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纵酒放歌背后的故事,发现他的豪放背后,其实是蕴藏着不尽的愁苦。
而七十年后的中唐诗人刘禹锡,他的酒诗也是以豪放著称,且被人称为“诗豪”。
所不同的是,李白是豪放中蕴藏着愁苦,而刘禹锡则是苦中作乐,在苦难中释放着豪迈的情绪。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反映出刘禹锡的一种倔强的生活策略,既然我不擅权术,干不过小人,那就好好活着,把小人一个个熬死。
“山不在好,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主打一个心态好,任你怎么整我,我就是不生气,体现出他豁达的生活态度。
这种以苦为乐的生活态度,就连以乐天自称的白居易,都自愧弗如。公元826年,已经54岁的刘禹锡,在扬州遇见了与他同岁,且同病相怜的白居易。两个人虽然已经是多年的笔友,但见面却是第一次。
所以两个人都很开心,饮酒赋诗、互诉衷肠。诗酒唱和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