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甲骨文金文所见:夏朝后裔之姒姓杞国
创始人
2025-06-26 23:02:20
0

文献记载:杞国,姒姓,夏朝后裔封国。《世本》记载:“殷汤封夏后于杞,周又封之。”《史记·陈杞世家》云:“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史记·夏本纪》云:“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汉书·地理志》陈留郡条云:“雍丘,故杞国也。周武王封禹后东楼公。”雍丘,今河南省杞县。

从文献记载来看,杞国都城发生过变迁。《左传·僖公十年》记载:“夏,会于盐,淮夷病杞故,且谋王室也。”《左传·僖公十四年》记载:“十四年春(公元前646年),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杜预注:“缘陵,杞邑。辟淮夷,迁都于缘陵。”缘陵,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

清道光、咸丰年间,在今山东新泰曾出土一批杞国铜器,时代在西周晚期春秋早期,王恩田先生据此提出“两杞说”,认为“殷代时建立的杞国在今新泰一带,春秋时屡世为晋之盟国,曾与莒、鲁发生过领土纠纷,战国时为楚所灭者,就是这一杞国。而周武王分封的杞国,初在河南杞县,齐桓公时为淮夷所‘病’而迁缘陵,其后很可能为齐国吞并。”(见王恩田《从考古材料看楚灭杞国》,王恩田《商周铜器与金文辑考》第245——254页,文物出版社,2017年7月北京)。

王献唐先生《山东古国考》则认为,殷代始封的杞国在河南杞县,殷周之际杞祀断绝。周武王封山东诸城姒姓娄国中的一支为杞国国君,仍号杞国。

杞国,到底是一国还是两国,由于材料缺乏,不好做出明确的论断。下面从甲骨文和金文角度,对杞国有关史实进行分析。

《甲骨文合集》13890:

丁酉卜,殼贞:杞侯火丮(左火右丮)弗其肩凡有疾。

杞,国名;侯,爵称名;火丮(左火右丮),私名。卜辞表明商王对杞侯肩病的关心。说明杞国和商王朝关系和睦。

《甲骨文合集》22214:

癸巳卜,今夕共积杞。

积,亦见于“小臣缶方鼎”(《殷周金文集成》2653),陈秉新、李立芳《出土夷族史料辑考》上册第106页引于省吾的释读,认为这个字是“责”的古文,典籍通作“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的“居则具一日之积”,杜注:“积,芻、米、禾、薪”。此处指实物税。卜辞表明,商王到杞国征收农业实物贡税。

《甲骨文合集》24473:

己卯卜,行贞:王其田亡灾,在杞……。

庚辰卜,行贞:王其步自杞于……亡灾。

田,田猎。这天卜辞表明,商王在杞进行田猎。

《甲骨文合集》36751:

庚寅卜,在香,贞:王步于杞,亡灾。

壬辰卜,在杞,贞:今日王步于詗,亡灾。

癸巳卜,在詗,贞:王辶戈(左辶右戈)雷,往来亡灾,于师北。

甲午卜,在詗,贞:王步于索,亡灾。

这版卜辞是帝辛十祀征人方返回大邑商时所经过之地,包括杞地,说明杞国所在地位于大邑商和人方之间某地。人方的大体地望在今山东或者安徽北部一带。

金文也有零星的关于杞国的记载。

亚醜杞妇卣

时代:商代晚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5097。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盖器同铭:“亚醜,杞妇。”

对铭文的解读,有不同的意见:李学勤先生,“器主系亚醜族氏之女而嫁于杞者”。而王献唐《山东古国考》(青岛出版社2007年7月)第76页指出:“卣为杞妇所造,杞又夏代王室之姒姓,上作亚中醜形,知即姒姓族徽矣。此族徽者,如说卣为媵器,容为杞妇之母家所用,不属姒姓,更可以左方器铭证之:(者姒罍)(者姒方尊两件),又有方爵一件(‘者姒爵’),铭文皆同,合此凡三器,乃姒姓之诸君媵其长女者也。”

者姒方尊(两件)

时代:商代晚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5935、5936。

铭文释读:“亚醜,者姒以大子尊彝。”

者姒爵

时代:商代晚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9090。

铭文释读:“亚醜,者姒以大子尊彝。”

王献唐《山东古国考》认为,“者”即“诸”,国名;“姒”,姓名;“以”是姒姓诸国国君的字;“大子”,指长女。并认为,者姒爵是族徽为亚醜的诸国国君以,为其长女出嫁所作的媵器。

另有三器,者女匜、者女觥、者女甗,铭文内容基本相同。

者女觥

时代:商代晚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9295。

器铭内容和者姒罍、者姒方尊、者姒爵等相同。

盖铭:“亚醜,者女以大子尊彝”。

王献唐《山东古国考》释读:亚醜,族徽;者,即诸,国名;女,妇;诸女,即诸妇,与杞妇卣等同例;以,名字的字。“此云‘诸妇以’者,用其夫之字也。”大子,长女。

最后,王献唐先生“下一定说曰:当时诸君姓姒,字以 ,故署曰‘诸姒以’。其夫人亦以夫字为字,故署曰‘诸妇以’。长女将嫁,夫妇各为作媵器,各别为署。”“诸君为姒姓,用此族徽,其夫人从夫,亦用此族徽。”

亳鼎

时代:西周早期。

出土:河南开封县。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2654。

铭文:“公侯赐亳杞土、囗土、囗禾、囗禾,亳敢对公仲休,用作尊鼎。”

铭文大意是,公侯把杞地、囗地、囗禾、囗禾赐给亳。

孙亚冰、林欢《商代地理与方国》认为,这件铜器时代在西周早期,出于河南开封县,开封县距杞县不远,故我们认为商杞在今河南杞县。

《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杞氏,姒姓,夏禹之后,成汤放桀,其后稍绝。武王克纣,求禹后得东楼公,而封之于杞,子孙以国为氏。”

依据铭文及文献记载,可作如下推测,商末周初的朝代更替的过程中,商代杞国可能被灭,故有把杞国国土封赐给亳,之后到周武王时,为了巩固政权,也为了彰显仁义贤明,重新在今山东分封一个姒姓杞国,即周代杞国。

杞伯每亡鼎(两件)

时代:春秋早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2494、2495。

铭文:“杞伯每亡作邾曹宝鼎,子子孙孙永宝用”。

杞伯每亡,杞国国君,杞,国名;伯,爵称名;每亡,名字。邾曹,应是杞国国君妻子,曹姓邾国女子。邾国,陆终后代封国,曹姓,地望在今山东滕州市一带。铭文表明杞国和邾国存在婚姻关系。

杞伯每亡簋

时代:春秋早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3898。

器盖同铭:“杞伯每亡作邾曹宝簋,子子孙孙永宝用享”。铭文内容和杞伯每亡鼎基本相同,也是杞伯每亡为其妻子邾曹所作的青铜器。

杞伯每亡壶盖

时代:春秋早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9687。

铭文:“杞伯每亡作邾曹宝壶,万年眉寿,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以上杞伯每亡诸器,应是同一时期杞伯每亡为其妻子邾曹所作的同一批青铜器礼器。

据文献记载,杞国灭亡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惠王)四十四年,楚灭杞。与秦平,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楚惠王四十四年,即公元前445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在演义中,蜀汉五虎上将的各自实力都十分强悍。譬如,关羽斩颜良文丑;张飞力压许褚,战平马超,于长坂坡独...
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考古课开讲 “我们面前,层层叠压的地层之下,是一座2000多年前的汉代古城。”10月27日,北京市通州区路县故城...
原创 郑... 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大英雄郑成功毕生最辉煌的事迹有两件:其一、清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1659...
原创 张...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文化大迁徙。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搬迁到云南...
原创 康...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话是说一个人命运一天“大逆转”,从老百姓变成官员。这话还能适合那些权臣...
延安: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指出,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
原创 鲜... 01 袁世凯放在的金匮石室的继承人遗嘱 02 冯玉祥与李德全的婚礼 03 年轻的汪精卫 04 ...
原创 古... 纵观古今,在中国的五千年历史中,经历了很多朝代的更替。我们都知道每个朝代的更替都是经历过血雨腥风的过...
原创 两... 权臣还是功臣?关于肃顺,功过是非,历史上评论的太多,有人说,大清要是没了肃顺,至少少存在100年,还...
原创 后... 文/寂寞的红酒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富庶的朝代。不过宋朝虽然富裕,但军事力量却非常孱弱,经常被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