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孙权是否是守成之君?成为江东掌舵人仅三年后,就对外扩张
创始人
2025-06-26 22:32:19
0

在大多人印象里,三国时期的东吴大帝孙权是个守成之君,他无创业之功业,且孙策死前对他的交代,也加固了这种印象。

孙策临终前传位给他时,曾说:“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如此,孙权守成的责任,以及形象就此固定,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鲁肃在归附孙权后,孙权曾向他讨教江东该如何发展的战略问题,并说:“孤承父兄馀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桓文”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两位霸主,齐桓公和晋文公,可见孙权有建立霸业的雄心及志向,并不仅仅是只想偏安一隅。

不过,当鲁肃为他规划先夺取荆州以成帝业,进而图谋天下的战略时,他从言语上似乎怂了,表示:“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

可从他的行为上看,却一点都不怂。

赤壁之战前,因畏惧曹操势大,东吴上下一片投降的声音:“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

但孙权最终却决议抗曹,起用周瑜、鲁肃等抗曹派,并坚定地表示:“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当时,敌我双方力量悬殊,曹操又有大义在手,孙权能坚决抵抗,他的心思并不能单纯以只想守成而论。

孙权接掌江东之主之初,江东局势混乱,内部人心不稳,整个江东并非是一个声音在说话。

且江东之外,举目四望,皆是强敌,若非曹操被袁绍牵制,刘表被交趾张津,腾不出手来,江东早就被吞了。

但孙权以极为稳重的手段迅速稳住了江东局势。

仰仗张昭、周瑜、程普等元老,提拔鲁肃、诸葛瑾等新势力,以雷霆手段剿灭叛乱,迅速稳定局势,没有让江东基业成为一闪而过的流星。

非但如此,孙权在已有江东基业的基础上,积极对外开拓疆土。

例如荆州,在鲁肃的规划中,荆州是江东进军天下的跳板,是孙权成帝业的基础,孙权对荆州有多渴望,他的进取心就有多高。

从赤壁之战,到夷陵之战,孙权与曹操和刘备多次较量,最后哪怕是用偷袭的手段,也要拿下这里。

而他率领江东军队,向荆州方向的扩张,始于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当时,他成为江东之主才不过刚刚三年。

在赤壁大战之前,他一直在攻打荆州的江夏郡,赤壁大战前,江东实际上已经获得了部分荆州区域(主要是属于江夏郡的城池)。

同时,孙权还多次渡江北进,五次亲率大军征讨江北重镇合肥、试图从这里获得进军中原的前进基地。

虽然每次都失败了,但其进攻之姿态表露无疑,绝不是守成之君的保守。

江东以南,孙权控制的地域最远到达了交趾,江东以东,孙权积极组织船队出海寻找生存地。

可以说,在孙权掌权之时,江东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领地都有所增大。

守成之君?名不副实。

从进取心来说,孙权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接位之初到称帝之前,都是积极进取的,称帝之后,反而才像是个守成之君。

和刘表、刘璋等真正的守成之君相比,孙权的功业远远超过,否则,他又哪有资格跟曹操、刘备并驾齐驱?

所以,孙权不是守成之君。

参考文献:《三国志》

推荐阅读:三国:“老实人”鲁肃引导孙权称帝,可孙权却为何对他耿耿于怀?

从孙权接替孙策后挥出的三板斧,看他是如何控制住局面的,稳得很

三国:孙权为何要扶持吴郡的四家豪强?临终前又为何要极力打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在演义中,蜀汉五虎上将的各自实力都十分强悍。譬如,关羽斩颜良文丑;张飞力压许褚,战平马超,于长坂坡独...
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考古课开讲 “我们面前,层层叠压的地层之下,是一座2000多年前的汉代古城。”10月27日,北京市通州区路县故城...
原创 郑... 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大英雄郑成功毕生最辉煌的事迹有两件:其一、清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1659...
原创 张...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文化大迁徙。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搬迁到云南...
原创 康...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话是说一个人命运一天“大逆转”,从老百姓变成官员。这话还能适合那些权臣...
延安: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指出,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
原创 鲜... 01 袁世凯放在的金匮石室的继承人遗嘱 02 冯玉祥与李德全的婚礼 03 年轻的汪精卫 04 ...
原创 古... 纵观古今,在中国的五千年历史中,经历了很多朝代的更替。我们都知道每个朝代的更替都是经历过血雨腥风的过...
原创 两... 权臣还是功臣?关于肃顺,功过是非,历史上评论的太多,有人说,大清要是没了肃顺,至少少存在100年,还...
原创 后... 文/寂寞的红酒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富庶的朝代。不过宋朝虽然富裕,但军事力量却非常孱弱,经常被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