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文化在中国独树一帜,包含了中华民族对祖辈们的感恩和尽孝之情,也展现了礼仪之邦的儒雅。在我国的这片土地上,有许多宏伟的墓葬令人惊叹,里面复杂又智慧的建筑结构和珍贵的陪葬品,让众多古代的陵墓充满了历史意义。
同时,这些文物也引来了他人的觊觎,因此古墓被盗的情况时有发生,让人防不胜防。这些人有些是倒卖文物的不法分子,有些却是真心喜欢的收藏者,其中最让人哭笑不得的就是出现在加拿大博物馆的明朝一位大将军的陵墓,是直接将整座古墓都搬了过去!
被迁居国外的明朝大将
我国有很多陪葬的珍稀宝贝都被盗墓者挖掘一空,然后贱卖了,所以海外爱好收藏的人也能购买到中国的文物。再加上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大肆抢夺,使得一些文物被运往海外。甚至拿不走的被他们残忍的销毁,这对我国来说是很大的损失。
但是将整个墓葬迁移至海外的还是很少见的,位于加拿大的安大略皇家博物馆就做到了这一点。这座博物馆的展厅之中有许多来自中国的珍贵文物,有甲骨文、瓷器等,镇馆之宝就是一座完整的明朝将军墓,墓主人则是历史上战功显赫的祖大寿。
祖大寿的名号并不是很响亮,但是他的外甥却是家喻户晓的吴三桂。他们都是明末清初的大将,也都背负着叛国之名。不过历史上很多学者、史学家都对祖大寿降清的行为没有多少苛责,觉得他最后投降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其实祖大寿第一次降清只是诈降,他奉孙承宗之命守大凌河城,但是城防还没有布置好就被皇太极打了个措手不及。祖大寿率领部队坚守到弹尽粮绝只能将战马杀了充饥,在皇太极多次劝降之下,最后全军上下都主张投降清军。
祖大寿无奈之下只能答应皇太极献城投降,不过他此时只是权宜之计,心里依然向着明朝。后来祖大寿利用皇太极对他的信任回到了锦州,然后组织了当地的军事力量转头开始攻打清军的队伍,这也让皇太极有些生气。
这次诈降为祖大寿博得了好的名声,然而却让他的处境比较尴尬:他的这波操作被崇祯皇帝猜疑,使得他多次置身险境;一方面他与清廷的关系再次紧张不已,最后依然被皇太极围攻。随着清军一路紧逼锦州城也即将被攻破,祖大寿再次投降了。
这次降清之后皇太极不计前嫌,对祖大寿表示相当友好,但是这以后他并未得到清政府的重用。由于外甥吴三桂的关系他一直都受人尊敬,顺治十三年,祖大寿因病去世,享年77岁。他死后并没有回归故乡辽东,而是葬在了清河附近的永泰村。
墓葬被盗
说起来这座墓葬被盗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加拿大这家博物馆副馆长非常喜欢中国历史和文化,所以他萌生了收藏一座墓葬的想法。1918年,威廉雇佣了英国商人克罗夫茨为他物色合适的墓葬,克罗夫茨表面是皮货商,实际上是在中国倒卖文物获利。
克罗夫茨经常做盗墓的勾当,自然也比较熟悉中国比较有名的陵墓,按照威廉的要求他很快就锁定了祖大寿的墓葬。紧接着他买通了一户姓祖的人家,谎称是祖大寿的后人,要修缮先祖的坟茔。与此同时他还买通了当地的官员,为自己大开方便之门。
之后他瞒天过海地利用修缮的理由将整个陵墓拆解为可以运走的小部分,全部打包之后运上了一艘从天津到加拿大的货轮。祖大寿的墓葬就这样漂洋过海去到了加拿大,然后被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真实地还原出来,当做馆中的镇馆之宝。
如今这座墓葬依然没能回归祖国的怀抱,反而因为在当地稀有而引得很多人前去参观。明朝将军墓宏大的规模以及精美的石门、石雕让加拿大的游客叹为观止。不过作为中国人依然希望它能够早日回到故土,毕竟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意义是独一无二的。
总结
我国的墓葬文物流落在世界各地,这是中国人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尤其像祖大寿这样有名的战将,生前为守卫国土和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人死后却被盗墓者移居海外。最令人伤心的就是那些无知的盗墓贼,将自己国家的珍贵文物转运至国外,让国家蒙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