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被嘉庆赐死时,和珅急忙拿出乾隆给的保命诏书,结果上面就3个字
创始人
2025-06-27 14:02:23
0

物暗难捱绕,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和珅

清朝流传着一句话:“和珅一倒,嘉庆吃饱”,这句话从侧面凸显了,贪官和珅到底有多么的富有。

值得一提的是,在嘉庆皇帝要杀和珅之前,和珅曾拿出乾隆给他的“保命遗诏”。只是,当和珅打开之后,他却傻眼了,因为上面只有“三个字”。

最后,嘉庆赐和珅自尽。那么,遗诏上面到底写了什么,为什么和珅最后还会被杀呢?

和珅的发展史

《铁齿铜牙纪晓岚》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视剧,剧中,和珅被刻画成一个“幽默开朗”的形象。其实,真实的和珅并非如此,相反,他童年的经历非常不堪。

根据史书的记载,和珅虽然出生在官宦家庭,但是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只留下和珅和弟弟相依为命,寄人篱下。

不过,在逆境之中,和珅并没有放弃,反而越加的努力。当时,他努力读书,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奈何,科举太难了,他最终名落孙山。

幸运的是,和珅虽然没有考上科举,但是他却承袭了自己父亲的职位。更幸运的是,机缘巧合之下,和珅又认识了直隶总督的女儿冯氏,并将这个女人娶回了家,从此与直隶总督成为了亲属。

在这样的情况下,和珅的仕途一帆风顺,职位被提拔得也很快。当然,和珅的发迹虽然和机遇有关系,但他真正的上位还是靠自己。

比如,有一次西藏有一位使者来朝贺,乾隆身边的人没有一个认识藏文的。刚巧不巧,和珅就是学习过藏文,而且还很精通,顺利地帮助了乾隆解决了这件事情。

此时过后,和珅便进入了乾隆的视野,不久后被提拔为“御前行走”。在后来的日子里,无论乾隆遇到什么事情,和珅总能够处理得非常完美。

久而久之,乾隆便开始重用和珅,一直将其提拔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可以说,在乾隆年间,没有人不给和珅三分颜面,就连嘉庆皇帝也不行,足见其地位之高。

比如,只要和珅看嘉庆皇帝(那时还是太子)不爽,他便能够向乾隆打小报告。此时,嘉庆必然会害怕,所以他对和珅也是很恭敬,有恩怨也只能埋藏在心中。

有了权之后,和珅便开始“捞钱”,虽然最初的和珅也算是一位清官,但是“近墨者黑”,长期处于腐败的官场,他也变得开始腐败了。

富可敌国的家财

乾隆年间,大清朝有一个名为“议罪银”的制度,它便是和珅发明的。简单来说,无论何人犯罪,只要不是死罪,都可以交钱来“买罪”。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清朝的官场越来越腐败,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或许有人会问,乾隆为何不阻止,因为他也缺钱、需要钱,议罪银刚好解决了他的难题。

除了“议罪银”之外,和珅还有另外一个收入来源,比“议罪银”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时,大清朝对外实施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只有政府的船只才能下海。

因为和珅把控着“海关”这一块肥肉,所以南方的商人想要拿到合法的出海权,必须要向和珅缴纳足够的银两。久而久之,很深便积累了不知道多少财富。

和珅到底有多少财富呢?这还得从嘉庆皇帝抄家的事情说起。乾隆皇帝退位之后,曾有3年的时间,依然没有放手兵权、人事权,所以此时和珅还是大清朝的“二号人物”。

因为有着乾隆皇帝的庇护,嘉庆皇帝也没敢对和珅动手。三年之后,乾隆驾崩,嘉庆大权在握,才将手里的屠刀对准了和珅。

和珅下狱之后,嘉庆便抄了和珅的家,搜刮出了无数的金银财宝。根据史料的记载,嘉庆皇帝从和珅家中查抄的财宝达到了8亿两白银之多。

可能大家对这个数字没有什么概念,咱们就来进行一下简单的比较。同一时期,大清朝一年的赋税总额才只有7000万两白银,而和珅的财富就顶得上大清朝11年的财政收入。

更何况,古代官员们抄家,或多或少会留一些“辛苦费”。总的来说,和珅的家当要比8亿两多得多,完全可以称得上大清首富,甚至世界首富。

借助抄家事件,嘉庆皇帝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完美地渡过了自己执政前期的金融危机,这也就是所谓的“和珅一倒。嘉庆吃饱”。

多行不义必自毙,和珅最终还是为自己的贪污腐败买了单,有人说他被嘉庆皇帝赐自尽,也有人说他被处以了极刑、不管如何,他算是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遗照上的三个字

有意思的是,在和珅临死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原来,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不知是什么原因,他曾给和珅留下了一份诏书。

也不知道乾隆皇帝对和珅说过什么,反正在和珅的眼中,这道遗诏就是他的“护身符”,就连嘉庆皇帝都不能把他怎么样。

画面回到嘉庆赐死和珅的时候,听到这句话后,和珅非常的惊恐。在惊恐之余,他突然想到了先皇给他留下的护身符,于是便将那道遗照给拿了出来。

只是,当和珅打开遗诏之后,他彻底傻了眼。因为在那道遗照上面,仅仅只下了3个醒目的大字,那就是“留全尸”。

不知道看到这三个字的时候,和珅是一种什么感受,是愤怒,还是释怀呢?不过,从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一个道理,臣子只是皇帝的“工具”而已。

在写这三个字的时候,相信乾隆皇帝对和珅的所作所为也很了解,那么为何他不杀和珅呢?因为他需要用和珅,需要让他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既然和珅有那么大的用处,他为何又让嘉庆皇帝杀了他呢?一方面是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去世后,和珅的作用便尽了。

另一方面就是,乾隆时期所留下的一些“矛盾、问题”,必然需要有人来承担,和珅无疑是非常好的替罪羊。

让嘉庆来杀和珅,不仅能够缓解社会的矛盾,还能让他收拢天下臣民的心,真可谓是“一石二鸟”的做法。

奈何,直到临死之际,和珅才认清自己的地位,乾隆皇帝给他留下“留全尸”三个字,也算是为他做得最后一件事情了。

知子莫若父,从“留全尸”这三个字也可以看出来,乾隆在活着的时候,便知道自己的儿子想要杀和珅了,只是一直隐忍不发而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云龙犯了错误但没死,丁伟失踪后复出,孔捷历史原型结局如何? 铁三角的真相一段被误读的历史 198...
原创 李... 不夸张的说,秦始皇所有的功绩几乎都有李斯的一份功劳,可就是如此精明的他,为什么却在晚年被一个宦官算计...
原创 一... 前言 1957年12月的一个深夜,张云逸大将收到一封特殊的信。一名村干部被人欺负, 大将张云逸看后勃...
原创 是... 前言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超级败家的皇帝,一位是秦二世皇帝胡亥,一位是隋朝皇帝杨广。这是大家都认可的。毕...
原创 新... 1938年春,日寇铁蹄践踏华夏大地,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相继沦陷。在这危难时刻,新四军挺身而出...
原创 驳... 要对上面名题给予令人满意的答复,希望读者能够有耐心,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以下10个问题要点: 1.工业...
原创 上... 1949年8月,刚解放不久的上海呈现出一副百废待兴的模样。 市长的办公楼外,一个五十来岁的落魄男子正...
原创 唐... 唐太宗李世民治国初期,国家刚刚完成统一,百废待兴。 经过长达数十年的治理,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高度...
原创 建...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凭借高瞻远瞩的领导才能和对人民的赤诚奉献,深得亿万群众敬爱。然而,作为一国领袖...
原创 “... 赵括是一个争议性比较大的人物,可能他的争议性在现代比较大。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赵括是纸上谈兵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