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臭名昭著的老太婆,殊不知,她离开前一天居然还在作恶。
据说慈禧离世前一天共干了6件缺德事,每件事都使其备受责骂,尤其是她最后的遗言,直接让人笑得合不拢嘴。
那慈禧离世前究竟做了哪些缺德事,以至于能让后人谩骂不已,却又开怀大笑?
第一件缺德事是:慈禧走前杀掉了光绪皇帝。
对于光绪帝的死因,之前都是说法不一,这就导致凶手很难浮出水面。
不过明眼人都能感觉出来,究竟是谁陷害了光绪帝,没错就是慈禧。
进入21世纪后,经过史学家们的努力,成功找到了光绪帝遗留的一撮头发。
经过相关专家研究发现,光绪死前体内“毒”含量严重超标,这个“毒”指的就是宫中常用的阴谋物品——砒霜。很显然,光绪帝最后是中毒身亡。
要说能给光绪帝下毒的,除了慈禧,没第二个人了,为何这么说?
毋庸置疑,整个国家属慈禧权力最大,据说她曾让人给光绪送过一点吃的,好像是奶制品。
针对此次送吃的,慈禧特地要求不用银针试毒,也不用侍膳太监品尝,让皇帝直接吃就行了。
之后据一位太监回忆,那几天慈禧经常问皇帝这两天怎么样,有没有身体不舒服什么的。
从慈禧的种种表现来看,她的行为太反常了,也是只有她的命令,才能让光绪吃上有毒物品,别人还不行呢,所以慈禧的嫌疑太大了。
想必这时就会有人问了:“慈禧与光绪是亲大姨和外甥关系,怎么竟会如此狠毒?再说,两人也没仇啊。”
慈禧狠毒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她要是真狠起来,估计连自己的性命都得赔上。
再者,两人的确没仇,但平时的矛盾很多啊。就拿戊戌变法来说,当时维新派的光绪和顽固派的慈禧矛盾很大,据说光绪还想过让人刺杀慈禧呢。
两人表面上没仇,但其实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这也得亏光绪帝没有兵权,要不两人早开战了。
所以慈禧太了解自己这个外甥了,她要是一死,光绪一掌握国家大权,那自己的尸首指不定会被挖出来示众呢,一想到这里,慈禧就感觉脊背发凉。
此外,慈禧当时还在进行一项秘密工作,她怕光绪掌权后把自己的好事给破坏了。
这个“好事”指的就是第二件缺德事镇墓,什么意思呢?就是用许多金银珠宝来镇住自己的坟墓,以防有人来把自己给盗走了。
从我们如今的角度来看,这个想法简直是太愚蠢了,你要是说放点不值钱或者危险的机关在里面,那或许还能镇住。
但放一堆值钱的宝贝,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坟墓里有好东西吗?这古人的脑回路有时候的确是晦涩难懂。
于是在修建好自己的陵墓后,慈禧就时不时地让人往自己的坟墓里放好东西,所以慈禧提前杀掉光绪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慈禧怕的就是,万一自己死后,光绪把墓中的这些镇墓宝贝给取出来了怎么办,那可是很不吉利的。
慈禧这个人啊,有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她把这些宝贝看得太重要了,甚至好像比她的命都重要。
慈禧每年过生日或者过节日的时候,那礼物收的,估计都快把她的小金库给撑爆了。
这不仅对于慈禧来说是个丰收的季节,她的那些手下还跟着享福呢。
像那些不太值钱的礼物,慈禧随手一挥就赏给了自己身边人,而那些比较贵重的,慈禧都自己收藏了起来。
据说慈禧曾让人修建过一间密室,里面装的全是慈禧收获的各种奇珍异宝,堪称当时大清最富裕的地方之一,里面随便一样东西都是价值连城的存在。
不过呢,这间密室的位置只有慈禧一人知道。
像当年参与修建密室的工匠们,最后都被慈禧给处死了。
每次收完礼物丰盈自己的密室时,工人们前脚刚把礼物搬进去,后脚就被慈禧给杀了。
正是靠着这种非常卑鄙残忍的手段,所以密室的位置只有慈禧一人知道。
据说当年八国联军侵华时,那群列强们就想找到慈禧的密室,很可惜,最后谁也没发现。
据说当时有一个工匠活下来了,等慈禧死后,他把密室的位置告诉了后来的隆裕太后,这时慈禧的密室才重见天日。
等慈禧死后,她也是不含糊,直接往自己的墓中放了大量宝贝。
从后来孙殿英盗了慈禧的墓来看,这宝贝镇墓根本是不可能的,反倒是让孙殿英他们开心坏了。
就拿慈禧的棺椁来说,里面的宝贝可都是极为珍贵的存在。
慈禧一生热爱珍珠,她死后穿了多层寿衣,每件寿衣上都有上百颗珍珠。
所以当时慈禧身上一共有上千颗珍珠,孙殿英他们可是抠了半天才把这些珍珠给抠完。
像慈禧口中的夜明珠,更是无价之宝,据说这个夜明珠散发出的寒光可以照射100米,这个范围内什么都能看得清楚。
自从孙殿英把夜明珠送给宋美龄后,那颗夜明珠就再也没了音讯,毕竟最后宋美龄去美国了,消息不太好打听。
由此不难看出,慈禧一生收集的好宝贝,到最后都让别人捡到了便宜,或许这就是恶人有恶报吧,死了都不能放过她。
不过话又说回来,慈禧后来又干什么缺德事了?
当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时,慈禧赶紧挣扎着安排了四道圣旨,其中最后一道让人觉得这慈禧就是小丑一个。
其中第一道就是关于立储的问题,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是溥仪。
那为何慈禧会选择溥仪呢?当然是觉得溥仪小好控制,他才3岁啊,比当年光绪帝还要小一岁呢。
光绪死后因为没有子嗣,所以慈禧就从光绪弟弟的孩子中找了一个。
只是孩子小不小已经跟慈禧没关系了,因为她即将要进地狱了。
要说这慈禧也是真坏,人都快走了,还不忘办一件缺德事,还真当自己能回光返照或者起死回生。
接下来就是第二道圣旨,这个内容简单的,就是把溥仪他爹载沣封为了摄政王。
这个其实太正常了,一般来说,像这种父亲没有当过皇帝,那他的父亲都会多多少少封个官职,比如光绪的父亲奕譞,他在自己儿子继位后担任了许多重要职位。
这慈禧临终前也是挺大方的,直接给了载沣一个摄政王,而且还是有权力的。
这慈禧的目的就很明显了:“这可是你的宝贝儿子,你可一定要尽心辅佐啊!”
这么来看的话,慈禧的这道圣旨还算不错,毕竟后来载沣的表现的确是可圈可点,但第三道圣旨一出,就体现出慈禧最阴险狡诈的一面了。
这第三道圣旨的内容是,摄政王载沣要是有什么事的话,一定得和另一位掌权者隆裕太后商量。
这下想必大家应该明白了,这载沣原来并不是一家独大自己一人说了算,还得跟人家太后商量,这摄政王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其实这也算有点正常吧,毕竟权力要是都交给一个人,这个人再有什么不好问题的话,那指定得玩完了。
这样权力一分摊,可以相互牵制住,谁也别想两只脚踏两只船。
不过对于载沣来说挺恶心的,为何?因为大权主要集中在隆裕太后手中。
隆裕太后是慈禧的亲侄女,而载沣是慈禧的亲外甥,所以这两人就是姐弟关系,隆裕太后的年龄和资历更高,所以慈禧给她的权力很大。
这个隆裕太后也不是什么好人,她跟着自己姑姑不仅学会了如何奢侈,还想着像姑姑那样眼中只有权力没有亲人。
所以载沣那时候经常被自己这个表姐打压,这隆裕太后也是有点人仗人势的样子。她感觉自己年长,就敢公然在朝堂上训斥载沣,真是太没规矩了。
溥仪最后之所以下诏退位,就是隆裕太后亲自同意的,她也是灭亡清朝的一大罪魁祸首。
接下来就是慈禧的最后一道圣旨,这个本质勉强算是圣旨,不过也可以说是遗言,因为这是慈禧走前最后的嘱托。
这最后的遗言简单来说就是,不允许后世出现女人干预国政的情况,必要的话可以写入大清祖训。
然后就是要密切防止太监也干预朝政,具体情况可以参照明朝末年。
这遗言真是太搞笑了,原来慈禧也清楚自己是个坏人,还说人家明朝呢,估计魏忠贤都觉得自己和慈禧比起来,那真是差远了,他都感觉自己没脸和慈禧比。
此外,通过遗言我们还能看出,李莲英那时候也是做了不少坏事啊,还有别的那些大太监们。
看来那些太监的卑劣行为,慈禧还是很懂的,但她就是不制止,而且还纵容他们,这种行为无异于与虎谋皮。
慈禧作为清朝历史上最大的恶人,其实她也清楚自己以及身边人都是什么模样,但她就是恶事做尽。
真是很难想象,慈禧的心理究竟有多么扭曲,才能让自己成为大清最臭名昭著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