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沐晟:沐英次子,镇守云南40年,为什么朱棣为他嫁女儿撤藩王?
创始人
2025-06-26 23:02:06
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前言

在明朝的历史舞台上,有一位名将,他镇守边疆四十年,堪称云南的守护神。他是沐晟,沐英的次子,忠诚与勇敢的化身。

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为何能让铁血皇帝朱棣不惜将女儿嫁给沐家,甚至撤掉藩王?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政治博弈与深情厚谊?朱棣的决定,是出于信任,还是另有深意?

"朱家养子"缔造边地王朝

朱元璋平定元朝后建立了大明王朝,可谓是中华五百年未见的一朝开国之主。然而,在他身边也不乏一些人物的传奇经历与非凡人生足以构成一段佳话。

沐英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沐英本是朱元璋的一名干儿子,从小就与太子朱标一同扶养长大,两人情同手足。

朱元璋除了将他视为亲生儿子之外,更是非常器重他的谋略才能与武勇。25岁便被朱元璋委以镇国大将之职,31岁时就已经是明军平西征讨的主力了。

随着明军的推进,沐英很快就将战火烧到了云南地区。这片群山环绕、处于半开化状态的边陲之地,向来就是明军无法彻底平定的根源。

但凭借着沐英过人的军事指挥才能,明军在短短两年之内就攻陷了云南,迫使当地的"元朝梁王"被逼自杀,连同倭虞的大理国也一并被逼投了降。

功绩卓著的沐英,受到了朱元璋的嘉奖与重赏。而为了巩固云南地区的统治,朱元璋亲自派遣沐英镇守昆明,继续进行平乱的工作。

沐英就这样在云南坐镇长达10年,其间他四处征讨,将四川、贵州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叛乱全都一一平定。

然而,在平乱的过程中,沐英也因为太子朱标的遽然去世而郁郁寡欢。这让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最终于洪武二十五年含恨而终。

朱元璋失去心腹大将,悲痛万分。为了纪念沐英的功绩,朱元璋追封了他为黔宁王,还下令让沐英的长子沐春继承西平侯的爵位,继续镇守云南。

锦衣卫下的藩王无权

从此之后,沐家的第二代人就主导了云南的大权。沐春虽然是沐英的长子,但终因体弱多病,在洪武三十一年就香消玉殒了。接班人的大任就落到了次子沐晟的身上。

年仅29岁的沐晟,一下子就肩负起了平定云南的重任。好在他也有过人的谋略,很快就延续了兄长的成就,将各地的叛乱一一平定。

就在这个时候,朱元璋驾崩了,新皇朱允炆即位。为了平定云南的残余叛乱,朱允炆亲自派遣大臣何福前去助阵沐晟。

就这样,沐晟凭借着何福的辅佐,终于彻底摆平了云南当地的"麓川叛军"。这让朝廷对沐晟的能力终于有了充分的认可。

然而,朱元璋临终前曾有一个遗憾,那就是虽然沐家与朱家世代交好,但终究是外姓,不能纳入朱家门阀,因此沐家虽可以封公爵却不能称王。

基于这个原因,朱允炆一上台就决定在云南设置藩王,由朝廷直属的皇亲国戚来镇守。他先是派去了这位纨绔子弟般的侄孙朱守谦,却让人民苦不堪言。

沐家见状大加斥责,朱守谦只好撂挑子回京了。接着朱允炆又派去了骨子里流淌着军人血液的皇十八子朱楩,册封为岷王。

可是朱楩刚到云南就被沐家人困了进去,不许他建王府招兵买马。这其实也难怪沐家如此嚣张霸道。按理说他们才是真正掌控云南的实权派,朱楩这位岷王不过是朝廷派来的虚衔。

沐家长年征战在外,哪里容得下一个外来的"藩王"窝阔武阔?所以朱楩刚到云南就被削了权力,生怕他窃据兵权影响自家在云南的统治。

百年老冤家"互啄"

然而,就在沐晟镇守云南,朱楩充当傀儡藩王的时候,燕王朱棣的靖难篡位战爆发了。皇位易主,朱棣上台,一切都将发生改变。

建文四年,南京城破,朱允炆最终还是输给了朱棣的强大军队。对于这场内战,坐镇云南的沐晟却是置之不理,按兵不动。

对于沐晟这种不作表态的中立行为,世人也是褒贬不一。但其实沐晟的做法很聪明,因为帮助哪一方都将会给沐家带来巨大风险。

果不其然,在朱棣建立新朝后,为了防止削藩之乱再次发生,他决定恢复各地藩王的权力与兵权。于是,朱棣的亲弟弟、老冤家朱楩再次被派往云南,重新担任岷王一职。

朱楩满怀报复心理,这一次想好好在云南作威作福。但沐晟显然是不吃这一套的,朱楩再次陷入了与沐家斗气的怪圈中。

双方的矛盾愈演愈烈,朱楩奏折控诉沐晟不敬藩王,沐晟也反呛朱楩品行不端。最终朱棣只好下旨让双方停止争斗,因为当时的八百大甸入侵,他需要沐晟出征平乱。

朱棣也看出来了,如果硬是要削平沐家,怕是会引发不小的动乱。与其如此,不如就拱卫沐家继续执掌云南。

于是他决定将亲生女儿长宁公主许配给沐晟的弟弟沐昕,希望通过亲家关系来牢牢拴住沐家。这一婚姻策略立竿见影,沐家彻底在云南建立了自己的小王国,朱楩这位岷王更是形同虚设。

征战交趾告终"边地版图"

在镇守云南长达40年后,沐晟的军事生涯也走向了终结。他作为一代名将,功过是非并存。在朱棣执政期间,沐晟曾先后两次远征今天的越南地区,击败了黎季昕建立的所谓"胡朝"政权。

对于这段历史,后世评价褒贬不一。一方面,朱棣为了彰显大明天朝的尊严,实在无法容忍一个被自己推翻的蕃邦胡朝在南疆对岸肆意妄为。

所以平定安南也是朝廷的战略需要。而沐晟作为出将入相的老臣,自然成为远征大军的统帅之一。但另一方面,明朝与安南的战争无疑是殖民的表现,也加重了越族同胞的仇恨。

虽然朱棣一开始试图恢复"陈氏王朝",但最后却陷入了自相矛盾的窘况。一边要维护王朝尊严,一边又在压迫当地人。所以越南人反抗也是无奈的选择,明朝的许多将领在安南战场上阵亡。

沐晟最后也因为统帅失利,被追究了不小的责任。但很难说他哪里做错了,因为安南历来就是个烫手的山芋,从来就没完全臣服于中原王朝。

就算暂时被平定,很快也会爆发新一轮的起义和反抗。所以,当年朝廷为何执意要出兵南下,这背后肯定是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明史也有据说,安南的独立和割据,很大程度上是导致朝廷无法继续南下扫平"八百甸"的一块绊脚石。

早在明太祖时就有人议论,如果直捣后金打通海路,那将是一条可以绕开安南、直通东南亚的捷径。

可惜,最后还是受制于明朝地缘和军事实力的局限,只能暂时放弃兵临"八百甸"的美梦,把注意力集中在已攻陷的安南上。

统治云南200年,沐王府终成"舞台"

就这样,在西南边陲,沐家的统治权力得以延续了足足200年,直到明朝覆亡。无论是征战无数的军功,还是偏安富庶的家世,沐王府都是云南地区响当当的"朝廷"。

明史记载,沐晟一生征战不止,资财殷实,"置田园三百六十区,资财充牣,善事朝贵,赂遗不绝,以故得中外声"。

换句话说,就是靠对外征伐掠夺所得,加上明朝皇帝赏赐的巨资,沐家在云南实际上几乎是王侯将相、世袭作坊的地步。各界对沐家的影响力自然也青睐有加,上至皇帝下至地方官,都为沐家纷纷"抬爱"。

不过,即便生活在这般富贵環绕之中,沐晟仍然寂寞终老,无子嗣。据说他这一生行事常有优柔寡断的毛病,常常难以决断存亡。

征战安南时,敌我双方互相佯攻伺机,明军往往会因为被一纸"投降书"所迷惑而丢失先机。

就连明史也对沐晟颇有微词,认为他"用兵非所长"。但不管怎样,沐晟仍然是沐家在云南落地生根的重要一环。

正是他执掌云南长达40年,沐家才得以在明朝晚期成为"小小朝廷"。而云南,也因为沐家的统治而渐渐汉化,最终融入到了中原王朝的版图之中。

结语

纵观沐家的传奇经历,不难发现他们实际上是一个标准的"第三帝国"。凭借着对边远地区的武力统治,沐家建立了自己近乎于独立的小王国。

正是这种不完全臣服于中原王朝的关系,让沐家才能在云南经营多达200年,成为一段不可多得的历史传奇。

时至今日,重温这段往事,仍让人感受到那个动荡年代的种种跌宕起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在演义中,蜀汉五虎上将的各自实力都十分强悍。譬如,关羽斩颜良文丑;张飞力压许褚,战平马超,于长坂坡独...
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考古课开讲 “我们面前,层层叠压的地层之下,是一座2000多年前的汉代古城。”10月27日,北京市通州区路县故城...
原创 郑... 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大英雄郑成功毕生最辉煌的事迹有两件:其一、清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1659...
原创 张...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文化大迁徙。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搬迁到云南...
原创 康...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话是说一个人命运一天“大逆转”,从老百姓变成官员。这话还能适合那些权臣...
延安: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指出,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
原创 鲜... 01 袁世凯放在的金匮石室的继承人遗嘱 02 冯玉祥与李德全的婚礼 03 年轻的汪精卫 04 ...
原创 古... 纵观古今,在中国的五千年历史中,经历了很多朝代的更替。我们都知道每个朝代的更替都是经历过血雨腥风的过...
原创 两... 权臣还是功臣?关于肃顺,功过是非,历史上评论的太多,有人说,大清要是没了肃顺,至少少存在100年,还...
原创 后... 文/寂寞的红酒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富庶的朝代。不过宋朝虽然富裕,但军事力量却非常孱弱,经常被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