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帝王之中,有的人是明君,有的人是昏君,有的人受到了人民的爱戴,有的人却是人民痛恨的对象,不论是好是坏都已经成为历史,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生平事迹中发现历史的妙趣,来为我们单调的生活增添一点点的乐趣,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关于清朝康熙皇帝的一个小故事。故事中还有一位重要的主人公。他是一位有着大智慧的平民。
康熙皇帝的一生有过很多的功绩,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把台湾给收付了,而且康熙皇帝对待自己的人民也是很好,没有作出什么对人民无益的事情,而且康熙皇帝的一生基本上都是为国为民,在闲暇的时候,康熙更是会微服出访,来获取民间的第一手资料,凭借着这些来规划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有一次康熙微服到了山东的康熙听说此地有一位大家,此人智慧过人,康熙听说以后就起了爱才之心,当即决定去拜访这位智者,希望能够请他出来做官,为国家服务。
这个人就是刘学究,刘学究这个人的名气在当地也是特别的大,因此康熙也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找到了刘学究的家,恰逢刘学究过生日,康熙一看这位智者正在过寿,但是又没有准备寿礼,只是带了一个贴身护卫就过来了,康熙到了刘学究的门口就把手上戴的玉扳指当做寿礼递给了收礼的下人,并说是闻学究大名远道而来拜访,下人们也没有吧康熙当回事,毕竟能够有幸见到天子的人不多,连刘学究都没见过,更何况他的下人啦。
刘学究听说有人远道而来拜访,刘学究就赶紧过来招待客人,但是见了乔装过的康熙迟疑了一下,当即就把康熙领到了主座让他坐下,这一下子就让人很迟疑啊,毕竟刘学究当时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康熙那时候的年纪不是很大,怎么就坐在主位上了呢?虽然很多人质疑,但是也并没有人多嘴,宴会开始没多久,刘学究就借故出去啦,回来以后,康熙看到刘学究竟然在寿宴上换了一身黑色的寿衣,就很不解,问他穿黑色寿衣干什么,刘学究表情庄重的走到康熙身边低语道:“天人至,恐折寿”。
这六个字的意思就很明了啦,果然过了一会康熙就找了个借口离开了,但是越想越不对劲,自己也没有漏出破绽啊,怎么就被刘学究发现了呢?况且那个时候宴会那么多人都没有人能够发现他,康熙很是不解,到后来的时候康熙派遣专人过来请刘学究入朝为官并且也想问一问刘学究是怎么发现的他,但是刘学究的家已经人去楼空,只留下了一名下人交给了康熙一枚扳指,正是康熙那天送给刘学究的寿礼,并且下人转达刘学究的话,年事已高,期望安享晚年。后来这段故事渐渐被人传为佳话。