直入,杀到了成都城外。后主刘禅听从了谯周的建议,直接投降了邓艾。

姜维在得知诸葛瞻全军覆灭后,不得已只能引兵回援成都。但是姜维还没有赶到成都,刘禅让姜维投降的诏书已经送达,姜维不得已,只能率军投降了钟会。

了解了整个魏灭蜀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蜀国保卫战的关键点不在姜维拒钟会的剑阁一线,而在邓艾一线。邓艾一线蜀军的溃败,又源自蜀汉内部各派系间的斗争。

如果只是单纯的将姜维换成了韩信,韩信也会和姜维一样,不会料到邓艾竟然能如此顺利的到达成都城下,而且刘禅还不战而降了。

诸葛瞻之所以逗留不进,也是因为内部的政治斗争。他希望速战速决,在绵竹迅速击溃邓艾,提高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但是当他退到了绵竹,发现自己的军事能力相比邓艾差太多,后悔也来不及了。

如果用韩信替换掉诸葛瞻,以韩信的军事能力,以优势兵力击溃邓艾,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时候蜀国就无忧了。

再看另外一种情况,如果用张良或者萧何替换姜维,那就不一样了。张良和萧何即使像诸葛亮、蒋琬、姜维一样,自己带兵外出屯田驻守,但是他们会在外出之前,铲除宦官黄皓。同时,他们会和诸葛亮、蒋琬一样,拉拢蜀汉东州集团,继续打压以谯周为首的益州集团,掌控朝廷的实权。

张良也善兵,不用过分担心。萧何善于内政和识人,而针对当时的情况,萧何只要找到忠心可靠的将领,去镇守剑阁和江油就可以了。蜀军拒守剑阁和江油两城,同时加强协防,严惩那些有投降念头的将领,魏军根本就无可奈何。

这种情况下,钟会、邓艾只能跟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一样,粮尽而归,蜀汉政权自然无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同花顺董事长拟减持68万股,称... 红星资本局9月7日消息,同花顺(300033.SZ)近日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预...
俄军继续向乌军防御纵深推进!乌... 每经编辑|黄胜 据CCTV国际时讯,俄罗斯国防部9月6日称,俄军继续向乌军防御纵深推进,打击乌军部...
深圳楼市新政反响:坪山区升温,... 9月5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
原创 纵... 一枪不发,活捉500人!乍一听似乎不可思议。然而,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新四军的纵队参谋长张藩和司...
原创 中... 在您开始阅读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进行讨论与分享,也能为您带来与众不同的参与感...
原创 一... 呼延庆:北宋外交迷局中的铁鞭孤臣 一、将门余晖:铁血世家的文质转向 (一)铁鞭记忆中的将门基因 北...
原创 司...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江山变换、英雄辈出,吸引了无数历史爱好者的关注。然而,...
阳甲的悲剧,他如何挣扎于商朝的... 商朝第18位王: (声明:本文内容参考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创作的,文章末尾标注文献来源) 血色...
李守奎丨文通字顺的西周康王之诰... 文通字顺的西周康王之诰命 ——大盂鼎铭文新释 文/李守奎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李守奎教授 摘 要...
原创 西... 6500年前,如今河南西水坡先民,使用三座古墓排成一幅“升天图”,即第一座埋葬墓主、第二座乘神兽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