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第十二兵团第14军军长熊绶春之死
创始人
2025-06-26 08:31:49
0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进入收官阶段,中原和华东两大野战军已经团团包围了“土木系”老本第十二兵团,这个兵团下辖第10军、第14军、第18军、第85军和一个快速纵队。巧合的是,其中有两名军事主官都是江西人氏,分别是兵团司令官黄维中将和第14军军长熊绶春中将。黄维其人读者们比较熟悉,本文重点介绍黄埔三期的熊绶春。

黄维是江西贵溪人,黄埔一期;而熊绶春是江西南昌人,1926年黄埔军校毕业后被选派日本留学,回国后最初在德械第87师任职,抗日战争时期转入黔军系统的第103师,历任副师长、师长等职。第103师师长一度为何应钦的侄子何绍周,黄埔一期生,因此该师被逐渐中央化,编入江防军作战序列。熊绶春1939年到职后,曾经指挥部队参加反攻宜昌战役,并多次袭扰鄂西日军,虽无大的建树,倒也稳步晋升,抗战胜利前已任第14军副军长。

解放战争初期第14军缩编为“整编第10师”,由“土木系”骨干将领罗广文任师长,熊绶春任副师长,1948年2月转正为师长,当年9月恢复第14军番号改称军长,编入黄维兵团参加淮海战役。

中原野战军对双堆集发起总攻前,陈赓将军给第十二兵团第14军军长熊授春写了封亲笔信,希望他放下武器不要做无谓抵抗,因为黄埔一期的陈赓在留校任教时期,曾经是熊授春(黄埔三期)的区队长,应该算有“师生之谊”。并且此时第14军只剩几千人马,所控制的阵地也只剩下一个村庄,已经大势已去。

作为老乡和同派系将领,黄维对师弟熊绶春还是比较照顾的,在双堆集被围的初期,尽量把空投的粮弹多分给第14军一些。但到了最后关头,整个兵团所能掌握的区域和物资十分有限,黄司令官也顾不上熊军长了,所以接到陈赓来信之后,熊绶春思想斗争非常激烈。

起义是算不上了,投诚呢又担心自己在后方的妻儿被迫害,面对死局,熊绶春一度心理崩溃,根据第18军军长杨伯涛的回忆:“熊坐在掩蔽部几次掩面而泣,悲不能抑”。他确实曾召集几名骨干军官密议与解放军接洽,但被狡猾的兵团副司令官胡琏察觉,亲自给第14军各部队长下达继续抵抗的命令,熊绶春情知胡琏起了疑心,便放弃了阵前倒戈的念头。

陈赓将军原本是想通过电话与熊绶春直接对话,谁知电话线没有接通,于是派已经被俘的第14军参谋长梁岱送信,之后按兵不动等待熊授春的反应,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于是区队长和学员只能兵戎相见。当解放军冲到第14军军部附近时,熊绶春夺门而出试图逃跑,但只跑出几十米就被乱枪打死。

战斗结束后,陈赓派人四处寻找熊绶春的下落,得知已经阵亡后,安排警卫员在南坪集附近的土堆上给熊绶春修了个坟,还插上一块牌子:“第14军军长熊绶春之墓”,以便其家人将来战场寻尸。而他的同乡学长黄维,在乘坐坦克逃跑的路途中被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雄安发现两只罕见唐代彩绘龙首 本报记者 韩梅 记者日前从雄安新区获悉,在新落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重点实验室和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
原创 芈... 前言 在风云变幻的战国时代,芈月(即秦宣太后)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政治手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拥有...
原创 盘...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以其卓越的才能、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成就,被后世铭记并传颂。其...
原创 顺... 清朝一共有三大陵墓: 清东陵 清西陵 关外三陵 关外三陵埋葬都是满清入关之前的皇帝、皇后以及妃嫔公主...
原创 北... ###标题:《北魏风云:尔朱荣的铁骑平叛》 ####第一章:乱世之始 在北魏末年,六镇的士兵因不满...
原创 朱...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下令杀了开国元老李善长,李善长说道:“老臣已经70多岁了,还能干什么呢?”朱元璋...
原创 粟... 1984年,粟裕大将病重,一位四野出身的开国元勋不顾身体老迈,坚持去看望粟裕。 同年2月,粟裕去世后...
原创 礼... 文︱陆弃 今天的美国,依然高喊着“自由”“民主”的口号,依然以世界警察自居,似乎在全球事务中无所不能...
原创 皇... 干掉六位帝皇,揭开南朝序幕 大汉王朝一过,就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乱世,而南北朝就是这段乱世的片尾。 ...
原创 大... 1、洪武明军。 洪武明军脱胎于元末农民起义军,在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等名将的领导下,这支军队先后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