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年能与金国对峙并存,完全得益于韩世忠、岳飞等诸将武功超群,力却金兵多次进犯而保赵宋之社稷不堕,因此后世之人将南宋初期的四员大将评为“中兴四将”。认真看过“中兴四将”名单之后,才发现有些人竟然是名不副实,其中以刘光世为最,而排在他后面的没有进入“中兴四将”名单的竟然有吴玠、刘锜等大名鼎鼎、战功赫赫的猛将。那么刘光世是谁?他凭什么名列“中兴四将”之一呢?让我们来看看刘光世的“显著”战绩。
据元脱脱等《宋史》卷369记载,刘光世,字平叔,是北宋镇海军节度使刘延庆的次子,可以说是出生在武将世家。当时按照宋金海上之盟的约定,宋军攻取辽南京析津府,其中的领军大将就是刘光世的父亲刘延庆。史称,刘延庆派众将乘虚直捣燕京,以儿子刘光世为后援部队,此战刘光世所部没能按时赶到,导致众将失去支援而溃散,刘光世因此被降官三级。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令刘光世在池州(今安徽池州)讨伐匪患张遇,张遇看到刘光世军阵势说:“官军军容不整,可以击破。”当时湖水干涸,贼众越湖出现在官军背后,官军大乱,刘光世几乎被贼众生擒,赖部将王德营救才得以逃脱。同年,朝廷命刘光世率军征讨李成。此战刘光世身穿儒服来到军中,李成远远望见白色衣袍青色伞盖,集中兵力围攻,又是部将王德冲破重围拉着刘光世出来。刘光世恼羞成怒,下令“谁能活捉李成,我就将官爵交给他”。士卒争相奋击,终于旗开得胜、李成逃走。
宋高宗赵构在扬州时,金国的骑兵突然来到天长(今安徽天长),命刘光世率部迎敌,可以刘光世还没到天长,其手下的士卒就溃散。当时刘光世、张俊、韩世忠权力相当,并且都有私仇,宋高宗派人劝说他们消除仇怨报效国家。刘光世于是主动写信给韩世忠、张俊。后来,宋高宗说对刘光世说:“你与韩世忠因小小嫌疑不和,但是大丈夫应当以气义相许,先国家而后私仇。”并以汉光武时寇恂和贾复的事迹劝说他。刘光世哭着拜谢,请求加封自己的三位小妾为孺人,宋庭南渡后,各大将加封妾的事例就是从此开始。
刘光世不光打仗“厉害”,而且马屁功夫也十分了得。刘光世曾向宋高宗报告说,干枯的麦杆长出了麦穗,这是祥瑞的征兆。宋高宗却说:“年景丰收民不缺粮,朝廷得到贤能辅佐,军队有十万铁骑,才是祥瑞的征兆,除此之外不足凭信。”刘光世统驭军队没有法纪,不愿意为国家担负重任,拖延剿寇时机,一心只为自己打算,被公众舆论诋毁。他曾经入朝面见宋高宗,说:“愿意尽力报国,他日史官将会记下我功绩第一。”宋高宗却说:“你不能只是口说空话,应当付诸行动之中。”
对于刘光世这么一个无能之辈,宋高宗赵构难道看不出来吗?为什么还不断提拔他呢?其实在刘光世受弹劾的时候,宋高宗就说了两点原因:一是刘光世将家子孙,将卒多出其门,罢之恐拂人心;二是若对刘光世恩礼稍加,则诸将知有后福,皆效力矣。可见,宋高宗也不指望刘光世能够打胜仗,之所以能够名列“中兴四将”,可能是祖宗阴德,运气使然吧。
后世评价说,刘光世自恃宿将,选沮却畏,不用上命,师律不严,不可谓名将矣。总之,因为刘光世被解除兵权较早,所以能窃居宠荣终其一生,和韩世忠、岳飞相比,差得远了。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刘光世病逝,终年54岁,谥号为“武僖”,可算是对他军旅生涯的客观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