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被灭,旧朝统治者和王室贵族必然离不开被诛除血洗的命运。韩国是第一个被秦国灭掉的国家,但是韩国灭亡,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血腥,嬴政不仅没有诛杀流放韩王安,而且还给他们优厚的生活待遇。嬴政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但是后来嬴政改变了之前的做法,不再优待他们,甚至杀掉了韩王,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嬴政的态度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呢?
嬴政
怀柔政策,优化韩国王室和贵族
嬴政17年,强大的秦军压境的时候,韩国基本上是没有任何的抵抗。秦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韩国给灭了。在我们认知中一个国家战败后,为了避免以后该国旧民搞复兴反叛,这个国家的君主和王室都会被诛连。但是秦国对于韩王以及韩国的贵族,并没有进行血腥的诛杀,甚至还让他们保留自己的金钱财产,他们的人身安全也都得到了保护。特别是国王韩王安,嬴政不仅没有诛杀,以及流放,而且让他继续留在原来他所生活的地方附近,并还有很优厚的待遇。嬴政之所以这么做,原因有以下几点。
韩王安
第一点是为了稳定。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城池打下来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管理整个城池,管理好一座城,一个国才是最难的。韩国再小也有民众,也有贵族。如果要是打压的太狠,像弹簧一样,如果没处理好到时候很容易适得其反。
第二点为了宣传。嬴政也是在做给其他国家的君民看,宣传秦国的优待政策,秦国并不是血腥的,。就如我们虽然灭了韩国,但是我们还是优待他们,我们并没有残忍的去惩治他们。让其他国家人知道,如果将来有一天秦军打到你们那儿的时候,也给你们留一个后路。
优待亡国的统战政策失败
嬴政17年,秦军灭韩,第二年,秦国大军攻破赵国的首都邯郸,灭掉赵国。嬴政20年后,发生了两件事,不仅阻断了嬴政本想继续扩张的节奏和计划,而且让嬴政的优待亡国王室贵族的统战政策直接宣告破产。
荆轲刺秦
我们今天都知道荆轲刺秦王失败了。但是在当时,虽然荆轲没刺杀成功,却给嬴政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心理阴影。这件事因此刺激到了嬴政,他觉得之前对你们不错,你们不感恩反而还来杀我。这说明这些亡国的那些王室贵族不能留,那些人都是养不熟的狼。自荆轲刺秦后,嬴政心里开始对其他各国的人充满了戒备,特别是其他各国的王室和贵族。嬴政与燕国的太子姬丹年轻的时候,而且对于燕国,他也采取了相当严酷的报复。
荆轲刺秦剧照
韩国复兴叛乱
在秦军顺利的攻下了燕国的首都蓟城,灭掉燕国之后。嬴政想到怕韩国那些规则存在反叛之心,于是取消了韩国国王以及韩国那些贵族的优待,让他们搬家远离原来居住的地方,目的就是要阻止这些贵族和旧朝民众之间的联系。但是在最初灭掉韩国的时候,韩国的民众和一些贵族都很配合和服从,因此嬴政觉得韩王可以不用搬得太远,最后迁徙到了离韩国首都新郑不远的郢城。嬴政还是给他们留了一点余地,想让韩国贵族感恩戴德,并同时也能随时掌握他们动向起到防范的作用。当然最终结果跟理想总是相反的,韩国的那些贵族不但不领情,还搞起来地下反秦的动作。
其实在秦国灭了韩国之后,韩国的那些民众的反秦的情绪一直就存在。一直想要去复兴韩国,一直都在做着地下工作。可是韩王一被迁徙,这些民众忍不住了。在新郑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秦叛乱。这场叛乱被秦军镇压过之后,嬴政非常生气,嬴政认为韩国的民众会叛乱就是因为韩国的旧主还活着,如果韩国国王不存在了,韩国民众就没有反叛的旗号了,于是韩王在郢城被处理掉了。
其实之后秦国发生了两件大事,影响了未来嬴政的政治走向。一个就是王翦被罢官回家,嬴政22年,李信20万大军伐楚惨败。第二个就是嬴政派
昌平君去
郢城,第二年昌平君反秦,就被推举为楚王。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小榆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