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个女强人,她们把持政权,深居幕后垂帘听政,架空皇帝的权利,让自己成为一代“女皇”。说到垂帘听政,有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晚期慈禧太后,一度把持政权长达四十七年之久。但是垂帘听政并非慈禧太后独创,在她之前就有很多女强人通过这样的手段控制权力。比如汉朝的吕后专政十五年,辽国萧太后主政四十年,北魏的灵太后,宋朝的献明肃皇后,还有中国第一女皇武则天。
在这些女强人中,有一位被史书上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她就是宋朝献明肃皇后刘娥。刘娥家道中落,在十三四岁就嫁给了一个银匠龚美为妻,在外讨生活。由于刘娥长相美貌,正好赶上襄王府赵恒选妃,龚美不忍心让她跟着自己受苦,就以兄妹相称把她送进王府。襄王府赵恒被赐婚,并没有把她纳为王妃,于是将她藏匿十五年之久,直到赵恒登基做了皇帝后,才纳为妃子。
刘娥进宫后被封为四品美人,之后晋封修仪、德妃,赵恒对她是宠爱有加,一直想立她为后,但是因为没有生育子嗣,无法立为皇后,于是刘娥想到“借腹生子”。她身边的侍女李氏怀孕生子后,刘娥就让他任自己为生母,母凭子贵,就这样她登上了后位。
过了几年,宋真宗赵恒身患重病,不能料理朝政大事,赵恒就让刘娥代替自己处理。随后赵恒去世了,刘娥十一岁的儿子登基称帝,她成为了太后。皇帝还小,刘娥继续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她掌握权力后,崇尚节俭,自己一身素衣,从不戴金银首饰,心系天下百姓疾苦。
刘娥手里的权力并没有让外戚专权,她重用贤能,铲除一心想独揽大权丁谓。而且十分照顾仁宗生母李氏,并让仁宗封她为辰妃,不过,圣旨刚下达,李氏就病逝了,刘娥又把她葬在宋真宗永定陵。
独揽大权多年的刘娥,内心并不愿意还政于宋仁宗,但却也不想像武则天自立称帝。有大臣献武后临朝图,她说自己不会做武则天第二。但在临死之前,为了完成心愿,穿上了天子礼服拜祭太庙。走完了她六十五年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