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哪些古代的贤人们会留下很多的名言警句,让后人来学习。例如曾经就孔融让梨,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虚,尊老爱幼。司马光砸缸则是告诉我们,遇事要保持冷静,足够机智。而关于诗仙李白也有一个典故,就是铁杵磨成针。
但是这个典故骗了李白一生,也欺骗了我们后人上千年。为什么这么说呢?关于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是这样的:李白小时候也是非常的贪玩,不好好读书。这一天他出门玩耍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婆婆的正在磨一根铁杵。当时婆婆就告诉他,自己要将这根铁杵磨成个绣花针。
而且婆婆还教育他,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那么就没有什么难事可以为难住自己的。其实这个故事在唐朝的时候并没有人记载,而是到了南宋的时候,被著名理学家朱熹记录在了《眉州·磨针溪》中。到这里大家肯定都会非常的疑惑,就是铁杵为什么要磨成针呢?
其实这源于上古时期,当时并没有什么工具,所以人们都是用骨头来磨成针,用来缝制衣服。所以骨针都是磨出来的。后来人们制成了金属之后,就开始用金属来作为缝制衣服的工具。开始的时候是青铜器盛行,所以绣花针就是铜针。
但是这时候铜针也不是磨的,因为铜的质地比较软,所以一般都是工匠将铜条敲打成铜丝,然后截取之后,来一端凿出针眼,另一端磨得锋利即可。后来在铁器盛行的时候,绣花针也就有铜质也就变成了铁制的。但是它们在制作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所以在唐朝的李白可能是看到婆婆正在磨铁丝,而不是磨铁杵,当时婆婆跟李白所说的话,也可能是在逗小孩子玩而已。虽然说李白的铁杵磨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非常的励志,但是却是属于后人编造安在李白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