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武松是什么时候才明白,宋江是薄情寡义之人的?
创始人
2025-06-29 07:31:54
0

文/格子道历史

世间男儿千千万、当自强者鲜少见,自信一身能杀虎,浪言三碗不过冈。看过“水浒传”的小伙伴对武松并不陌生,这个仪表堂堂、身长八尺、嫉恶如仇、是非分明的热血男儿在高手如云的梁山中排名14。

他别名叫做行者,字如其人,这个别名正如他行走江湖的场景:有行侠仗义的豪迈,有行云流水的武艺、有行之向善的坚守。虽然历经磨难、四处漂泊,但武松行事光明磊落、为人善良正义,符合了众人对古代侠士的所有想象。

底层百姓武松童年不幸、知冷知热、知恩图报

生活在时局动荡、内忧外患、积贫积弱、黑暗无道的宋朝末年,官逼民反、起义四起,武松的童年也饱经沧桑、备受摧残。他的父母在战乱中不幸双亡、年幼的他和身材短小的哥哥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看多了官场的腐败无能、为官的作恶多端,武松极其痛恨鱼肉百姓、是非不分之人。好在他天生神力、功夫了得、武艺超群,前半生弄得一都头的职位谋生。武松因无形中打死一个人,被官府通缉、流亡在外,投奔沧州,后来在杀死潘金莲、血溅鸳鸯楼之后,武松自知背负人命、无处安身、便开启了四处流浪的颠沛生涯。

他投奔沧州之际,无形中结识宋江,相对于心思单纯的武松,宋江城府极深、老谋深算,毕竟是在官府混过的人,收买人心的手段极其高明。结识不久、二人就结拜兄弟。

武松为人简单,他以为的真心结拜,其实是宋江为了保护自己压下的一个筹码而已。同上梁山之后,宋江逐渐从无名之辈成为了一把手,为了固定自己的势力,宋江和武松同进同出,武松乃是平民百姓出身,对于这嘘寒问暖、突如其来的温暖、无微不至的照顾受宠若惊。

感动之际,他对宋江百般信任,将他奉为大哥一心一意对待。但宋江岂是善类?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日后招安的一己之私。想要建功立业,一腔抱负的宋江怎会和落草为寇、被逼流亡的武松同为一派!

反观宋江和武松的关系,二人感情甚笃、兄弟情深,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武松对宋江心灰意冷的?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宋江是薄情寡义之人的?

孔太公庄心生嫌隙、武松转身离去、初生失望

水浒传看似一部简单明了的小说,其实蕴藏着很多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现实道理,通过参考宋朝末年的实际情况,武松对宋江心灰意冷,大概是从这两个时间点开始!

二人逐渐从兄弟之亲到朋友之情到陌人之路,武松作为底层人民,从小就尝遍世间的酸甜苦辣、看遍了人间的无奈冷暖,在得到宋江相助之后,他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然而二人毕竟出身不同,三观也截然相反。二人开始心生间隙时,便是在孔太公庄上。

上次在沧州离别之后,武松对这个体贴温暖、温润如玉、温文尔雅的大哥哥好感甚浓。二人相见分外亲切,两人促膝长谈、把酒言欢、好不快活!

但在分别之际,却因“招安”的观点有所分歧,武松的哥哥被害之后,当地的县令明知证据确凿却不碍于西门家的势力不将凶手作拿归案,没有还武大郎一个清白。武松一怒之下才怒杀潘金莲、西门庆,杀人之际,武松对朝廷官府失望至极,所以他才走向梁山、绝不回头!

科举制的环境下,众人皆希望通过努力能够入朝为官、造福百姓,但当时时局复杂、佞臣当政,很多官员做官只为一己之私、不顾百姓死活,武松心寒的不仅仅是哥哥的蒙受冤屈,还有作为都头的无可奈何。他替张都监卖命做事,却无法换来张都监的半丝公正、既无坦诚相待,不如兵戎相见,悲怆之下,武松对“官府”心灰意冷。

但宋江作为曾经官府中人,衣食无忧、不愁吃喝,若不是阎婆惜步步紧逼,他依然是受人尊崇的及时雨。宋江自然深知体制的好处,即使被逼上梁山为寇,也始终没有放弃过招安的思想。

所以,在孔太公庄分别之际,宋江语重心长地让武松戒骄戒躁、戒酒戒狂、早日归顺朝廷,谋得一官半职、安稳度日。这让痛恨朝廷的武松心中不喜,二人开始有了争执,其实这个细节也体现了二人三观不同、注定分道扬镳。

只是在后期的发展中,宋江为巩固势力急需能力出众的人才。为避免武松不悦,他未曾给武松提及过此事,但他的内心始终如一。宋江乃是察言观色之人,在看到因这个问题和武松产生分歧时,便适可而止、没有再提。通过原著中的一个细微动作,便可以看出武松对宋江思想的不满。

重阳节时心灰意冷、征战方腊心如死灰

二人在孔太公庄上分别之际,没有了初见时的依依不舍,武松直接西去,毫不回头,并且在二人饮酒过后,武松坚决付钱,大有还清宋江上次请客的意思。出现隔阂之后,二人在后来的达展中,感情愈发破裂!

第二次便是在二龙山,在和梁山好汉合伙所开会议中,武松开始质疑宋江和自己结拜为兄的初衷。相对于鲁智深、杨志,武松和宋江交情不浅,在这次会议中,宋江并没有顾及到武松是其兄弟,以顾全大局的名义对武松不冷不热、直到宋江在重阳节所作的一首词后,彻底寒了武松的心。

宋江是个文化人,非常注重团队建设、精神培养,所以在重阳节当天,他邀请了梁山所有好汉前来欢聚一堂,酒醉之时,宋江口说真话。他说到:望天王降诏早日招安。酒后吐真言,这番话怕是在宋江心中积攒许久。武松对宋江的招安心理早已熟知,刚才听到他明目张胆的说出此话时,心灰意冷。

武松提出了抗议的意见,始终不同意宋江带领兄弟归顺朝廷、选择招安。

朝廷的黑暗有目共睹,一旦招安、梁山弟兄前途未知、命运不明!宋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觉得武松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不识好歹。作为一个领导人,他思前想后,最终还是收敛自己的脾气、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对武松做起了思想工作,武松乃是性情中人,听到宋江心意已决,便万念俱灰、不再言语!

武松开始发现他和宋江并非同道中人,听到招安愤然离去,毕竟身为梁山中人,宋江作为一把手,他终究还是要给宋江面子。当时的阶级思想颇为严重,武松始终顾及他和宋江的兄弟之情,在宋江归顺朝廷那天,他虽然无言反抗,但也成全了宋江的毕生美梦。

如宋江所料,果不其然,朝廷在招安梁山好汉后,便把他们当作了解决棘手祸患的棋子。梁山好汉并没有得到锦衣玉食,反而南征北战、遍体鳞伤、死伤无数,尤其在征讨方腊时,众多好汉无辜丧命,连武松都不幸负伤、自断臂膀。

小结:

断了臂膀的武松对宋江不再有半分兄弟之情,万念俱灰的他看透了宋江的阴暗,他在六合寺的选择出家为僧,宋江并未多加挽留。或许他觉得武松的利用价值已到此为止,就随他吧。

从一开始,二人就注定不能同甘共苦、一个是逍遥自在、惩恶扬善的行者,一个则是满目心机、安于现场的官场之人,二人本是对立面,却阴差阳错地走到一起,即使有交集也注定成为平行线。

武松在孔太公庄时,就和宋江生了嫌隙,奈何江湖中人重情重义,直到最后,他都在保全宋江的名声。你觉得宋江值得武松付出众多吗?

参考史料:《杀嫂》《武松单臂擒方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力量钻石:9月9日高管周智华、...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9月10日市场公开信息、上市公司公告及交易所披露数据整理,力量钻石(301071)...
重复收费、过度诊疗!天津一医疗... 央广网天津9月10日消息(记者褚夫晴)9月8日,天津市医保局发布公示,天津市河北区宁园街社区卫生服务...
原创 三... 三国时期,众多猛将各显神通,其中不乏名将,比如蜀汉的五虎、曹魏的五良、东吴的吕蒙和甘宁等,这些人物都...
原创 下... 刘邦与项羽的第一次交战,结果惨败。56万大军在项羽的三万精兵面前被彻底击溃,几乎让刘邦的事业就此提前...
原创 为... 从生物遗传学角度分析,儿子的基因遗传自父亲,因此他的脾气、外貌、身形等往往与父亲非常相似。这也解释了...
佛山顺德一投资逾36亿民生工程... 记者从佛山市公安局顺德分局获悉,佛山市顺德区金沙隧道工程,定于2025年9月15日至2029年11月...
原创 二... 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夏朝一直是一个神秘的起点,吸引了无数学者和考古学家的目光。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王朝,...
原创 二... 国家间的关系最终都围绕着“利益”而展开,没有所谓的“帮谁”的说法。这就像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是“雪中送...
从莱茵河到长江 一个欧洲家族跨... 中新网成都6月3日电 题:从莱茵河到长江 一个欧洲家族跨越百年的中国情缘 中新网记者 贺劭清 “我童...
原创 朱... 朱元璋通过在战场上的无数拼搏,最终建立了明朝,这一路充满了艰辛与波折。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