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开始定都北京。这标志着清朝正式统治整个中国。之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清朝军队横扫整个中国,消灭了其他的势力,清朝在中国的统治正式巩固。191年,清帝逊位,清朝灭亡。如果从清军入关开始算起,清朝统治中原一共268年的时间。这在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时间中算是最长的。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清朝在入关之后,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受到汉族影响,被汉化了。而且清朝汉化非常严重,但很奇怪的是,清朝却没有像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那样,一旦被汉化后就迅速灭亡。清朝最后灭亡也是受外来侵略灭亡的,这和其他王朝的灭亡有很大区别。那么,清朝汉化这么严重为何没迅速灭亡呢?
首先就是清朝有制度的保证。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君主专制的顶峰,而且中央严重集权。这两点保证了中央和地方都无法反对清朝统治者。即使有,也很难成功。而且清朝把中国历史上王朝所有的缺点基本上都弥补了。没有地方割据、没有宦官乱政、没有外戚干政、没有权臣误国等。这些大的漏洞都被弥补了,其他的小问题,也不会颠覆国家政权的。
其次就是清朝在处理满族和其他民族关系中处理得非常好。我国历史上的帝国,很少有能处理好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之间的矛盾。孝文帝改革虽然成功,但民族之间矛盾激化了,所以北魏迅速灭亡。辽国做的两面官制是个很好的例子,非常成功,但也只有一百多年就灭亡了。相反,清朝在这方面处理得非常成功。
清朝统治者的手段就是因人而治,对不同民族之间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同时又对各民族之间不断渗透,使得这些民族不断认同自己,主要文化上认同了,这就有利于统治。而且清朝重用所有民族的人,保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一来,各民族反对清朝的可能性就降低了。而且各民族之间的认同度非常高,矛盾就减少了。
最后就是清朝的政策也一直在与时俱进。这一点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比如清朝的八旗子弟制度。这种制度刚开始只有满族人,后来有蒙古族人,之后又有了汉人。再之后八旗制度不行了,清朝又建立了绿营制度。清朝晚期有湘军、淮军、北洋新军等。这些都是清朝不断进步的表现。这个王朝虽然盲目排外,但当自己出现问题时,还是不断改进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政策,清朝是绝对不会统治中国这么久的。在这些方面,清朝做的还是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