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仲景发明五石散,救人无数,为何孙思邈要毁掉?错在魏晋名流!
创始人
2025-06-28 20:32:13
0

五石散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寒食贴,其实是一种处方药。它具有一定的毒性,初衷非常好,是用来治病的,只是后来被用乱了。

曹操养子何晏首吃药,五石散成为潮流

人们谈到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肯定避不开魏晋时期。因为很多人认为魏晋时期的士大夫才是真正的名流,出现了何晏、王弼、嵇康、阮籍、王导、谢安等人。

但是伴随着他们飘飘仙的姿态的时候,总是和另外一个名词联系在一起——五石散。鲁迅曾经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就大肆批判过这种药。

在这篇文章当中,他如此批判何晏:其一,他是空谈的祖师。其二,他是吃药的老祖。这里的吃药,说的就是五石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五石散是由张仲景所研发的一种中药,在汉朝的时候还都不敢乱吃。但是何晏改了配方,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些药的主要成分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几种。

吃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状况?和鸦片差不多!

张仲景发明这种药方的初衷是好的,主要是给伤寒病人所使用。因为这种药有燥热的功能,所以对于伤寒病证非常有用。但是普通人吃了就不行了。

由于这种药可以转体弱为强,因此何晏有钱之后就开始吃了起来,其他人也跟着效仿。当时五石散的流行程度,和清朝末期的鸦片差不多。根据是否吃了药,来判断这个人富有与否。

因此你有没有能力吃五石散,在当时竟然成为了攀富的一种手段。但是根据隋巢元方做的《诸病源候论》,这种药吃起来还比较麻烦。

刚刚吃下去之后没有什么反应,得稍微过了一段时间才有反应,这个过程称作是散发前期。如果没有后来“散发”的过程,那么就是有弊而无利。

因为这种药属于热性,无散发说明热存在了体内,古人尊崇体内“冷热均衡”,因此认为是有弊无利。

另外吃了之后不能休息,必须要持续走路,只有走路才能散发。所以当时把走路称作是行散。有诗为证:至城东行散。其实这首诗也是个笑话,因为不是魏晋时期所作,离开了时代背景,就没有了“行散”之意。

走了一段时间之后,身体会全身发热,发热后全身发冷。一般情况下发冷就多穿点衣服,再不济吃点热的东西。然而吃了五石散之后,发冷和平时不一样。

要把衣服脱掉,吃一些冷的东西,再用冷水往身上浇。倘若你把它当成平时发冷处理,比如说多穿点衣服,多吃点热的东西,那肯定必死无疑。

但是服用五石散之后,有一样可以不用吃冷的——酒。因此在当时服用五十散之后,要用冷水往身上浇,然后吃一些比较冷的东西,再喝上一些酒。

由于五石散在当时非常流行,基本上魏晋的名流时不时的都会来上一口。所以在后世的记载当中,我们所看到的魏晋名流,基本上都是轻裘缓带、宽衣,后来甚至被推崇为高逸的表现。

但是也有不吃药的人,为了迎合这种时尚,穿衣服也就宽大起来。另外吃了这种药之后,皮肤也变得容易磨破,这是由于体内燥热,需要通过毛孔排气。

当时的名流不穿鞋袜而是木屐。我们所看到很多魏晋名画,里面的人仙风道骨,以为他们很舒坦,实际上内心很痛苦。

再者因为皮肤容易破,破了之后就容易流血,很容易把新衣服弄脏。因此他们道风仙骨的衣服,实际上都是一些旧衣服。而且因为长时间不洗,上面还有很多跳蚤。

吃药吃到居丧无礼,实在是荒唐至极。

当时有一个名词叫做扪虱而谈,没想到竟然成为了一种时尚。不过也正如我们前文所述,这种药是富贵的象征。然而买不起药的还大有人在,买不起药怎么办?那就假装吃了药。

(扪虱而谈”这是王猛的故事。《晋书·王猛传》说:“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所以等到了东晋时期,大街上经常有各种人作假。他们在大街上横七竖八的躺着,但凡有人过来问他们,他们就说自己在这里“散发”,以此来显示自己很阔气。

另外由于“散发”之后,要尽快的吃一些比较冷的食物。而且吃的还要快,否则身体会无比的燥热。而且也不分时候,只要吃完药过了散发的时间,就要立刻吃冷的食物。

有的人为了显示自己有钱,一天要吃好几次药,因此一天要吃好几顿饭。而正是因为这种不规律的情况,影响到了魏晋时期的居丧之礼。

何为居丧之礼?据考究发现,在魏晋时期对于父母的礼节非常繁琐。比如说你今天打算拜访友人,要提前打听他们的父母、祖父母的名字。

但凡有一人去世,和他交谈的时候,不小心说了他名字当中的某一个字。那么你这个朋友要立刻大哭起来,否则会被认为不孝。

而且居丧的时候,是不允许多吃,也不允许喝酒的。但是但凡你嗑了药,不仅要多吃,而且还要喝酒。因此影响了居丧之礼,形成了居丧无礼的情况。

不过由于吃药主要发生在名流上面,因此在居丧之际,喝酒吃肉,竟然成为了名流的象征,实在是荒唐。

另外还有很多由于嗑药发生的荒唐事情,这里就不再赘述,不过也说明了五石散在当时的危害性堪比鸦片。药王孙思邈才会在弥留之际让弟子把这种药毁掉。

参考资料:《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1927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茶可道》:浅析茶文化之道 茶文化之道,源远流长。在我国的古代至今,品茶与喝茶都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事情。因此,人们如何...
原创 老... 我特别喜欢的庄子在「齐物论」中说: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人只有经历过非常清醒的时刻,才会知道...
原创 朱... 关于毛主席和朱德司令的关系,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朱毛不可分。 这句话可是出自朱司令之口,就连毛主席...
珍妃井连头都塞不下,慈禧如何将... 故宫中有很多的井,数量庞大的井,除了供给皇宫的饮用水之外,预防火灾也是最大的用处之一。“珍妃井”最为...
原创 戈... 苏联解体发生在1991年,那个时候的苏联整个国家已经处于很糟糕的局面,很多官员都非常腐败,他们在其位...
原创 历... 第一位就是八贤王。相信很多八零后九零后都看过《少年包青天》这部剧,剧中的八贤王仁义贤明,是正义的化身...
原创 南... 在南宋末年,有这样一位宰相。 他坚决主张北伐,力挺为岳飞翻案,还慧眼识珠,提拔了辛弃疾这样的英雄豪杰...
原创 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世民是具有雄才伟略、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明君,而魏征是敢于犯颜直谏的千古第一人。 ...
原创 小... 历史书上记载的几乎都是王侯将相的故事,关于小人物的记载少之又少,但并不说明小人物是可有可无的,相反有...
原创 为... 标题:为何大家都说雍正王朝无贪官?其实原因很简单,雍正就用了一招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清朝的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