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楼上刀剑森森,吕布是第一个被五花大绑推送到曹操跟前的人,但是吕布心存希冀,因为他看到了刘备,他觉得凭自己过去和刘备的交情,刘备定会求情于曹操,免除自己死刑。
可惜吕布的如意算盘又拨错了,刘备不但不为吕布求情,反而在曹操向自己征询意见之时,说出了这样一句令人惊掉下巴的话:曹公不见昔日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曹操会意,遂下令将吕布缢死,吕布至死大骂刘备不已,其实刘备心里清楚,即便为吕布求情,曹操也会处死吕布,以绝后患。原因有二:第一,吕布过于骁勇,对谁都是威胁;第二,吕布轻狡反复,轻于去就,混了这么久,不但树立不了个人微信,还玩坏了口碑。曹操会放过这样一个口碑人品欠奉的诸侯吗?明明知道曹操不会放过吕布,刘备傻傻求情,容易招致曹操的怀疑,这不是刘备的风格。
至于高顺被杀,按照历史的记载,是郭嘉的谏言,为了成全高顺的名节,加上高顺一言不发,触怒了曹操,最终招致杀身之祸,有人说高顺的陷阵营杀敌无数,犯了众怒,所以高顺必死。这个完全是主观臆断。
三国乱世,人才难得,更何况是高顺这种名噪一时的良将,谁能不爱?即便多杀了一点己方的士兵,彼时也是各为其主,完全可以被理解。关羽斩杀颜良文丑,害得刘备差点被袁绍杀掉,后来袁绍又饶恕了刘备,反而奉为上宾。理由只有一个,关羽人才难得。不能因为关羽杀害了自己的爱将就将他杀了,为爱将报仇,用刘备的话来说,颜良文丑两狼也,关羽却是一头猛虎,因为两只狼被老虎杀了,就杀了老虎,不是太可惜了吗?
高顺也是一头猛虎,且人才难得,能因为陷阵营杀敌过多,就杀掉他吗?一定是其他原因使然,原因就在于郭嘉的谏言博得了曹操的认同,所以高顺必死无疑,不是因为杀人太多,而是曹操为了成全他忠义的名节,只好出此下策,将高顺结果了。
那么张辽呢?
曹操与张辽只有一面之缘,但是张辽的大名,曹操还是略有耳闻,再加上张辽人才难得,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曹操并没有杀害张辽的意思,演义里交代的清楚,之前拿剑抵住张辽的脖子要杀要砍,纯属吓唬,内心深处,曹操是希望留用张辽的。
而刘备看透了曹操的心思,再加上关羽与张辽的朋友之情,自己不求情,关羽也会求情,索性将此事揽在身上,既是为了给曹操一个台阶下,又是对关羽张辽朋友之情的成全。
其实,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白门楼上剑气森森,张辽只是泥人,曹操是泥人张,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刘备关羽只是看客。无论刘备持有什么样的意见,其实都左右不了事情的结果,权力是掌握在曹操一人手里的。
既然权力由曹操一人掌控,刘备的意见真的没这么重要,刘备深知此理,所以他只能顺着曹操的心意说话。
曹操想杀吕布,所以刘备就给他一个“明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的提示,曹操想成全高顺名节,刘备识趣的选择了沉默,曹操想留用张辽,又苦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刘备察言观色,于曹操面前劝收张辽,正中了曹操的下怀,又成全了关羽与张辽之间的朋友之义,可谓一举两得。
由此可见刘备心机之深沉,令人感佩不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