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颤抖吧!南宋!揭秘南宋名将仰天长叹而死,此举真可谓是自毁长城
创始人
2025-06-28 21:32:09
0

1253年,南宋名将余玠在接到诏令后,仰天长叹:“我为大宋抵御蒙古十多年,可朝廷却怀疑我拥兵自重,收复川蜀无望矣!”随后他就自杀了。南宋朝廷为了掩饰逼死功臣,就强行给余玠安插罪名。余玠年少时在淮东制置使赵葵麾下任职并得到了赵葵的赏识。1236年,余玠协助蕲州守将击退蒙军,由此崭露头角。随后数年,余玠在两淮地区多次率军击退蒙军的进攻,从而得到众人的认同,并因功升任淮东制置副使。

1243年,宋理宗考虑到由孟珙难以一个人兼顾京湖、川蜀两大战区,便任命余玠出任四川统帅。余玠临行前,理宗向他表示紧急之事,可与“制臣共议措置,先行后奏”,余玠则表示“定当收复川蜀全境,以报陛下知遇之恩。”自1227年至1243年,四川地区共有过三任宣抚使、九任制置使。其中战死沙场的丁穓并不知兵,有所作为的孟珙也只是暂管蜀地,至于其他人更是无所成绩。因此川蜀战区的局面在余玠上任前一直没有明显的起色。

余玠入蜀后,首先安定人心,整肃军纪,修缮城池器械,而后借鉴诸葛亮治蜀的成功经验,设置招贤馆,广揽贤士,提拔了王坚、张钰等一批文武之才担当重任,使基本瘫痪的蜀地各级官府有效地运转起来。同时为了完善四川防御体系,余玠采纳播州冉氏兄弟的建议,重筑钓鱼城。钓鱼城建成后,余玠力排众议,将建筑山城的做法推广至其他州郡,先后建成了十余座山城。这些山城后来都给蒙军带来巨大伤亡,甚至就连蒙古大汗蒙哥都因强攻钓鱼城而间接殒命。

另外,余玠还根据多年来与蒙军作战的经验,总结出一套实用的抗蒙方法。后来朝廷将这套方法推广至全国,对各地宋军颇有帮助。1250年,余玠趁蒙古争夺汗位之机,主动率军进攻汉中,以图关上蜀地的北大门。虽未能成功,但却极大地振奋了川蜀军民的士气。1252年,蒙军大举进攻南下,全川大震。余玠临危不乱,在嘉定之战中大败蒙军。然而就在川蜀形势逐渐好转之际,南宋朝廷又发挥了传统艺能,也就是内斗内行。

此前,利州都统王夔为人残暴,居功自傲,人称“王夜叉”。他经常用酷刑来胁迫富户给他“孝敬”钱财,“蜀人患苦之”。余玠到嘉定府抗蒙,奉命前来救援的王夔想给余玠一个下马威,却不料余玠镇定自若。余玠担心王夔将来会成为祸患,便用计擒杀了王夔。余玠顺应民心除掉王夔这样一个恶人,实乃无可非议之事,毕竟余玠有便宜行事的权力。更何况在重文轻武的宋朝也不乏这样的先例,而且朝廷都予以支持。然而余玠因为曾得到前任丞相郑清之的支持,朝中官员或嫉妒余玠的功劳,或反对郑清之,便借助此事攻讦余玠。

宋蒙战争爆发后,宋理宗为了保住权位,起用了主战的大臣、将帅,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宋朝因“陈桥兵变”而得天下,所以历代皇帝都会对统兵将帅怀有深刻的猜疑,宋理宗自然也不能免俗。参知政事徐清叟多次在理宗面前说:“余玠不知事君之礼,陛下何不出其不意而召之?”理宗有所动摇。数日后,徐清叟为了让皇上下决心,便再次鼓噪:“陛下岂以余玠握大权,召之不至耶?臣度余玠素失士卒心,必不敢。”1253年五月,宋理宗终于听信了徐清叟等人的谗言,向四川发出更牌(宋朝用于更改调动大臣的牌符),召余玠进京奏事。余玠接到诏令后,心里明白皇帝已经对他产生猜忌,而且朝中也没人能为他说话,于是他在绝望之下便选择了自杀殉节,也就是开头那一幕。

余玠死后,余晦接任四川统帅。然而余晦上任后,各种丢城失地,与余玠的胜多败少形成了鲜明对比。可宋理宗等人为了掩饰过错,竟然放任现任统帅余晦的罪责不去追究,反而兴师动众地给前任统帅余玠强按罪名。谢方叔、徐清叟等人颠倒黑白,竭力污蔑余玠生前在四川拥兵自重,怀有二心。他们甚至还翻出三年前的旧账,称余玠主动进攻汉中是劳民伤财,而且蒙军在次年抄掠成都,进攻嘉定是由此次主动出师造成的。对于谢方叔等人的谬论,清乾隆皇帝曾于《御批通鉴辑览》中指出:把嘉定被蒙军攻打的责任归咎于余玠,不过是当时宋朝昏君奸臣用来掩饰自己过错的肮脏手段,为人所不齿。乾隆皇帝的这一说法,道出了真相。

宋理宗为了替自己遮掩一二,便下诏宣布余玠的罪名,并以此所谓罪名抄没了余玠的家产,甚至还逼迫余玠之子余如孙以家财犒军。数月后,宋理宗又追削余玠资政殿学士之职。余玠忠心为国,屡立战功,可谓南宋后期杰出的统帅。然而朝廷却如此对待这样一位功臣,使得浴血奋战在前线的三军将士深感寒心,再加上接任余玠的人都不如余玠,致使川蜀局势江河日下,朝廷此举真可谓是自毁长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茶可道》:浅析茶文化之道 茶文化之道,源远流长。在我国的古代至今,品茶与喝茶都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事情。因此,人们如何...
原创 老... 我特别喜欢的庄子在「齐物论」中说: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人只有经历过非常清醒的时刻,才会知道...
原创 朱... 关于毛主席和朱德司令的关系,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朱毛不可分。 这句话可是出自朱司令之口,就连毛主席...
珍妃井连头都塞不下,慈禧如何将... 故宫中有很多的井,数量庞大的井,除了供给皇宫的饮用水之外,预防火灾也是最大的用处之一。“珍妃井”最为...
原创 戈... 苏联解体发生在1991年,那个时候的苏联整个国家已经处于很糟糕的局面,很多官员都非常腐败,他们在其位...
原创 历... 第一位就是八贤王。相信很多八零后九零后都看过《少年包青天》这部剧,剧中的八贤王仁义贤明,是正义的化身...
原创 南... 在南宋末年,有这样一位宰相。 他坚决主张北伐,力挺为岳飞翻案,还慧眼识珠,提拔了辛弃疾这样的英雄豪杰...
原创 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世民是具有雄才伟略、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明君,而魏征是敢于犯颜直谏的千古第一人。 ...
原创 小... 历史书上记载的几乎都是王侯将相的故事,关于小人物的记载少之又少,但并不说明小人物是可有可无的,相反有...
原创 为... 标题:为何大家都说雍正王朝无贪官?其实原因很简单,雍正就用了一招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清朝的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