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麋夫人为了不拖累赵云而投井自绝成为最悲情的一幕,与麋夫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兄长麋芳。这个人于演义中可谓无耻之尤,他诬陷赵云投靠曹操,关键时候又投降吴国献出城池,害死了关羽。如此小人,也不怪罗贯中给他安了一个活剐的下场。
历史上的麋芳结局和演义中不一样,但他对关羽的所作所为,倒是相差不大。
麋芳是刘备的大舅子,也是他的有力支持者。刘备自称汉室宗亲,但手上无兵无粮,一开始的启动资金,全赖麋家。麋芳的家族是有名的豪族,他的祖辈世代经商,家中财产极为丰厚,仆役达到了数万人,堪称一方诸侯。麋家看中刘备后,出手十分阔气,不仅将女儿嫁于刘备,还给了刘备两千奴仆和大量钱财,作为军资。
麋芳原本在徐州牧陶谦帐下为官,家中钱财万贯,按理说不必随刘备颠沛流离,但他还是和兄长麋竺辞了官职,义无反顾地投奔刘备。
十余年间,刘备的日子并不好过,屡次失败,颠沛流离。这期间麋芳并不是没有投奔他人的机会,曹操就曾上表建议麋芳任彭城相。只要麋芳答应,他就可以成为曹操手下的臣子,享尽荣华富贵,而不必跟着刘备过着风餐露宿的日子,可麋芳还是选择了刘备。
这份忠心,很难让人想到,数十年后,他会在最关键的时候倒戈一击,给予蜀汉重创。
麋芳在刘备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有背叛他,还散尽了万贯的家财支援刘备,他却为何在刘备飞黄腾达的时候,背叛刘备呢?
这恐怕与刘备对关羽的偏爱有关。刘关张是结义的三兄弟,情意深重,刘备对他信任理所当然,但在麋芳看来,自己对刘备的忠心和贡献,并不逊于关羽,凭什么关羽的地位在他的上面?
麋芳并不是不能接受刘备给他安个上级,按照忠心程度,麋芳是刘备的嫡系兼外戚,但以军功来论,轮不到麋芳来主持荆州,这一点麋芳也心知肚明。可麋芳不能接受的是,他的顶头上司是关羽。
关羽是何等性格?“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其实,关羽真正看不起的,还不是士大夫,而是古代的地主豪强,而麋芳就出身于这个阶层。所以,关羽对麋芳的态度可想而知。
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麋芳任南郡太守,驻守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兵公安,两人都由关羽指挥。麋芳自认为是刘备的亲信,在蜀汉中也是核心人物,关羽就算不给面子,也不该轻看自己,可关羽不买他的账,态度十分轻慢。麋芳对关羽一肚子怨气,又没法发作,只能忍在心中。
关羽北伐时,命麋芳二人供给军资,可麋芳看不得关羽的好,故意磨洋工,耽误了时间。关羽在前线大发雷霆,对着部下说回去就治两人的罪。麋芳和傅士仁听说后都很害怕,担心关羽回来后杀了自己。
不过,麋芳比傅士仁稍微强一点,他毕竟是刘备的大舅子,又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耽误一次军资,总不至于杀头。
所以当傅士仁开门投降的时候,麋芳还想继续坚守荆州。可是吴军使用攻心计,让傅士仁到阵前来劝麋芳,让他投降。生死存亡间,麋芳动摇了,再转念一想关羽对自己的轻慢,麋芳索性也投降了吴军。
麋芳此举不仅让吴军轻易拿下了荆州,还害死了关羽,他的兄长麋竺听说后,竟然羞愧而死。麋芳投降吴军后,孙权给他封了官职,但他的日子并不好过。吴国的将领大多敬重关羽,又很看不起卖国的叛徒,因而经常对麋芳冷嘲热讽。
有一次,麋芳乘船出行,与虞翻的船相遇,麋芳的手下对虞翻让开,虞翻取笑道:“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三国志》)
麋芳一听到这话,满脸通红,立刻拉下了船帘,让虞翻先过。
后来虞翻又乘车经过麋芳的营地,官吏没有开门,虞翻就讥讽地说道:“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
你麋芳打开了荆州城的大门,如今却不给我放行,装什么大尾巴狼呢?
麋芳听说这话,气得半死,但半点办法没有,谁让他确实是一个叛徒。
其实,麋芳这个人不算罪大恶极,他年轻时追随刘备也算一片赤诚,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唯一的污点就是没有坚守荆州,投降了吴国。只是,麋芳害死了关羽,让无数人为之愤恨,所以他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坏了。
在《三国演义》里,麋芳在刘备伐吴时再一次投降蜀汉,但刘备为了给二弟报仇,让关兴亲自将其剐杀。这个结局,对于厌恶麋芳的人来说,可谓大快人心。。
不过历史上中,麋芳并没有再一次降刘,他一直以吴将的身份替吴国征战,最后死在了异国他乡。
参考资料:
《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