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英国使者为乾隆贺寿,带回一封亲笔信,藏于大英博物馆至今被嘲
创始人
2025-06-26 22:02:34
0

1972年英国使者来访,为乾隆贺83岁大寿,带回一封皇帝亲笔信,至今藏于大英博物馆内,不足1000字尽显愚昧。

使者回国后还预言:大清帝国迟早要走向崩溃!他是谁?在清朝又经历了什么?

乾隆37年,英国完成了光荣革命,英国国王为了打开遥远的东方市场,也为了寻找马可波罗书中的“黄金乡”,于是派遣以马戛尔尼为代表的英国使团,不远万里带着财宝和商品到中国来。

经过了长达一年的长途跋涉,马戛尔尼终于踏上了大清的土地。

乾隆对英国人的来华同样也是重视,摆出了大排场来迎接马戛尔尼一行人,设好宴准备好好招待英国使团,但是就是这一招待,招待出双方的矛盾。

在乾隆接见使团时,或许是习惯了居高临下,清朝这边希望马戛尔尼入乡随俗延续三拜九叩的方式,但是马戛尔尼并不愿意。

英国王室那边也给出口信,说英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并不是大清的属国,所以理应不延续清朝的习惯。

在和珅在中间的调节下,双方决定各退一步,清朝这边不再坚持三叩九拜,而英国那边采用单膝跪地的方式施以礼节,虽然发生了不愉快的小插曲,双方还是坐到了餐桌上交流。

在此期间马戛尔尼拿出了带来各种礼物,包括了英国研究的新型武器等工业产品。

原本以为乾隆会对这些新奇的事物感兴趣,但是乾隆看过之后也只是以为这不过是不入眼的小把戏,只对望远镜产生了一点兴趣。

既然乾隆对英国的科技持冰冷态度,马戛尔尼此行目的自然也就被忽视了。马戛尔尼多次极力劝说乾隆,但皇帝早已不耐烦便早早下达了逐客令,

可怜的是马嘎尔尼一直以为这次谈判的失败是翻译不流畅的问题,甚至还想着有朝一日再一次回到中国。

但是马嘎尔尼的计划终其一生没有实现,反倒是四十年后英国人用战船大炮打开了中国的港口,才实现了这一目的。

在马戛尔尼即将返程之际,乾隆写下亲笔信予以回复,算是礼节往来,但是仅仅几百字的书信,字里行间充斥着高傲之气。

就比如书信的开头这样写到:

“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咭利国王知悉,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用将忱悃。”

不光是充满了高高在上的语气和态度,甚至一语拒绝了英国通商的要求,认为大清地大物博,无所不有,而英国那些所谓先进的科技不过是耍小聪明上不了台面。

此后双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乾隆五十年,西方进入了蒸汽时代,道光十年,西方有了蒸汽火车,光绪二年,电灯电话在西方被发明,而所谓的康乾盛世一去不复返。

直至后来被西方轮番欺辱,而那封曾经以乾隆高高在上所书写的亲笔书信,也被放置在大英博物馆中,供世人所浏览,更像是一块难以抚平的伤疤时时刺痛国人的心。

如果说乾隆不那么固执己见,不那么高傲自负,是不是清朝的命运就会有所改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在演义中,蜀汉五虎上将的各自实力都十分强悍。譬如,关羽斩颜良文丑;张飞力压许褚,战平马超,于长坂坡独...
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考古课开讲 “我们面前,层层叠压的地层之下,是一座2000多年前的汉代古城。”10月27日,北京市通州区路县故城...
原创 郑... 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大英雄郑成功毕生最辉煌的事迹有两件:其一、清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1659...
原创 张...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文化大迁徙。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搬迁到云南...
原创 康...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话是说一个人命运一天“大逆转”,从老百姓变成官员。这话还能适合那些权臣...
延安: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指出,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
原创 鲜... 01 袁世凯放在的金匮石室的继承人遗嘱 02 冯玉祥与李德全的婚礼 03 年轻的汪精卫 04 ...
原创 古... 纵观古今,在中国的五千年历史中,经历了很多朝代的更替。我们都知道每个朝代的更替都是经历过血雨腥风的过...
原创 两... 权臣还是功臣?关于肃顺,功过是非,历史上评论的太多,有人说,大清要是没了肃顺,至少少存在100年,还...
原创 后... 文/寂寞的红酒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富庶的朝代。不过宋朝虽然富裕,但军事力量却非常孱弱,经常被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