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荆轲刺秦王所使用的匕首的铸剑师徐夫人可不是你想象中的徐姓夫人
创始人
2025-06-24 23:02:14
0

公元前227年的一天,在秦国都城的咸阳宫(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15里处)上演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大戏,两位男主角分别是刺客荆轲和秦王嬴政。刺杀的结果以荆轲的失败被杀而告终,秦王嬴政那就不用说了,那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而刺客荆轲也因为这起刺杀事件而名垂青史,被司马迁列入了《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重大义、勇于献身的侠义精神除了史记记载,《战国策·燕策三》里更是讲述了荆轲刺秦王的详细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刺秦之前就预示着这可能是一场失败的行动。燕国太子丹在易水(河北省境内)边给荆轲送别时,因为太子丹不相信而催促时,荆轲唱出悲壮的《易水歌》就有种为大义去赴死的感觉。

况且《战国策》里还特别提到太子丹和众人为荆轲送别时是穿着白衣、戴着白帽,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送别的画面,是多么的悲切。我不知道白色在当时的燕国代表的是什么意义,也许有庄重的含义吧。但肯定不是代表欢迎和高兴的意思,因为燕国崇尚的颜色是蓝色。白色在燕国甚至在整个战国诸侯中应该也是不受欢迎的,因为殷商曾经崇尚的是白色,殷商为周朝所灭,白色应该是不吉利的。

当然,去刺杀秦王本身就是一件危险性极强,难度极大的事情。从一个很小就杀人,大家认为是个狠人的秦舞阳见了秦王嬴政的表现上,就能反衬出秦王嬴政在六国人心中是个多么恐怖的存在。所以做出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准备也是能理解的。

而且,可以看出刚开始荆轲是隐约不太赞成直接去行刺的。此时,燕国太傅鞠武和推荐荆轲的田光也不太赞成。因为秦国吞并六国那是秦国早就既定的目标,几代国君为此而奋斗,不是你杀一个秦王嬴政能阻止的,刺秦并不能阻止燕国的灭亡。而就刺杀秦王本身这件事而言难度很大,基本上不可能完成。还有不管刺杀任务成功与否,都会加速秦国报复燕国,导致燕国快速灭亡。也就是说刺杀事件会成为燕国灭亡的催命符,实际上最后事情其实也是这么发展的。

所以置秦王嬴政于死地,太子丹本身也有私心在里面,想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时的受辱之仇。这一点荆轲看得很清楚,在他死时他也说了,他其实是想劫持嬴政,逼他写下归还六国土地和不侵略六国的契约,这就更加增加了自己行刺的难度。有时候我在想,当初太子丹如果不催促荆轲,让他等到他的朋友一同去行刺,是不是难度就会小很多?是不是就会成功呢?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而且统一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即使不是秦国,也会是其他别的国家。阻碍历史发展的人和事肯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致使历史倒退的事情更是不可能发生的。

在荆轲出发去咸阳之前,太子丹也做了很多的准备以确保刺杀万无一失,比方说匕首、督亢的地图和樊於期的人头,特别是匕首。

为了找到一把锋利无比且适合藏于地图中的匕首,太子丹找到了当时著名的铸剑大师赵国人徐夫人。这位徐夫人之所以很出名,是因为他喜欢收藏锋利匕首。太子丹以一百两黄金买了他一把,然后又用毒药淬之,以活人做实验,只要划破点皮就立即见血封喉。

那这位徐夫人到底是什么人呢?是男是女?有人说是女的,说是因为传说中的著名铸剑师莫邪就是女的。不过这个说法很快就被证实是错的,其实徐夫人是货真价实的男人,是姓徐名夫人。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在自己的著作《史记索隐》里就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徐,姓;夫人,名。谓男子也。”看来这古人起名字还真是不讲究啊!

现代人有不少坑爹的,可你知道吗?战国时期有一位燕王他却坑儿子

晋文公重耳在成为春秋霸主之前十九年的流亡生涯都经历了什么?

重耳在外流亡期间,晋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都希望他回国当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 文|四季文史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原创 李...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二月到六月,招兵买马、肃清太原、驱赶突厥,然后七月筑台誓师,正式起兵“匡...
录尚书事,中书监,侍中……两晋... 1、丞相(或相国): 很少设,且大多为权臣称帝前给自己加封的。 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
武则天和李治两人,谁先动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与李治的感情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的结合不仅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对唐...
原创 中... 商朝(约前562年—约106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它推翻了夏朝(约为前2070年—约前16...
原创 美... 西方政要赞其“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斯大林惊叹其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奇迹”,美国各届总统更是给...
西安新发掘古墓葬3000余座,... 据“发现长安—西安考古三十年” 学术研讨会上消息 2023年到2024年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
原创 一... 提到爱新觉罗,大家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了高贵的皇族,这是一个专属于清朝皇室的姓氏。这一满族姓氏的含义是如...
原创 清... 前言: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论诗五首》 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距离我们...
原创 清... 说起清朝,相信很多人非常愤恨吧,毕竟乾隆闭关锁国的政策,最终导致了国家落后,才会发生近代那段屈辱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