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卢照邻为何力压骆宾王排四杰第三?读读他17岁这篇神作,妙不可言
创始人
2025-06-25 01:01:58
0

初唐四杰的排名“王杨卢骆”,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是诗圣杜甫也认可的。所以虽然杨炯曾有“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得不服气之语,但千年来这个排名却并没变过。而4人中存在感似乎并不高的卢照邻凭什么能力压骆宾王排在第3,却曾引起过不少人的争论。

骆宾王7岁时就曾写下《咏鹅》,在当时有神童之名;长大后更是在狱中写下了《咏蝉》,堪称咏物名篇。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最彰显其才华的是那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写得可谓是气势恢宏,势如破竹。而卢照邻这边,虽然有《长安古意》、《十五夜观灯》,但还是有人觉得无法和骆宾王相提并论。

那么本期就和大家分享一首卢照邻的一首高水平之作,诗名《曲池荷》。这是一首借写花好月圆来感叹自己年少飘零的神作,但全诗短短20字却无一花字更无一月字,令人拍案叫绝。

《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写这首诗时卢照邻17岁。卢照邻年少就有才,却半生飘零,以至晚年投水而亡。而在这首少年时的作品中,我们就能似乎能读到这位杰出诗人忧郁的一面。诗的大意是:荷花的清香,萦绕在弯曲的荷塘两岸;月光笼罩着荷塘,花影摇曳。我时常担心秋风过早到来,让荷花在不知不觉中就凋谢了。

诗的第一句由花香入手,以“浮香”来指代荷花,不见花形先闻其香,堪称妙笔。而“绕曲岸”其实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实写荷花绕塘,弯弯曲曲的塘边小路由荷花开路,一路延伸而去;第二种理解方式是写花香萦绕,在远远的岸边就能闻到,可见其花之繁茂、香气之盛。

第二句“圆影覆华池”则显然是写月夜下的花影。以“圆影”来暗示这是一个月夜,这一句既可往小处理解,月光洒在荷叶上,荷叶便成了一个个圆影,铺天盖地生长在池塘中;也可往大处理解,月光如水,就如一个巨大的圆盘一样,笼罩着整个池塘。

开篇这两句虽仅有10个字,却可谓是字字珠玑,对仗工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丽而又别致的花好月圆之景。而后两句则是由乐景生出的悲情。一个“恐”字其实已经道出了诗人的无奈,再加上“常”字则是给这种无奈加上时间,诗人的伤感如花香一样长久地萦绕于心中。最后5个字“飘零君不知”则一语道出了这种伤感的原因,花落已令人伤感,而不知不觉地凋落则倍添凄凉。

纵观全诗,不但用字句句讲究,境界也堪称绝美,可谓妙不可言。而我们在月与花后,读到了一个忧郁的少年形象。正常来说,一个17岁的才子不应该有如此伤情之语,毕竟少年王勃也不得志,却在《滕王阁序》中不失豪情。但或许正是因为这样,读卢照邻的诗才能感受到与其它三人不一样的凄美。读完这首诗大家觉得卢照邻排在骆宾王之前,是不是合理的呢?欢迎讨论一、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 文|四季文史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原创 李...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二月到六月,招兵买马、肃清太原、驱赶突厥,然后七月筑台誓师,正式起兵“匡...
录尚书事,中书监,侍中……两晋... 1、丞相(或相国): 很少设,且大多为权臣称帝前给自己加封的。 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
武则天和李治两人,谁先动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与李治的感情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的结合不仅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对唐...
原创 中... 商朝(约前562年—约106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它推翻了夏朝(约为前2070年—约前16...
原创 美... 西方政要赞其“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斯大林惊叹其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奇迹”,美国各届总统更是给...
西安新发掘古墓葬3000余座,... 据“发现长安—西安考古三十年” 学术研讨会上消息 2023年到2024年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
原创 一... 提到爱新觉罗,大家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了高贵的皇族,这是一个专属于清朝皇室的姓氏。这一满族姓氏的含义是如...
原创 清... 前言: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论诗五首》 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距离我们...
原创 清... 说起清朝,相信很多人非常愤恨吧,毕竟乾隆闭关锁国的政策,最终导致了国家落后,才会发生近代那段屈辱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