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以前,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为什么只有西晋的杜预?
创始人
2025-06-23 17:32:14
0

唐代著名的大词家杜甫和杜牧,可以说是中国杜家最著名的姓氏之一。与后世的后人比较起来,西晋著名的“二杜”之父杜预的名声则要逊色许多。但是,人们却不知道,杜先掌握了一段史实,这其中,还有许多人都不知道的“二杜”,那就是清代之前,仅有一位曾到过文庙与武庙的官员。这是什么情况?

唐代,朝廷从二十二名圣人中选拔出二十二人,与孔子同乐,并从文庙中选出六十四名将领,与姜太爷同乐。杜预是二十二个入文庙的先贤,六十四个“古武”中的一员,也是文庙与武庙的两个人。而杜预之所以能够在文庙和武庙中混得风生水起,那是因为两个理由。

晋武帝于咸宁五年十七九年十一月,率六路兵马向东吴发动攻击。杜预是西晋六路兵马的总指挥,他的使命就是向江陵(现在湖北省荆州市)发起攻击,以掌握长江中部的水路。荆州是荆州的中心地带,是东吴的重镇,可以说,东吴之败,就看他是否能够攻下江陵了。

杜预在江陵战役中取得了近乎完美的胜利,消灭了东吴的西军,为王浚的船队成功地向东进军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因此,后人普遍将杜预与王浚视为西晋的第一功臣,并有人说王浚不及杜预。因为三国时期的战功,所以唐代才会将杜预送到武殿,作为他的侍奉。

杜预不仅在军事上有天赋,而且以“左传癖”自居。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在中国儒学的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后人对《春秋》的相关论述大都以杜预为中心。杜预在律学、行政、礼法、机械、铸造等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在唐代,儒家思想还没有成为主流,而儒家思想的主流评价则仍以其学术成就为基本准则。杜预在儒家思想上有很高的造诣,自然要去文庙。所以杜预因在军政、儒家等领域颇有建树,所以他成了清代之前,仅有文庙与武庙,清代之后,仅有诸葛武侯和杜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沙的“人挤人”,有啥来头? 长沙司门口的地名源于明朝,此后该处一直是市内繁华核心之地。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我的父辈从北京中央国...
国宝级珍品亮相成都 在这场展览...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摄影报道 风格瑰丽奇特的“神面纹”,似乎在诉说着古老历史的密语;镌刻着铭文的青...
原创 朱... 朱元璋为孙子留下了一位英勇的大将,这位将领本可以有效对抗朱棣,但朱允炆却选择将其弃用。这一历史事件引...
原创 贝... “北海”这个名称在历史文献中屡见不鲜,许多人熟知的汉代“苏武牧羊”的传奇故事便是在此地发生的。如今,...
原创 庞... 前言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命运如歌,悲欢总有沉浮。” 庞涓与孙膑,一对曾同门共学的师兄...
原创 8... “如果不劳而获的人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社会正走在错误的方向上。”这句话出自日本学者野口悠纪雄之笔。在...
原创 为... 前言 在中国悠久的封建历史中,皇位的传承问题一直牵动着整个朝代的命运。作为古代的最高统治者,君王需要...
原创 5... 大宋朝,在历史的洪流中,经历了起伏跌宕的319年。从北宋的9位皇帝到南宋的9位帝王,每一位都有着鲜明...
原创 思... 虽然如同帝国的太阳,但秦始皇仍无法避免被凝视。 刘邦到咸阳,见到秦始皇出行的排场,感叹道:“大丈夫当...
原创 今... “今朝有酒今朝醉”,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笔下,短短七个字,将一种及时行乐的洒脱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了众人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