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列举明朝功劳最大的十个人,应该有谁?
创始人
2024-11-07 09:41:47
0

原标题:如果列举明朝功劳最大的十个人,应该有谁?

的确,个人说个人话,关于“贡献最大的十个人”,完全是不可能有所谓“公论”、定论的,我就举出我熟悉、尊敬的十位明代的名臣、名将(不列帝王)。

徐达

徐达是真正的“将将之才”(对应的是“将兵之才”,当然,不仅只有这两个概念),作为明初统一战争中的主要统帅,他败陈友谅、张士诚,北伐元朝,屡战北元,可谓是开国第一功臣,《明史》编者便有感叹道:“中山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

【徐达】

三杨

三杨是明朝初期三位杨姓名臣的合称,分别是“西杨”杨士奇、“东杨”杨荣、“南杨”杨溥,他们三人历仕明初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六朝,自最早入阁的杨士奇算起,他们在内阁共有四十余年(杨士奇年龄最长,入阁最早;杨荣其次;杨溥入阁最晚,资历最轻),对于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的影响尤为巨大,开创了“仁宣之治”。史称“自正统前,三杨硕贤,继世迪德,海内晏安,人相忘于治平之间”(唐枢·《国琛集》)、“西杨有相才,东杨有相业,南杨有相度。故论我朝贤相,必曰三杨”(焦竑《玉堂丛语》),成为了明朝贤相的“代表人物”。

【谢环《杏园雅集图》,绘“三杨”等群臣】

胡濙、魏骥

胡濙堪称是明初的传奇人物:长在礼部为尚书(三十二年)、享寿极高(八十九岁)、家门和睦(到老仍是如此)。而他又是联系惠帝朱允玟和成祖朱棣的关键人物,正是他十数年的遍寻天下,才解开了朱棣的心结。

魏骥之所以被我提到,不是因为“冷门”,也不是因为他的政绩、高行,而是他的年龄,历数明代诸多高官,年最长者,首推魏骥(九十七岁),即使放眼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帝国”,也少有大臣能望其项背(少数有高允、王恕等)。

于谦

于谦以干吏、廉吏之名,早在“土木之变”前便已声扬朝中。英宗被俘后,他又力撑危局,与群臣拥戴郕王朱祁钰为帝,组织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入侵。局势稍定后,他又劝朱祁钰迎回英宗。主政时,以身作则,廉洁奉公,拔擢人才,并创团营制度以影响有明一代之军制。更重要的是,于谦作为一代忠烈之士的典范,上继文天祥、余阙、方孝孺等人(各有争议,此处搁置),影响后世数百年,“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于谦画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首《石灰吟》,便已能证明这位大臣对后辈的激励作用了。

杨廷和

杨廷和作为早负“神童”之名的饱学之士,不仅没有沦为方仲永之辈,反倒一跃而起,扶摇直上,官拜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成为内阁首辅。他是武宗末年及世宗初年的政坛中的核心人物,计除宠臣,总揽朝政三十七,兴革百事,成就了帝位更迭中的平稳过渡,也为世宗朝的恢复作出了杰出贡献。《明史》赞其“诛大奸,决大策,扶危定倾,功在社稷,即周勃、韩琦殆无以过”,确是盖棺论定。

【杨廷和像】

王守仁

王守仁作为一般人认为的“完美”人物,实现了稍微“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即使有再多的争议,但仍不能否认王氏将心学一脉发扬光大,使其成为明代一支主流学说,影响了现在的华人地区及东亚日、韩各国。

【王守仁半身像】

在军事上,王守仁平宁王宸濠之乱,定西南思田、诸瑶、断藤峡叛乱,剿南赣盗贼,于当时明朝的稳定亦有重要贡献。后人对他推崇者极多,有“阳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为三百年一人”、“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等诸多论赞。

戚继光

戚继光对于军制改革的贡献,一般人即使不了解,也能说上两句。他一生戎马,以世袭武将,南驰北征,先在东南抗倭十余年,又于蓟辽筑边十余年,善于结交权臣,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改良军阵、武器,加强边防,可谓是古今以来将帅中的杰出者。正是因为他于戚家军及前前后后的军民的努力,东南沿海才免于崩溃,黎民得以安生,堪称“千古不朽的豪杰”(黎东方语)。

【戚继光塑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属... 属下将未婚妻送给上司,生下一子后,上司写信给妻子:回来一下吧 在以前,女子就是一个悲哀的群体。从小就...
原创 陈... 古代四大美女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了,在古代史上,四大美女知名度是非常高的。在这四人中,最为有名的肯定是杨...
原创 赵... 三国时期有一位充满着神奇的人物,他就是赵云,一直都让我们关注着,身上一直都有很多着好的与坏的争议,有...
原创 1... 前言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许世友将军以其铁血军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了一个传奇。他严于律己,更严于待...
原创 如... 如果有幸生在清朝皇室,看看你是“亲王”还是“贝勒”马上揭秘 大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也...
原创 南... 南北分治:祸已临头才自悔,忠言不用亦徒嗟 陈朝中庶子虞荔之弟虞寄,流寓闽中,虞荔请诸陈主,召其弟入...
原创 北... #大有学问# 上世纪70年代,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的考古人员对大同市北部的梁山进...
原创 许... 这不是我四年前的勤务兵? 1933年4月,红25师政委被调派到军部任职,师长许世友暂时接替政委这一职...
原创 为... 伟人为什么能够受广大百姓的拥护和爱戴,那是因为伟人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一条群众道路。从一开始进行考察的时...
原创 “...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存在很多的刑罚,比如说杖刑、砍头还有流放,在提起流放这一种刑罚的时候,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