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文帝去世时,隋朝正值全盛时期,为何很快就灭亡了?
创始人
2025-06-28 21:02:16
0

自西汉黄巾军起义后,中原大地的征伐一直没有停息,只有西晋实现短暂的大一统,却因八王之乱再起祸端,最终重现十六国的乱世。

中国历史规律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科技水平的发展,总会有一个兴盛的王朝完成统一大业,这个伟大功绩最终由隋文帝来完成。虽然他欺负北周皇帝孤儿寡母篡位改朝换代的行径不太光彩,却开创了一个盛世,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开皇之治”。

他为选拔人才开创的科举制,一直沿用到清朝末期才被废除。在位期间积攒的粮帛一直到唐朝建立十年还没有用完,藏富于国的同时,国内人丁激增,对外战争也很少有败绩,为以后唐朝的辉煌奠定了基础。既然隋文帝打造如此雄厚的基业,为何大隋只有37年的寿命,却便宜了唐朝呢?

并不昏庸的隋炀帝

隋炀帝即位后,将科举制继续发扬光大,使平民出身的人才走上仕途为国家所用。开拓丝绸之路,修建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加强南北方以及中西的联系,降低运输成本,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此外还调兵遣将征服周邦,创造一个政局稳定、百国臣服的内外局势。不仅如此他还征服多半个西域和青海,历史上第一次将青海高原纳入版图。

如此看来,他不仅继承发扬隋文帝打造的一切,还开疆拓土,巩固了盛世,其文攻武略并不输于唐宗宋祖。只不过在他辉煌伟绩的背后潜伏了众多危机。

隋朝灭亡的原因

1、三征高丽损失巨大

南北朝时,高句丽就是北朝的附属国,一直向中原大国朝贡。隋文帝灭南陈实现大一统时,高句丽也曾担心隋军会出征进攻朝鲜半岛。但在他们发现隋朝没有这个意图后,反而不安分起来,甚至骚扰辽西地区,于是有了后来的三征高丽。

虽然高句丽最终选择投降,但是三次征伐,令隋军损失巨大,耗费的粮草物资也是当时生产水平无力承受的,在加收赋税后,必定激起国内矛盾,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走上起义之路。

2、三下江南耗费巨资

隋炀帝不但好大喜功,还喜欢巡游江都。每一次巡游动辄都是十余万人跟随,随行的船只就有上万艘。他乘坐的龙船极具奢华,随行人员的衣食住行都由路过之地承担,给地方造成巨大的负担。

每天的耗损都是个天文数字,但这些东西很多都白白浪费。这些钱说是由地方政府承担,其实都是从老百姓身上剥削而来的。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巡游竟有三次,每一次耗费巨大,隋炀帝享受了,却造成地方百姓纷纷破产,丧失了民心。

3、暴政引起民反

此外还有兴修大运河、重建大兴城、修建江南宫,而且隋炀帝还要求建筑追求华美,对工程要求严格。这些工程除了耗资巨大外,还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参与,没有现代机械的隋朝,所有事项都需要人去完成,而且工期长。工程占用巨大的人力,必定造成田地荒芜、民生凋敝,透支了这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从历史上看,隋炀帝的好大喜功对后世发展利大于弊,但在当时这些都可以称为“暴政”,正是因为这些暴政,逼迫老百姓走上造反之路,最终群雄四起,将这个盛世王朝淹没在历史长河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茶可道》:浅析茶文化之道 茶文化之道,源远流长。在我国的古代至今,品茶与喝茶都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事情。因此,人们如何...
原创 老... 我特别喜欢的庄子在「齐物论」中说: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人只有经历过非常清醒的时刻,才会知道...
原创 朱... 关于毛主席和朱德司令的关系,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朱毛不可分。 这句话可是出自朱司令之口,就连毛主席...
珍妃井连头都塞不下,慈禧如何将... 故宫中有很多的井,数量庞大的井,除了供给皇宫的饮用水之外,预防火灾也是最大的用处之一。“珍妃井”最为...
原创 戈... 苏联解体发生在1991年,那个时候的苏联整个国家已经处于很糟糕的局面,很多官员都非常腐败,他们在其位...
原创 历... 第一位就是八贤王。相信很多八零后九零后都看过《少年包青天》这部剧,剧中的八贤王仁义贤明,是正义的化身...
原创 南... 在南宋末年,有这样一位宰相。 他坚决主张北伐,力挺为岳飞翻案,还慧眼识珠,提拔了辛弃疾这样的英雄豪杰...
原创 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世民是具有雄才伟略、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明君,而魏征是敢于犯颜直谏的千古第一人。 ...
原创 小... 历史书上记载的几乎都是王侯将相的故事,关于小人物的记载少之又少,但并不说明小人物是可有可无的,相反有...
原创 为... 标题:为何大家都说雍正王朝无贪官?其实原因很简单,雍正就用了一招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清朝的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